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種AI|這家“中國OpenAI”,能趕超OpenAI嗎?
作者:一號
編輯:美美
全面對標OpenAI,智譜AI能成為“中國的OpenAI”嗎?
在OpenAI首次DevDay發布GPT-4Turbo、GPTs應用商店等的兩個月后,GPT store剛剛上線后,1月16日,國產大模型迎來了第一個重磅消息。被稱為“中國OpenAI”的智譜AI,在其技術開放日Zhipu DevDay上,正式發布了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
經歷三個月的技術迭代,相比上一代,GLM-4性能大幅增強,實現了60%的性能全面提升,逼近GPT-4,并且在中文對其能力上總分超過了GPT-4,在包括GSM8K、Math等多項數據集當中,GLM-4的表現均優于GPT-3.5。
GLM-4支持更長的上下文、具備更強的多模態能力、有著更快的推理速度和響應高并發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推理成本。
此外,在AI Agent越來越成為行業共識的今天,GLM-4也增強了智能體的能力,智譜AI正式上線了GLM-4-All Tool和GLMs個性化智能體定制能力,并且GLMs模型應用商店開發者分成計劃也將同期公布。真不愧是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對標OpenAI的公司,讓人想起了OpenAI的GPTs,在產品上持續對標OpenAI。
清華出身,廣受青睞的智譜AI
從智譜AI的公眾號上可以了解到,2023年10月,這家公司就已累計獲得超25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社保基金、阿里、美團、騰訊、小米、順為、紅杉和高瓴等知名機構,估值已經超過了100億人民幣。
能讓騰訊阿里聯手,主流基金入場,戰投紛紛表態,這樣的融資聲勢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相當罕見的,這家名為智譜的AI公司,究竟是何方神圣?
成立于2019年6月的智譜AI,是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只是工程實驗室的技術成果轉化而來的,團隊的核心成員曾參與清華大學與智源研究院合作項目“悟道”的研發工作。
2020年,GPT-3發布,給了行業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大模型具備了實際可用性,而這一年智譜AI決定跟進,全面投身大模型,成為了國內最早研發大模型的企業之一。盡管今天看來,智譜AI提前3年的搶跑非常正確,但是在當時,是否跟進大模型還是一個問題,這樣的決定其實十分冒險。
2021年,智譜利用MoE架構成功訓練出萬億參數模型,并且在2022年合作研發了雙語千億級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GLM-130B,并且開始基于這個千億基座模型開始打造大模型平臺和產品矩陣,同年11月,GLM-130B成為斯坦福大學基礎研究中心全方位評測全球20個主流大模型中亞洲唯一入選的大模型。
到了2023年,大量新興的AI大模型公司出現,但智譜依舊沉穩,推出了千億基座的對話模型ChatGLM,并且開源了單卡版模型ChatGLM-6B。在Hugging Face上,智譜AI的下載量超過1100萬次,位居全球最受歡迎開源機構第五名,成為了國內唯一上榜的公司。同年8月底,它成為8家首批通過備案的大模型公司之一,并推出了面向C端的生成式AI助手智譜清言。
OpenAI的模仿者還是追趕者?
在眾多方面上,智譜AI都可以稱得上是國內“最具OpenAI”氣質的公司。
在技術發展特點上來看,它們都致力于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研究,都擁有先進的預訓練模型。產品性能也十分相似,并且都注重AI倫理的研究和實踐,開發符合道德規范的AI技術。
從融資方面上來看,智譜AI是國內AI賽道融資最高的企業之一,OpenAI則憑借其優異的表現,成為美國AI賽道融資最高的企業。它們的研究團隊在某種程度上也很相似,OpenAI 研究團隊主要來自世界頂級大學,而智譜 AI 的團隊主要來自清華大學。
因此,在硅谷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 2023年的盤點中,智譜AI被視為最有可能成為“中國OpenAI”的5家企業之一。
“OpenAI公司一直在領跑,所以最直接的方式是先達到他們的水平?!?/strong>CEO張鵬說道。因此,在技術選型和解決方案方面,智譜AI選擇了和OpenAI看齊,但并沒有完全依賴OpenAI的技術經驗,開發了GLM模型,實現單一模型處理多個任務,從而用更低的成本來支持更多上層任務。
在商業化和開源的問題上,智譜AI也更加關注商業化,同時也比OpenAI更“Open”。
從成立之初,智譜AI就“帶著客戶入場”,面向企業和機構的B端客戶,成為了國內科研機、科技型企業、互聯網企業和一些國際頂尖科技企業的的合作方,在大模型市場上提出了MaaS的商業化落地路徑,并針對不同客群類型和需求提供了云端API、云端私有化以及本地私有化等多種解決方案。在2023年下半年,簽單客戶就有幾百家,全年也達到了億級簽單額。
與OpenAI不同,智譜AI打出了「GLM?開源」、「GLM?開發者」的 Slogan,在此前就已經開源了ChatGLM3-6B 模型、多模態 CogVLM-17B 和智能體 AgentLM 等能力,一方面依靠更多人的使用來提高項目質量和成熟度;另一方面,開源能在全球開源項目中發出中國聲音,同時也能學習和借鑒海外先進技術和經驗。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智譜AI恐怕才是真正的“OpenAI”。
不做“中國的OpenAI”
CEO張鵬表示,智譜AI的目標并不是做“中國的OpenAI”。
如今市面上最主流的三種模型訓練路徑都來自西方:GPT來自OpenAI,BERT和T5都來自谷歌。要想在AI賽道上實現對美國的彎道超車,只跟著OpenAI的路子走,永遠沒有機會。
也因此,為了打破西方的路徑壟斷,智譜AI提出了GLM路徑,如果把GPT的原理比作“根據上文做完形填空”,那么GLM的完形填空則是根據上文擴充到上下文,理論上,GLM的訓練效率會比GPT更高,也能理解更復雜的場景。
為了更早推動中國在AGI技術上的發展,智譜AI沒有選擇推出行業大模型,而是說服行業客戶在通用大模型基座上做微調。如今智譜AI在開放平臺、云端私有化、本地私有化三個方面,基于自己的開源生態,已經和超過 200 家的企業進行了生態共建,和超過 1000 家機構共建了大模型應用場景。
時至今日,智譜AI已經是一家“有人、有技術、有客戶”的“完成時”企業。有投資人說,“現在只有智譜AI挑投資機構的份”。
智譜AI目前已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AI技術突破,在超大規模智能模型訓練技術體系中占據了領先地位,已經具備了構建我國人工智能應用通用基礎設施的實力,未來將有望成長為全球認知智能平臺領軍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