小紅書《太好了!是沒用的興趣展》,馬桶都上墻了
你是否會攢下一堆舍不得扔掉的外賣袋,在路邊撿起又直又長的夢中情棍,把芒果核精心打理成芒狗,將落葉夾進書本做成時光標本……
正是這些看起來沒有什么用的小興趣愛好,組成了無比有趣的我們。
最近,小紅書就給幾十種奇奇怪怪的興趣辦了個展
——《太好了!是沒用的興趣展》
設置了6大展區
陳列超30種來自社區的小興趣
超50+來自用戶的珍(奇)貴(怪)作品展出
在這里,你會找到懂你的人。
先來看看這6大好玩展區
一、萬物皆可養
不吵不鬧不生病,不用鏟屎不用溜,歡迎圍觀新型寵物們的“成長日記”。
1、養牙膏
掉落在洗手池的牙膏寶寶,離開水就會變干,需要常常澆水保持水靈。
2、養芒狗
養芒狗是一種帶著手作溫度的興趣,把吃完的芒果核精心打理成類似小狗模樣的小物件,像對待小寵物一樣呵護、裝飾,也可以給它取個名字,仿佛從水果里長出了一只迷你小寵物。
路過,莫名其妙就被罵了。
3、超市水產區趕海
超市“趕海”的樂趣在于未知的驚喜,不直奔目標,慢悠悠逛遍水產區,像掃灘一樣不錯過任何一個角落,突然發現打折的花蛤、撿到漏網的貝殼、看石斑魚在水里擺尾……
4、辦公桌養寵
辦公桌寵物的形態五花八門,全憑你的腦洞和偏愛。
可以是活著的植物,澆水時像給寵物喂飯;可以是無生命的擺件,工作時低頭就能看到一排小跟班;也可以是由奶茶、咖啡杯托做成的卡皮巴拉,余光瞥見,像有個小生命在悄悄陪你加班。
5、萬物皆可盤
不管是啥物件,只要入了眼,就能被反復摩挲、盤出包漿。吃剩的骨頭也好、雞塊也好、肥皂、橘子、面包、電話圈都能盤出自己的風味。
Tips:現場還放置了一塊香皂,體驗一波盤的樂趣。
二、囤門永存
人類奇奇怪怪收集癖大賞。
1、充電迷戀
充電,絕對是最有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有人用愛填滿自己,我用各種充電頭,有大有小,30w、96w、140w。
2、收集包裝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爛。
給包裝紙安個家,專門準備硬殼筆記本當相冊,把平整的包裝紙按大小裁剪、粘貼,它們在別人眼里可能是該丟棄的垃圾,在收集者心中卻是帶著溫度的記憶標本。
3、收集種子、果實
每一顆種子、每一枚果實,都帶著獨屬于植物的身份標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落葉調色盤
那些從樹上飄落的葉子,在創作者手中變成了天然的顏料,無需研磨調色,本身就是自然最慷慨的色彩饋贈。
5、花朵標本圖鑒
那些盛開過的玫瑰、雛菊、鈴蘭,被小心壓平、干燥,貼著標簽收進本子里,在創作者手中卻變成了永不凋謝的春天。
6、撿棍子
世界上最直的角落。
在路邊撿棍子,要選表皮光滑、沒有毛刺的,握在手里不硌手。有人偏愛筆直修長的,有人喜歡帶點弧度的,高矮胖瘦,應有盡有。
三、史上最解壓的角落
爽就完了!
開榴蓮、刮肥皂、修馬蹄、切玻璃、沉浸式洗碗、吸水果、丙烯馬克筆畫、Tufting(簇絨)、剃羊毛,它們或帶著原始的感官刺激,或藏著手作的溫度,或充滿爽感,讓人在快節奏的生活里,找到片刻的治愈。
現場還有一個電飯鍋版頌缽可敲可拍,連做飯的家伙都出來兼職了!
四、我谷豐登
萬物皆可痛,怎么不算一本小痛書呢?
1、用谷子 做谷子
用米粒大小做成的薯隊長家族亮相。
2、痛包
創意主題痛包,考試人、感冒靈、申花、文學…隨身攜帶的精神櫥窗。
3、痛學士帽
一眼震驚的程度。
把四年的熱愛、回憶全“焊”在帽檐和衣服上,讓原本統一的黑色系,變成獨屬于自己的畢業宣言。
4、親手做娃衣
穿高定的薯隊長們,娃:日子怎么可能和誰過都一樣呢?
5、玩具尋親
助力每一個丟失的娃娃回家。
玩具尋親某種意義上是相信每一個布娃娃都有靈魂,它們身上都住著一個沒長大的自己。
五、暗中觀察
1、路邊表情
散落在街角的斑駁墻皮、歪扭的路牌、被風刮歪的廣告牌,在觀察者心中是會“說話”的臉,每一處細節都很生動,用想象力給冰冷的街景注入溫度。
2、畫云
每一片云都是天空隨手畫的半成品,畫云不用遵循任何形狀規則,可以畫一顆愛心,一只貓、一條魚,所有喜好全憑心情。
3、鐵門bot
老式鐵門和椅子具有獨特的美學和生活色彩,能讓人感受到斑駁的年代感,仿佛重回童真兒時。
4、觀鳥
每一次觀鳥都是一場不期而遇的自然劇場,尋找的過程本身就充滿期待。
5、城市藝術膠囊
每個藝術膠囊都是給城市的小紙條,帶著創作者的私心說:“你看,生活很美呀”。
6、把生活寫成詩
詩歌并不是只于書桌前誕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留存,一面墻、一輛車都可以是詩意角落。
六、手搓萬物
1、自創文字
當代倉頡。
自創文字是用獨特的筆畫、線條、符號,搭建一座只屬于自己的表達島嶼。
2、鉤織文物
鉤織文物給冰冷的歷史文物披上溫暖的外衣,它不是對文物的復刻,而是用纖維的肌理重新詮釋那些藏在博物館玻璃后的青銅器、陶瓷、玉器。
3、五金圣錘
更適合中國寶寶的硬核玩具。
PS:替你們試過了,一只手根本舉不動
4、復刻清代折扇
再一次被老祖宗的審美驚艷了。
從竹材的挑選、扇骨的雕刻,到扇面的書畫、裝裱的細節,一步步還原清代折扇的精氣神。
5、特有味道的鏡子
包出片的!
逛完來說說一些感受
走進展廳的瞬間,像掉進了一個被溫柔包裹的萬花筒,養牙膏寶寶,收集包裝紙,鉤織文物,
這些被叫做“沒用”的興趣,都在悄悄說:你看,原來認真對待一朵云、一根棍、一顆芒果核的,不止你一個。
這個展覽,它把散落在日常里的微小熱愛,小心翼翼地拾起來、擺出來,它們不用考核KPI,不用計算性價比,只是單純地因為喜歡而存在,這份“沒用”里,藏著對抗麻木生活的力量。
走出展廳后,你或許也會突然想蹲下來,
看看路邊的石頭有沒有表情,或許會開始積攢吃剩的糖紙。
最后會發現,原來治愈從不是什么宏大敘事,而是由這些“沒用”的瞬間串聯起來的。
這大概就是這個展覽最動人的意義:
它讓我們相信,那些不被定義的熱愛,那些不求回報的堅持,本身就是生活給我們的、最豐厚的禮物。
最后,一個小彩蛋
展覽的出口處,有一臺互動合影機,可以免費帶走一張心儀的實體大頭貼,簡直狂喜!
展覽時間:7月4日—7月13日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755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