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中國20周年《共振》系列短片
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WTO,也因為此,世界頂級汽車品牌保時捷正式進入中國。20年彈指揮間,保時捷中國用不懈的努力在中國市場寫下了華麗的成績。同時其德國純正跑車基因的血統也早已深植人心。
在愛國主義的大年,如何唱響一個有內涵的國外品牌的贊歌并收獲認可?
入華20周年之際,保時捷中國從品牌和中國市場特別呈現5集深度專題系列短片《共振》,記錄這20年間,保時捷與中國社會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以及和中國汽車工業機遇與挑戰的命運交織;對20年間與保時捷同行的保時捷車主和愛好者的不負信仰,念廿不忘。由官方渠道領銜傳播發聲,結合線下的一系列20周年慶祝活動和發布活動,形成了保時捷中國入華20周年的完美階段性總結,從而讓品牌進一步升華并獲得更多車迷和消費者的認同。
我們通過五個不同的話題與“共振”串聯的社會話題作為切入口,每個主題之下又顯露出內在思考,由車引發的對人、對時代的關注,將一個洋品牌與傳統中國的進步相結合,讓文化的對抗變成了文化的碰撞,從而激發品牌的無線靈感。 影片除了能讓受眾更加了解保時捷品牌的在中國的發展,更能持續激發他們從不同角度對保時捷品牌的熱愛,值得大家耐心的去欣賞。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芬格時代 北京,制作公司
【背景與目標】
在 2021這特殊的一年,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伴隨著愛國主義的情懷的氛圍愈發濃厚。國外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營銷動作分外粗淺單調。更多品牌選擇祝賀。 而保時捷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外汽車品牌之一,在這樣的營銷環境下,如何更好的將自己品牌20年在中國沃土的成長歷程表達清楚成為了關鍵點。 另外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要在社會愛國主義情緒空前高漲的2021年,究竟以什么樣的內容來承托品牌的20年積累? 一種超豪華品牌中,中國消費者獨寵保時捷,疫情當下,保時捷在華趨勢依然向好。但是保時捷在中國的故事并不是一帆風順。保時捷前50年是歐美,中東的,從進入中國的后20年才稱得上是飛速前進。但在中國市場面對“實用主義”的消費理念,擁有“運動基因”的保時捷在第一步的開始就面臨著環境,政策,受眾需求等挑戰。
【洞察與策略】
慶祝建黨百年的一系列活動還在進行中,所以作為豪華品牌的發布會,需要精準的避開黨建大月的到來。 思考避開,不如思考如何搭上這一中國歷史上的華麗篇章。通過不斷地推敲,我們選擇從內容上打造一系列具有鮮明東西方屬性的文化類紀錄短片。 保時捷的發展勢頭一直國內名列前茅,我們的本次選題的切入點,我們主動選擇與國運大勢相關聯,既是借勢,也是增勢。
【創意闡述】
1、品牌主張如何讓更多人產生共鳴和認知? 通過拍攝影片《共振》來喚起大家對保時捷的記憶,對其有了深入更詳細的了解,像用戶傳遞更多的品牌主張信息。
2、由于影片需要采訪多元化的人員,除了品牌的內部人員(高層和基層),也會涉及這20年來的車主信息。通過保時捷CRM,我們查看到了20年來符合影片需求的車主,如:中國首批車主,從購買SUV到了解保時捷跑車基因從而購買911跑車的車主、對保時捷有深刻了解的設計師車主、對未來發展注重環保理念的新一代年輕女車主。 影片一直希望可以通過受訪者的身份和受訪者的故事讓觀眾了解保時捷過去20年在中國的發展,表達“不負信仰,念廿不忘”的主題。 傳播途徑以及過程:該視頻亮相后,火爆線上線下。提高了品牌認知度,目標用戶逐漸從少數人群拓展到泛大眾,大眾認知度和內容的認可程度達到空前高度,遠超出了預期kpi的效果。
【結果與影響】
首集影片在保時捷全球2021年度新聞發布會首播,得到保時捷中國和保時捷總部的一致好評。系列視頻獲得來自行業內和廣大用戶的強烈喜愛與認同。從品牌角度再次塑造了一個成功走進中國、讀懂中國、植根中國的國外豪華汽車品牌 。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