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武林秘籍,寫在小紅書上
1
我玩小紅書越久,越覺得很多商家對小紅書的用法挺可惜的。
真的,有點浪費。
不是說他們不重視小紅書哈,現在哪個品牌做營銷的時候能不投小紅書的?
從營銷預算上看,大家對小紅書已經很重視了。
但一個往大了說能幫品牌擺脫內卷困境、走出一條新路,往小了說也能幫商家賺錢的平臺,竟然只被拿來打廣告。
就像你成了閃電俠之后,整天做得事情是送快遞。
商業本質上是供求關系,現在做生意為什么那么難,商家們為什么那么卷?
因為幾乎所有品類的商品都已經【供大于求】了。
只要親眼見過一次工廠流水線的生產效率,就一定會對單純的工業品徹底祛魅。
消費者就算一天護三次膚,一年能用掉幾罐護膚品?
就算一天洗三次澡,一個月能用掉幾瓶沐浴露?
就算每個季節都買新衣服,衣柜里又能塞得進幾件外套?
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這年頭缺的從來都不是【產品】,而是【需求】。
但是在小紅書上,情況反過來了。
為什么我說商家現在都應該去小紅書賣東西,因為這是你能找到的有可能是【供小于求】的地方。
小紅書現在的狀態,我稱之為【需求高地】。
與之對應的【需求洼地】,是那種商家扎堆的情況,洼地里的用戶需求不夠平臺上的商家分,往往要另外花錢從外部引流需求。
但小紅書上卻是商家不足,用戶的購買需求卻有很多。
好,現在你是一個商家,哪怕是要卷,是不是也應該挑需求多、競爭少的平臺?
都快渴死了,不去高地取水,非要在洼地跟人打破頭,這不合理。
2
我是小紅書的深度用戶,每天都要刷很長時間小紅書。
有一次我刷到一個穿搭筆記,里面沒有任何煽動購買的文案、也沒有寫衣服是哪個品牌的、在哪個平臺能買到,當然更沒有購買鏈接。
這條筆記有近萬個點贊和五千多個收藏,評論區紛紛在追問鏈接。
最后還是有個課代表總結了一下每套衣服分別是哪個店鋪的,但很遺憾依然沒能提供鏈接。
于是被種草到的人只能一家店一家店地找,關鍵還不知道應該去哪個電商平臺買。
甚至有人折騰半天,回來發個流淚表情委屈地抱怨搜不到。
真的,我是商家我看到這一幕我眼珠子都要紅了,血壓都蚌埠住了。
外面,商家們都快卷瘋了,卷到給拉桿箱上酷刑、往瑜伽褲里塞萬物、甚至是生吞肥皂,只為了能多賣出去一點東西。
但是在小紅書,竟然還有這么多用戶想買東西找不著門路,還需要到處打聽外站的鏈接。
如果小紅書沒做電商也就罷了,這是沒給機會。
但現在小紅書已經喊出來了要認真投入電商,機會就擺在那里,要不要去抓?
而且在小紅書賣東西真的不難。
早幾年是還麻煩一點,用戶只能在商城里面找,到2020年就能直播了。
2021年底又有了筆記模式,商家發的筆記可以直接購買,還能和用戶內容一起被分發。
看了一下小紅書今年的雙十一戰報,盯上這塊【流量高地】的商家確實是越來越多了,不僅訂單數是去年同期的3.8倍,參與商家數更是達到了4.1倍。
這條增長曲線已經出來了。
3
而且【在小紅書開店】的意義,永遠無法被單純的投廣告取代。
只有你自己在平臺上有店,每一單的轉化鏈路才是最短的。
轉化鏈路越短,轉化率就會越高。
用戶直接在平臺內就能買,不用到處問鏈接也不需要跳轉其他平臺搜索,從心動到下單之間就不會產生任何阻礙。
但轉化鏈路一旦變長了,這里面的變數可就多了。
不光要投放,還要入駐,更要接入供應鏈、在上面賣東西。
這種玩法,才是小紅書的正確用法。
4
前段時間小紅書辦了個link電商伙伴周,提到一個數據:
小紅書現在有1億日活,每天能產生4000萬條求購需求和300萬條求鏈接的評論。
為什么這么多?
因為小紅書的底色里就帶著【種草】基因。
很多用戶打開小紅書就是為了看看有什么好東西,就算本來沒打算買,也很容易刷著刷著就心動+手癢。
而且小紅書還是一個【生活分享】社區,用戶本來就會在上面發筆記吐槽和夸獎商品、描述自己對商品的特殊需求。
其他用戶也喜歡看這些內容,并且聚焦在優質筆記的評論區里求鏈接。
用戶不需要那么多同質化的商品,但他們依然會需要適合自己的護膚品、沐浴露和不一樣的衣服。
誰能抓住這些需求,誰就能找到新的銷量增長點,甚至以此作為品牌的進身之階。
舉個例子,2020年才誕生的國產護膚【東邊野獸】,就是一個典型的【建立在小紅書用戶需求之上】的品牌。
這個品牌先是靠在小紅書上發筆記為品牌積累了第一批種子用戶,今年五月章小蕙在小紅書第一次直播帶貨也為它帶去了大量新增,最近還在嘗試品牌自播,今年在小紅書的自營銷售額已經翻了幾倍。
小紅書的種草屬性,讓東邊野獸在小紅書的筆記轉化率非常高,為它帶來了初創品牌最困難的【啟動銷量】,邁出了從0到0.5的關鍵一步。
而小紅書對產品需求的多元化,又給了東邊野獸詮釋和植入品牌理念的空間。
用東邊野獸創始人的說法,
就是【小紅書的人群跟品牌的理想人群畫像高度匹配,對品牌而言性價比非常高】。
做原創設計家具的【格度】,不但靠小紅書用戶對個性化產品的強需求增長了銷量,還通過和小紅書上專業買手合作+品牌自播,解決了設計師家具客單高、決策周期長、需要信任背書的問題。
新中式女裝品牌LINHUANYING,自從在小紅書上開店+做店播以后,現在一天能賣以往一個月的貨。
還有乍甸乳業、軟山、卡赫、simple piece、ALMOND ROCKS等大量品牌和商家,都在小紅書上找到了自己的生態位,錢賺到了,品牌也越做越好。
但比起小紅書上龐大的用戶需求,這點數量還是不夠。
我聽說,有位美食主播雙十一在小紅書直播,開播就賣了120萬,光牛肉品類就賣了40萬。
你以為我要說小紅書帶貨牛叉?
不不不,我聽說這場直播讓運營團隊很頭疼,主播擅長的一些品類小紅書上還沒有合適的商家,如果供應能跟得上,這場數據還要再翻幾倍。
按理說評論區里有無數帶著需求嗷嗷待哺的用戶,平臺內有無數專業帶貨的買手和主播,各種電商基建也已經成熟了。
就算反應再慢,也該想到要入駐小紅書了吧?
但很多商家就是沒發現這個機會,這是真的很可惜。
5
需求是電商的內力。
小紅書在電商界,就像是一個沒練過多少招式,但積累了很多內力的潛能型選手。
現在阻止商家到小紅書的,其實就只是【信息差】。
商家們都快卷死了,現在真的很需要很需要一個能多賺錢也能做品牌的平臺。
只要知道了小紅書上竟然有這么多需求,竟然這么缺商家,以及竟然這么【能賺錢】,沒有道理不來試試水。
入駐小紅書又沒有什么成本,就算最后發現適應不了,也不會有啥損失。
巧了。
這個最關鍵的【知見障】,很可能會馬上被打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