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人必看!花小錢出大效果,私域營銷應該怎么做?
最近幾年,營銷人普遍會有一個共識:營銷真的越來越難做了。
首先,產品的營銷成本越來越高。每個品牌都想推爆款,但是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各大平臺流量見頂,在線上做產品推廣的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在企業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營銷人的預算逐年緊縮,靠砸錢推爆款的方式已經行不通。
其次,很多以往奏效的營銷方式已經式微。比如,以前花上千萬代言費請明星代言,花上百萬拍電視廣告,再砸錢把重點渠道都鋪開,能在短時間內讓品牌的認知度獲得顯著提升,但如今社交媒體的興起,用戶注意力極度分散,加上明星塌房事件頻發,影響力逐步被分散給KOL甚至是KOC,“種草學”盛行,營銷人更需要思考,如何調動起素人的力量。
過去一年,筆者觀察到一些曾經面臨上述問題、但通過不斷摸索找到解法,最終逆勢增長的品牌,比如名創優品,今年通過LOOPY、DUNDUN雞、大師花藝香薰等爆品,成為了年輕人朋友圈和小紅書的常客;還有迪卡儂,今年屢屢因為被搶空而登上熱榜,成為年輕人爭相扎堆的“快樂老家”……
這些品牌的營銷,又是靠什么破局的?
仔細研究發現,它們都給出了一個共同的答案:私域。
不少營銷人對私域的認知,估計還停留在拉群、發券、做銷量。但從名創優品和迪卡儂的做法來看,私域的玩法遠不止于此,做得好的私域,可以幫助品牌用小成本做出大效果。
下面,結合名創優品和迪卡儂的私域做法,給大家展開講講。
低成本撬動5萬KOC
為品牌貢獻17億曝光,讓爆品接連不斷
去年3月,一條讓“DUNDUN雞”公仔穿上內褲的筆記意外走紅,24小時內獲贊5萬多,這條筆記源自名創優品一個店員的突發奇想,總部看到后,立刻在企業微信社群里,把這條爆款筆記下發給各地的店長、店員和私域的5萬名KOC們,讓他們如法炮制,于是更多的二創內容從私域里,紛紛被分享到各大社交平臺,最終直接讓“DUNDUN雞”全網賣斷貨,銷售額超4000萬元,成為年度公仔中的大爆款。
相信每一個營銷人,都會關注到一個數據:5萬名KOC。
名創優品的這5萬名KOC,是從何而來?
名創優品通過門店引流私域,在企業微信沉淀了3900萬粉絲,從中又篩選出了一批更有創作能力和分享欲的5萬名素人,作為品牌KOC。
這5萬多KOC爆發了強大的生產力,他們不僅會產生更多的購買,還愿意曬出來,幫助名創優品免費創造了400萬條內容和17億的曝光,節約了4000萬的營銷費用,在口碑相傳的模式下將名創的“好產品”助推為“大爆品”。
但是,光有KOC就夠了嗎?名創優品又是憑什么讓KOC持續為品牌產出內容、還能把控住內容質量的?要知道,素人畢竟不是專業的內容生產機構,內容數量、質量、可持續性成為KOC內容生產繞不過去的“三座大山”。
很多KOC發了一篇內容后,就沒有持續參與的動力了,怎么辦?關鍵還是要做好私域KOC的激勵。
比如,名創優品搭建了一套KOC激勵體系:
粉絲發布一篇內容,就算加入了組織,成為初級KOC;初級KOC能夠持續創作,成了中級KOC,就能獲得各種官方福利;產生一篇互動量過千的爆款小紅書筆記,則可以作為高潛“種子選手”進階到高級KOC,不僅能得到官方更多的扶持,還能加入高級KOC的群里,跟高手交流,成長,甚至成為專業的內容創作者。
今年,成為年輕人必備表情包的公仔LOOPY,就是靠私域KOC的激勵體系,在新品預熱階段就獲得了千萬級的傳播熱度。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名創優品在LOOPY新品上市前,搶先把產品寄送給私域KOC,私域KOC看到自己能先人一步體驗新品,獲得了極大的優越感,于是創作熱情立馬被點燃,他們在短視頻、筆記平臺上自發種草LOOPY,為LOOPY的新品預熱和發售打造了浩大的聲勢。
靠著這一套“升級打怪”的激勵體系,KOC生產的內容數量是上去了,單緊接著內容質量又成了問題。KOC產出的內容雖然多,但質量過硬、能沖到“爆款級”內容的帖子卻屈指可數。
如何提升私域KOC的內容質量,讓爆款內容接連不斷?
名創優品配備了專業的內容工作人員,為KOC提供爆款選題,幫助KOC找尋流量密碼,提升爆文率。“盲盒稱重”挑戰就是這個模式下的產物,先是名創工作人員發現“盲盒稱重”挑戰有火的潛質,于是將這個創意給到KOC,KOC發現這類型的內容發一條爆一條,于是創作積極性高漲,幫助名創在短期內實現盲盒新品的海量曝光,進而破圈拉入更多盲盒品類新客。
同時官方也會帶動KOC之間互相激發,邀請發過多篇爆款筆記的KOC成為「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可以把平臺最新的熱點、流量規則,以及自己總結的爆文模版分享出來,KOC在企業微信群里相互交流討論,激發民間高手的創作積極性,實現持續的內容輸出。
通過這套私域運營KOC、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的打法,名創優品不僅節約了營銷費用,同時也通過小成本的內容營銷為品牌帶來直觀的GMV增長,名創優品集團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劉曉彬透露,一些百萬互動、千萬曝光的超級爆款內容,可以直接將單品銷量拉上階段性峰值。
不打廣告不請明星,如何讓顧客離店以后
還能持續保持對品牌的熱情和關注?
相信每一個營銷人都想做到:即便顧客不在門店,但當顧客想要購買某個產品時,腦海里第一時間跳出來的還是你的品牌。
以前,是靠請明星、在各個渠道打廣告,但是如開頭所言,這種方式不僅成本高,效果也難保證,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弊端。但是不打廣告不請明星,營銷還能怎么做?迪卡儂給了一個新思路。
運動產品對很多人來說,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買時很熱情,買回去后就吃灰了。但“沖動消費”是無法為品牌帶來長遠增長的,只有讓大眾真正享受到運動的快樂,品牌才能持續經營。但顧客都離店了,品牌怎么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地點燃顧客的運動熱情呢?
迪卡儂的解法,就是靠線上的私域運營,來補齊顧客離店后的服務體驗短板。
熱情的起點是興趣,興趣才能激發活力。因此,迪卡儂針對不同的運動類型,用企業微信拉了不同主題的興趣社群,比如跑步群、健身群、戶外群等等,還有帶娃一起運動的親子互動群。以興趣搭建社群,是迪卡儂私域實戰的第一步。
在迪卡儂的企業微信社群里,再小眾的運動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其興趣群覆蓋了超過80種的運動項目。很多運動都是要找搭子的,只有讓興趣相投的人找到組織,才可以持續帶動運動的熱情。
但光有興趣還不夠,關鍵得參與。大多數情況下,顧客只是“看看而已”,怎么讓顧客參與進來,一起“動起來”呢?
迪卡儂的方法是,在每個興趣群里都安排專門的店員,作為運動大使,定期、規律的組織群友活動。
運動大使不僅給活動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還會給大家拍照記錄精彩瞬間,分享到私域社群里,持續激發群友熱情。迪卡儂去年組織了數萬場不同規模的運動打卡、體驗活動,聯動全國幾十萬人次參與。私域社群活動就像助燃劑,讓顧客的運動小火苗離店也不至于被熄滅。
組織活動不難,難就難在規模化的同時又要夠靈活。作為運動大使的店員,有很多日常工作,怎么分配出精力來組織這么多活動呢?
迪卡儂通過“總部統一規劃指導,區域門店因地制宜”的策略,讓組織活動這個技術活可復制和規模化,所用到的具體工具,就是企業微信。
比如,總部會結合時下熱點方案,統一策劃活動和內容,物料都是編輯好的,門店通過企業微信的“群發助手”直接發到社群就行;
如果門店自己有想法,但沒有能力做海報、物料怎么辦?“運動大使”就可以到企業微信里的資料庫,找到相應的運動內容素材,借助海報模板庫等營銷工具,可根據當地情況,挑選現成的物料,在社群、朋友圈里推送定制內容;
此外,迪卡儂也會把做得好的社群運營經驗,梳理成SOP,推行到別的城市供大家借鑒復用。
在私域營銷上,迪卡儂可謂是將“教你玩、帶你玩、組織大家一起玩”發揮到了極致,門店根據本地流行的運動、不同的顧客群體,在社群和朋友圈里推送個性化的內容。從賣產品到賣運動服務體驗,更關注對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價值,迪卡儂通過私域收獲了上千萬忠實粉絲,帶來高復購、高客單,也讓迪卡儂的品牌深入人心。
營銷人
是時候迭代對私域營銷的認知了
正如文章開頭所厘清的那樣,私域并非僅僅是發券促銷,這幾年私域已經不斷升級,在各種不同的影響場景下都能發揮出獨特作用。總結一下目前主流的四種私域類型:
興趣型:主要側重于品牌活動和內容運營,培養品牌粉絲,例如迪卡儂、名創優品。通過導購,提供情感價值和體驗價值,提升顧客忠誠度;
服務型:適用于高客單和服務型行業,通過將線上線下客流整合到企業微信,采用一對一專屬顧問或一客一群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最佳的服務體驗;
福利型:適用于客戶數量龐大的品牌,注重規模化運營,例如瑞幸咖啡、美團等,通過企業微信社群,大幅提升觸達顧客的效率;
經營型:獲客、服務、轉化關鍵鏈路皆在線上完成,例如電商、在線教育等行業,有些已經成功實現了線上廣告獲客、加入企微私域服務并實現成交。
隨著這幾年流量紅利的逐漸枯竭,私域的價值進一步凸顯,不僅成本低,而且可反復利用,幫助品牌小成本撬動大增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