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牌汽車 不會有了【快評】
作者 | 李珊
AUTO星球快評:
華為汽車
我們不用等了
至少3-5年內不會有了
為什么呢
因為剛剛(周末)爆出啊
長安汽車和華為簽署了一份《投資合作備忘錄》,
華為要設立一家平臺型公司,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
什么意思呢,有三個關鍵點,尤其是第三個關系到我們每個準備買車的。
第一個啊,之前傳華為車BU要剝離華為體系去獨立運營(去造車),重慶國資是第一大股東,現在看大概率不會了,因為華為車BU的智能汽車所有業務都裝進去了這個新公司里了,這是華為要造車的核心啊。
第二個更重要啊,看看這個說辭,長安汽車及關聯方擬出資參股,比例不超過40%。以后還會有相關產業鏈的合作方入股,目前塞力斯已經在接洽投資合作事宜了,也就是你想要用華為的技術、硬件、銷售渠道、售后,你就得購買股權,
有人說,這是好事,這就是博世的模式,那你們就太小看華為了。
博世只是做到,每個汽車都要購買它的“配件”,但華為的技術、營銷、品牌支持等等都比博世更強大,
所以我更贊同一個博主“Rick老張有話說”的說法,這更像阿斯麥(ASML) 這個全球頂級光刻機公司的模式,阿斯麥的股東包括三星、intel 、AMD、 高通 、臺積電等等,這些公司都要用到他設備。過去這些公司只是客戶-供應商的關系,只需要把配件賣給對方就完事了,現在成了股東,利益就真正捆綁起來了,你做不好,我作為股東還會賠錢,那不只有大家一起拼命卷,把產品品質做上去,
所以華為這個新公司以后造的車,大家更加可以放心了,他們造不好,我們不買單,虧的是都是這些股東。
第三呢,還是參考阿斯麥(ASML)的模式,他們的設備會優先供應給股東,只有滿足了股東需求后,才會向外出售最好的光刻機。華為成立的這家新公司估計也是,無論是聯合造問界的小康、還是聯合造智界的奇瑞、還是北汽、江淮等等其他公司,只有拿到新公司股份,才能保證拿到華為車BU的最新最尖端的技術成果、最頂級的智能駕駛技術,對于其他廠商而言,也只有拼命擠進去,成為股東。小米汽車這種自己造車的,可能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
而對于我們這些準車主來說,到底想要體驗啥新技術,買啥車,就要想清楚了哦。
最近智界代客泊車的功能你們看到了嗎?其他汽車車主估計睡不著了吧,是不是覺得太香了,我也期待我盲訂的問界M9上也能實現啊,現在國家開放了L3/L4的自動駕駛路測 ,特斯拉FSD也在拼命趕工。
汽車廠商卷,對我們是好事啊,只是什么時候能把這個價格打下來啊。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聚焦智能汽車,助力關鍵決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