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只是交易,副業才叫賺錢
1
這年頭大家都想做副業。
很正常,上班太痛苦了,不僅身體累,還要在各路沙雕面前裝出一副自己很彬彬有禮的樣子。
最近的事情大家也能看出來,哪怕做得再好,打工人也頂不住有管理者作妖。
我前幾天跟一朋友吃飯,他正哭訴著自己的痛苦生活,然后他老板就彈他微信了。
然后,然后,然后他不哭了,立馬接起來積極熱情地跟老板討論工作。
我在他面前看著他眼睛在流淚,但聲音是那么地振奮。
哇這都不是人間疾苦了,這是人間心理疾病。
所以很多人看透了。
還是得有副業,得有屬于自己的生產資料,不然永遠逃不開這個輪回。
問題是,不上班會餓死,上班的話時間又有限。
所以,最好是可以用副業或者兼職的模式來搞。
所以人人都想做自媒體。
2
做自媒體挺好,但憑什么輪到你?
正因為自媒體無門檻風險低,想殺出來才會更難。
努力?卷?
這只是基礎,玩這個沒有不拼命的,憑什么是你?
絕大多數自媒體最后都失敗了,不是因為不努力,是因為沒有創意。
但你是個普通人,從小到大普普通通,也很難想出什么創意和暴論,日常玩兒的也都是爛大街的梗。
你該怎么辦?
講到這,應該是要賣課了,但不是,我們來好好思考做副業的問題。
你真的沒有創意嗎?
你在群里跟群友們同事們互相吵架的時候,你在跟人斗圖的時候,你在評論區杠人的時候,為什么你總是文思泉涌?
創意需要的不是一個人悶頭想,而是兩種思維的碰撞。
創意需要的是碰撞和交流,你得和人聊天,和一些離譜的思路瘋狂爭論和激情battle。
氣氛越焦灼,創意越鮮活。
好創意都是吵架吵出來的。
但你每天上班下班疲于奔命,身邊的人就固定那么幾個, 你和誰碰撞,和自己嗎?
你不怕碰著碰著人格分裂嗎,大哥?
我是讓你做出知名ID不是致命ID。
如果是幾年前,這個東西是無解的,但現在你可以用AI來幫你做自媒體。
而且這完全是一個時代紅利,放在幾年前就算是最頂級的大號也沒人能這么干,因為那個時候的AI不夠AI,你也付不起定制一個的成本。
但今天隨便一個普通人就能用上過去再牛叉的自媒體博主都不可能觸碰到的AI工具,這就是你現在去做自媒體最大的優勢。
3
第一步,應該是學會用AI找創意,或者說,和AI吵架。
注意,我說的不是讓AI給你創意,AI正確的用法是啟發你,給你提供思路。
我最近就經常用昆侖萬維出的天工AI輔助我搞創意,這是一款基于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AI,每次需要想創意,我就先打開APP和它瞎扯一小時。
這東西是可以定制化的,我在用之前先填了一下我的【人設】,接下來它的所有反應就都會基于我的需求來。
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我先跟它提問題,然后不斷質疑它的回答,從它的回答里找啟發點再提新的問題,問著問著稿子就出來了。
舉個例子,我現在接了個推廣這個AI的商單,但是不知道該怎么夸,我就可以在APP首頁先找到【AI對話】;
點進去,再打開【靈感助手】,然后直接問它應該怎么夸自己就好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倆的對話:
它說可以拿用戶的成功案例來舉證,于是我繼續問它有什么成功案例。
它說很多創作者會拿它來生成創意,我馬上想到我可以先說做自媒體找創意很重要,而高效的找創意方式就是天工AI。
但我怎么證明這東西適合找創意?
就算是夸也要合邏輯地夸,我回過頭看了一下,它還說過自己回答問題的速度很快,而且不會因為累和心情不好而影響效率。
所以我就寫找創意需要聊天和碰撞,而和天工AI聊天比,和人類聊天效率更高。
這個邏輯是完全說得通的,我跟天工AI聊,它不但要快速回答我,還不能反駁。
就算我問了再逆天的問題,它也得動用自己全部的算力努力滿足我。
它的CPU都燒得發燙了,我還在那問問問,今天找不到好創意誰都別想下班,哦不對,下機。
再舉個例子,瑞幸茅臺那個事件。
咖啡+茅臺的創意,我很早之前在OFO創始人去弄咖啡的時候就提出來了。
那問題來了,這種創意,要怎么想?
答案是,窮舉。
把所有品牌都列一遍,把里面最刺激最有噱頭的那一個找出來,這就是你的下一個創意。
真正有難度的反而是窮舉本身,我們可以玩一個頭腦風暴,你現在開始列有可能和瑞幸聯名的品牌,估計很多人最多列二十個就想不動了。
但對AI來說這根本就不難,我可以直接讓天工AI想一堆不同的品牌并逐個分析它們為什么適合和瑞幸聯名。
可能這一堆品牌里都沒有像瑞幸+茅臺這樣一看就離譜但一想又很合理的創意,但沒關系啊,反正又不是我在動腦子,我只需要等著看它給的方案就好了。
從前我都是那個忍氣吞聲的乙方,但這一次,我才是折騰人,哦不,折騰AI的甲方。
一堆方案里都沒有合適的那就再列一堆,在累死天工AI之前,我佛子哥絕不會放棄壓榨機器的欲望。
而且跟天工AI聊天的時候,其實也給自己營造了一個頭腦風暴的氛圍。
跟朋友聊天可能還要注意一點形象,但在AI面前也不用藏著掖著了,它都不是人了,你還有必要當人嗎?
一旦不當人,我完全可以比AI還變態。
比如我問它小天才電話手表應該和什么品牌聯名,它回答說可以找愛馬仕。
這個回答本身就已經很離譜了,小天才倒是愿意,人家愛馬仕能愿意么?你可真是個小天才。
但更重要的是,它的這種離譜回答還可以激發我的吐槽欲,讓我進一步想到愛馬仕與其和小天才聯名,還不如找馬應龍,至少兩邊都沾匹馬。
然后我就用這個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圓的暴論去折磨天工AI,問它愛馬仕為什么應該和馬應龍聯名。
如果我問的是人類,對方大概率已經準備揍我了,就算不揍我也不想理我了。
愛馬仕怎么可能和馬應龍聯名,奢侈品的格調還要不要了?
以后用戶一看見你就想到痔瘡,還怎么賣溢價怎么講文化?
但我問的是天工AI,它就算再無語也只能硬著頭皮回答我。
哦對不起它沒有頭,那就是硬著服務器的主機蓋回答我。
它給的理由是這樣的,首先愛馬仕和馬應龍都很出名,聯名合作可以把兩個品牌的形象特點結合到一起,創造出獨特的品牌形象。
我認真想了一下,無論是愛馬仕痔瘡膏還是馬應龍包包,確實都挺獨特的。
關鍵是,甚至故事都講得通。
愛馬仕不是奢侈品嘛,人的身體,就是最大的奢侈品本身啊。
所以聯名人類守護者馬應龍,也不是不行。
哦,原來愛馬仕愛的是這個馬呀。
你看,基礎創意框架,已經有了。
然后它又給了一個建議,愛馬仕可以把自己的皮革產品和馬應龍的藥結合一下,推出一款又實用又有品質感的產品。
這個真的是把我秀到了,過去奢侈品包包什么都好,就是經常被吐槽不實用,天工老師直接給它一勞永逸了。
只要愛馬仕出一款自帶馬應龍藥膏,能治療痔瘡的包包,以后誰還敢說愛馬仕不實用?
你敢保證自己就一輩子都不會得痔瘡么?
馬應龍也笑了,還有這好事呢,我連夜推出子品牌愛馬士,專門賣給有品質感的屁股。
愛馬愛馬,愛就馬上行動。
上面這些段子你讓我自己一個人硬憋也可以,但效率很低很低。
但現在,只要是在對話,哪怕我是在罵對方,我都可以基于這種想罵對方的情緒輸出各種新段子。
我要的甚至都不是它的回答,而是它能回答。
真正的面壁者,面向的是天工AI。
4
到這里我已經把天工AI怎么找創意講清楚了,但想要讓大家看了就想用,這些東西還是太復雜了。
現在我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新手,你就算給了我創意我也不知道怎么展開。
我就想先在賬號上發點東西,把賬號簡單運營起來,那我最想要的一定是有人能直接幫我把內容做出來。
我繼續問它,我說你能不能直接幫我寫東西。
它回答說它能寫,能寫就行。
注意,我不是讓你把天工AI寫的東西直接發在賬號上,你一個字不改那肯定不行,也沒人看。
AI能做的是搭框架,但從創意到框架它都已經代勞了,剩下的潤色和添加個人風格其實就很簡單了,擴寫句子還不會嗎?
比如我和天工AI曾經聊過一個把小天才電話手表賣給中老年人的創意,就是那個老天才電話手表。
注意,這個創意是我過去做過的成功創意,小天才在我文章發布的當天就防御性注冊了老天才商標。
這代表著這個創意讓專業人士看了都一哆嗦,并且還有可行性。
這時候,你知道這是一個精彩的創意,你去試試AI能不能幫你想出這種東西,是驗證效果的很好的方法。
我直接順著對話讓它分析一下小天才電話手表做老人服務有哪些優勢。
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生成的這幾點理由,只要再拓展一下,寫長一點,加點段子和梗,這就是一篇經典的商業暴論。
你也按照上面這幾步去走,從找創意到做內容都讓天工AI輔助完成,最后再自己潤一潤,你賬號的第一個內容其實就已經出來了。
這里就夠了嗎?
不不不,還是不夠。
那些成熟的創作者很可能有自己習慣的創作路徑,讓AI先寫再潤可能還不如他們自己直接寫了方便。
但就算你打算完全自己寫,寫之前總要查資料吧?
那天工AI的智能搜索就能派上用場。
這也是我要教你的最后一步——利用天工AI的搜索能力。
同樣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之前寫過很多需要做資料的大稿,寫起來其實很容易甚至很爽,但就是這個收集資料的過程特別痛苦。
傳統搜索引擎搜出來的東西很全,但是不一定可靠和準確。
首先是來源太雜了,其次搜索結果里面還混了很多廣告和不實信息,你得自己一個個去看完、篩選、整理,這就非常非常消耗耐心。
我有一次為了寫一篇制造業大稿,想搞清楚幾家國內頭部服裝企業的歷史,用關鍵詞在搜索引擎搜,連著看了上百個不同的網頁,我稿子都還沒開始寫就已經看麻了。
關鍵是里面講的東西其實都大同小異,等于我三四個小時里只有五分鐘是真正有用的,其他時間都被浪費了。
但我又不敢不看,因為在點進去之前我不知道里面會不會有我不知道的信息,我必須先把搜索引擎給到的結果盡可能都看一遍才能做到問心無愧。
但現在,我可以用天工的AI搜索功能去查資料,這就等于雇了一個能幫你整理資料的助手,而且還是免費的。
同樣的一個問題,你問普通的搜索引擎,它把所有信息連著廣告一起丟給你。
你問天工AI,它不但沒廣告,還會先幫你把有價值的信息篩選出來。
比如我問天工AI某個企業是怎么起來的,它馬上就能按照邏輯順序把各方面因素給我整理提純出來。
把這段回答看完,并不能直接解決我的問題。
但我看完之后,對這個企業經歷過哪些重要節點、內容應該從哪些角度去切入,怎么針對性去細化找資料,差不多就心里有數了。
它還會把信息來源和參考文獻全部給我標注出來,我對哪個部分感興趣自己點進去看原始資料就行。
這東西你就是不拿來做自媒體,拿來寫論文,都是多么好用?
最后甚至還有一個追問部分,把你接下來有可能問的問題都給列出來了,光是看這些追問都能啟發創作思路。
5
做自媒體到底難不難?
你閉著眼睛莽肯定難。
但如果像我說的這樣,先和AI聊出創意,再用AI搜好資料、確認細節,做起來其實難度就低很多了。
很多最后放棄的人,一開始也都是滿懷熱情寫文章、寫臺本、做視頻的,甚至每天晚上睡覺前也會幻想一下:
我都做這么久了,什么時候能等到火的那天呢?
可是朋友啊,有的事情,如果只靠等,那就永遠也等不到。
你得學會用工具,用更好的、別人還沒用上的工具。
而我說的這些東西,就是一套完整的如何在AI工具輔助下從生產創意到落地內容的實操流程。
天工AI,就是做自媒體的外掛。
你不需要對得起別人,你要對得起你的時間精力。
你的時間非常非常寶貴,一天都不能浪費。
而且這個掛還是免費的,你的使用成本是無限低。
不光是拿來做自媒體哈,就算你對自媒體一點興趣都沒有,一樣能用到天工AI。
它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能拯救絕大部分打工人的工作助理。
隨叫隨到,什么都能干,而且還不用發工資,資本家看了都落淚。
你平時在公司寫方案、寫材料,一樣可以找它代勞。
寫方案之前需要看資料吧,動不動就幾萬字的文檔根本看不過來。
有時候甚至還需要看外文資料,還不一定是英文的,而是小語種。
如果是以前,你只能用翻譯軟件一句句對著翻譯,連猜帶蒙還保證不了正確度。
但現在你可以用天工AI的【AI閱讀】功能幫你看資料,讓它幫你生成AI摘要、提煉內容要點,你有什么問題還可以直接問,它會根據資料的上下文回答你。
接著根據資料讓天工AI生成一個大綱框架,再讓它對框架里的每個環節進行細化,方案就出來了。
而且在【AI創作】這個板塊,天工AI還預設了非常多應對不同工作場景的實用模板。
你還可以拿這東西做簡歷、編代碼,甚至這些文案可以拿去做更多更刺激的事情,只要你想象力足夠,用途是茫茫多的。
一個免費的、能提高你生產力甚至有可能改變生活的東西,那不管會不會用,最重要的都應該是先用起來。
哪怕暫時不知道該怎么把它玩出花,都可以先套用模板給工作省點事兒。
不要說明天再看,也別說以后試試,現在,現在就去用,去把它的價值榨干,把它的每一個能力都轉化成你人生向上的助力。
好了,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在天工AI的全程參與下完成的一篇文章。
獲取鏈接我放在了閱讀原文。
到底好不好使,你自己說了算。
你覺得好使,可以謝謝我。
你覺得不好使,可以罵我恰爛飯。
這都可以。
唯一不可以的是,無動于衷。
當你無動于衷的時候,什么都幫不了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