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1000天,只有「性價比」是大家的期待嗎?
百年賽道無捷徑,八方用戶齊發聲。
12月25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個人賬號官宣:
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
1000天很長,它凝聚著100億投入,4300位研發工程師的努力。
1000天也很短,眾多米粉已經期盼了接近3年。
今天下午,小米汽車海報中新鮮路透了局部車身,更是讓期待拉滿。
那么,當我們談“小米造車1000天”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什么?
數說故事以海量社媒數據+SocialGPT大模型輔助分析,聚焦小米造車1000天背后的社媒傳播與大眾聲音。
PART 1自帶流量,持續熱烈
自小米官宣造車以來,一直“自帶流量”,整體聲量互動量持續熱門。
在五大峰值時刻,小米汽車均引爆當日社媒討論,日社媒評論互動數超千萬,也引來網友自發討論,創造了數以萬計的UGC原創內容,并在12月25日官宣發布會定檔達到討論頂峰。
讓我們再次回顧五大尖峰時刻:
在每個尖峰節點上,“看好”和“支持”的聲音占比不小,但每個節點消費者的核心討論觀點也略有不同:
在首次官宣造車時,消費者討論集中在兩點:為雷軍壓上一切造車的勇氣和魄力而感動,力挺雷總;支持小米,支持國貨;同時希望小米把新能源汽車價格打下來。
500天發布會時,討論集中在希望價格優惠、自動充電設計很棒;首臺工程車下線,造車成功登陸工信部目錄時,大家都在討論帥氣外觀,是帕拉梅拉和Taycan的合體,與北汽集團的合作也備受關注。
技術發布會官宣定檔后,油車再降價、只發技術不發產品、“交個朋友”價到底是多少,受到網友熱烈討論。
在社媒討論陣地上,微博平臺以85%的占比霸占社媒平臺討論陣地TOP1,抖音占據9%,小紅書占比3%,專業媒體懂車帝占比1%。
微博上,由雷軍和盧偉冰親自“引流”,#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話題閱讀量以11.4億的熱度拉滿,“開門紅”打響第一槍;自12月25日,傳送出“這次只發技術,不發產品”的發布會信息以來,雷軍每天的持續性“營業”,不僅把話題討論熱度持續拉高,也把小米汽車的發布期待值拉滿,許多網友在雷軍和小米汽車官方微博下留言表達了期待和支持。
發布會前1天,小米格局打開,在微博致敬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華為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先行者,多家車企熱烈歡迎小米加入汽車大家庭,為小米汽車打call,這波操作好感度up。
懂車帝作為汽車行業知名資訊平臺,早在2021年小米宣布造車時,就引起不少汽車博主高度關注,像@毒辣車評就帶頭發出“支持小米造車”的口號來振奮軍心,并希望稱霸全球電動市場的是小米。不少跟評也紛紛表示“支持民族品牌永遠不狹隘”。
小紅書上的熱門內容更多的是輕松幽默地“玩梗”,雷軍這條天命的微博再次熱門。
PART 2
自帶興趣Buff,網友討論不斷
分析2023以來的社媒大數據,在用戶自發創作的UGC內容中,排名TOP3的關鍵詞是「猜測討論」、「贊賞支持」和「競品比較」。
從討論內容看,37%的網友對小米汽車SU7新品展開猜測討論,從外觀“保時捷”、性能參數、到人車家生態一體的新玩法,全都猜了個遍。具體來說,主要分為“顏值黨”、“技術派”、“價格敏感型”和“迫不及待型”。
21%的內容贊賞支持小米汽車,“米粉”們表示準備好了。期待值46%落腳于駕駛性等核心技術,澎湃OS「人車家全生態」也承載了19%的期待,與雷軍微博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中,科技×生態的造車理念不謀而合。
當討論小米汽車時,18%的內容是對小米汽車與其他品牌進行比較:最常對比的是與小米同為手機廠商跨界造車的華為做比較(42%),與老牌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19%)及比亞迪(15%)共同討論。除了「價格有點貴,駕駛媲美保時捷」的保時捷品牌外(9%),網民更多將新興新能源汽車品牌小鵬(6%)、理想(4%)、蔚來(3%)、極氪(2%)作為對標參考,推理分析小米汽車的市場定位。
PART 3
自帶粉絲
還有哪些人更可能買SU7?
雷軍作為賦能“年輕各種第一”的超級產品經理,小米汽車的身上也有著“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年輕人的第一臺保時捷”各種標簽。
科技范兒?米粉情懷?性能?顏值?這群人會為什么樣的車買單,也眾說紛紜。
數說故事基于社媒大數據文本分析技術,運用AI智能識別消費者發布內容觀點,總結出小米汽車與五款對標新能源車型(特斯拉Model3、智界S7、極氪007、小鵬P7、蔚來et5/et7)的社媒討論人群進行畫像特征分析,嘗試拼出小米汽車用戶的興趣版圖。
小米汽車SU7的畫像詞云中,最高頻出現的是“米粉”,網友熱評:“小米汽車上路,就差米粉的‘30萬’。”此外,支持國貨、價格實惠、科技控也排名靠前。
特斯拉Model3的性能評測中、續航里程及乘車體驗討論居多,成為性能派的追去的目標。
科技控為國貨智界S7黑科技感所吸引,即將上市的極氪007則因快速充電的高顏值受到期待;顏值黨更愛小鵬P7的外觀、蔚來et5/et7的便捷換電更受消費者追捧。
歷經千日,小米汽車終于將要邁出重要一步。
這些在社媒平臺上不斷發酵的信息與觀點將會有怎樣的回響?
12月28日14:00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我們共同期待。
掃碼咨詢
更多社媒熱點洞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