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種AI | 三季度營收344億,AI撐得起百度的“未來”嗎?
作者:文子
下半年AI商業化的第一份成績單,百度先交出來了。
狂飆242天,百度營利雙超預期
踩著AI風火輪,百度又重新回到了互聯網舞臺的中央。不過,這一次不只是因為大模型,而是因為百度長期以來深耕的AI產業生態。
2023年11月21日,百度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這是自8月取得大模型服務許可證后,百度交的第一份季度答卷。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內百度集團總營收為344億元,同比增長6%;百度核心收入為266億元,同比增長5%;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百度的凈利潤為73億元,同比增長23%,營收和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
在國內絕大多數廠商都還在燒錢,甚至還在講故事的時候,百度就已經具備了變現的能力。就在財報發布的第二天,《財富》也揭曉了首屆《全球財富人工智能創新者》50強榜單,OpenAI、微軟、谷歌、英偉達、Meta和Anthropic等企業上榜,百度作為唯一一家入選該榜單的中國企業,赫然在列。
毫無疑問,百度在AI領域的實力得到了國際機構的認可,而這也意味著百度正在以國內領跑者的角色進入AI創新的國際舞臺。
快魚吃慢魚,AI商業化為王
在科技領域常說“快者勝”,快魚吃慢魚。當其他企業剛剛開始關注大模型時,百度已經構建了中國最成熟的基礎大模型文心一言。而在其他企業還在瘋狂卷大模型的時候,百度已經開始卷大模型的實際應用。
細究百度第三季度財報里的業績增長力,可以看出百度撬動文心大模型商業化的支點無疑就是“AI原生應用”。
一方面,在AI原生思維下,百度加速了大模型與現有業務的深度融合,對搜索、辦公、營銷等原有移動生態的全線產品都進行了改造,以AI賦能業務創新。尤其是自百度10月17日發布全新AI原生應用以來,旗下產品如百度新文庫、百度網盤“云一朵”等用戶量和活躍度的各項數據指標均呈現顯著增長。
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在百度App,64萬創作者借助AI輔助創作工具創作了超過1400萬條內容,取得了300億的播放量。百度網盤“云一朵”上線后,成為全球首個“個人云智能助理”,已經吸引了2000萬用戶。此外,百度文庫AI新功能的累計使用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
另一方面,文心一言持續高效進化,已經鏈接起了7000萬用戶和數百萬生態伙伴,奠定了可持續增長的基礎。根據數據顯示,近三個月內,文心一言向全社會開放,百度發布了文心大模型4.0版本。目前文心一言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7000萬,覆蓋了4300個場景。
無論是從自身業務轉型的內部視角,還是對外賦能的生態視角來看,百度已經成功跨越了AI大模型技術發展與商業轉化之間的鴻溝,其增長的底層邏輯也正在發生變化。
換言之,百度深知大模型最終要實現落地,只有轉化成能被廣泛使用的工具,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對于百度而言,大模型就是一個關鍵支點,通過這個支點,百度成功撬動了自身業務生態與商業效率的齒輪,對商業系統進行了全面重構,這一舉動也恰恰為其帶來了新的生產力和想象力。
這一次,李彥宏和百度能贏嗎
如果說之前的大模型賽道主張的是“高舉高打”,那么百度這一次就是讓它“落地生根”。
前者是以OpenAI、谷歌為代表,希望先拿出接近理想狀態的通用解決方案,再來談商業應用的落地;而后者就是百度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用AI原生應用打開增量空間。如李彥宏所說,我們即將進入一個AI原生的時代,進入一個人機通過prompt來交互的時代。
這其實也是中國過去四十年里一路走來,最熟悉的進化路徑。在互聯網時代,側重技術落地,不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連年的高速增長,更是第一次催生了與世界科技巨頭比肩的公司,百度就是其中之一。
在全球最大投行高盛公司的最新研報中,百度已經被列入了區域強力買入名單,正式被投資界看好。根據最新的13F報告來看,前“公募一哥”王亞偉的海外對沖基金Top Ace就在Q3增持百度的股票,百度目前累計占總倉位的42.42%,成為頭等重倉股。
此次第三季度財報里,百度除了中期維度能獲得持續增量之外。未來憑借先發優勢和有利的位置,伴隨業務量、更多場景和模型性能之間形成的正反饋效應,百度的競爭勢還將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可以說,百度蟄伏了十幾年,今天終于在全球最前沿博弈的競技場中站穩了腳跟,更讓中國2億多家企業,4000多萬制造企業,徹底打開了通向AI應用的自由之門。
放眼未來,AI似乎不僅撐得起百度的“未來”,甚至撐得起中國科技的一片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