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游客需要什么樣的民宿?
過去一年里,被抑制的旅行需求得到極大釋放,民宿行業也迎來了久違的增長與繁榮。2023年既是民宿行業的復蘇之年,也是行業品質化發展的元年,機遇與挑戰并存。
大眾出游熱情高漲,前三季度國內旅游達到36.7億人次,“淄博燒烤”“村BA”“南方小土豆勇闖哈爾濱”等現象級話題涌現,給出的強烈信號是游客的需求更為豐富和個性化,旅游消費需求也呈現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多樣化轉變。
圍繞過去一年民宿行業的變化、現象和趨勢,聞旅分別與平臺、品牌、房東等展開了一場深度交流,一起聊聊他們所經歷的2023年,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住2024年。
01、冷暖自知的2023年
伴隨著旅游業強勢復蘇,民宿行業也不乏許多令人驚喜的表現。途家數據顯示,2023年熱門城市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1.2倍;新房東數量同比2019年增長77%等。細化到房東、平臺,又或者企業,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呢?長期駐扎民宿一線的經營者的感知是最為直觀的。樸宿文旅創始人劉喆表示,恢復的速度和程度因地區和細分市場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以疫情前的水平作為參照,目前的恢復情況尚未完全達到預期。雖然業務量逐漸回升,但整體收入和利潤水平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旅游成本上升以及客戶需求變化等因素所致。
但令她欣慰的是,過去一年里,樸宿文旅內部管理機制的強化和提升,使得門店運營更加規范、服務質量得到提高,對公司的穩定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加央次仁、董芳夫妻二人在西藏林芝經營米林南迦巴瓦康桑民宿多年。他們的感受是,出境游受限時,反而有很多人將西藏作為旅行的目的地,民宿整體收益還不錯。若從過去一年來看,數據上并沒有特別顯著的變化。
相較于民宿品牌、房東,作為民宿平臺的小豬民宿感受則更為傾向于市場環境與市場趨勢。小豬民宿CEO王連濤最深切的感受是,越來越多小而美的民宿生意在持續變好,經歷疫情和國民旅游消費轉型影響,讓堅守的民宿商家有所回報,這是最大的收獲。
他提到,“特別是今年‘6·18’與‘雙11’等幾場旅游業大促,我們明顯感受到,民宿商家參與熱情變得空前高漲,參與數量再創新高,其中中小商家(單體民宿)占比超74%,部分民宿商家大促首次邁入千萬交易規模。越來越多中小民宿商家通過與平臺的緊密協作,讓民宿生意越做越好。”
“宿集”是民宿行業近幾年比較熱門的一種形式。“我們的宿集項目分布全國,因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只能用‘還好’來回答,畢竟達到了年初的預期目標,但未能實現全面增長。”杭州民宿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宿集營造社召集人夏雨清如此形容。
他表示,特別是對于度假市場來說,不是個好年份,雖然出游的人增加了,消費卻下降了。除了少數區域,各地民宿入住率大多是下降的。2023年的五一假期是個分水嶺。此前,遠方度假地偏淡,城市周邊民宿火爆,一房難求。此后,周邊民宿入住率斷崖式下降,連暑假都有點冷清,但遠方度假地迎來高潮,暑假前就一房難求了。
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浙江松陽高山古村里的飛蔦集,前四個月創下新高。尤其4月份,15間客房的飛蔦集達到96%入住率,均價超過1800元。“這里可不是洱海、梅里雪山或者南迦巴瓦,只是一個浙西南的小山村,可以用爆發式增長來形容。”
02、變化和競爭
過去一年的旅游業,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都發生了諸多變化,投射到民宿行業,是變化更多,還是競爭更多?首先從房東角度來看,加央次仁、董芳認為,最驚喜的變化是客人不單單去欣賞風景,更愿意深度了解藏文化,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為此,他們也成立了一家香巴拉藏文化中心,通過自媒體更多的把當地的文化傳播出去。
王連濤則表示,從需求端,特種兵旅行、Citywalk、跟著演出去旅行等旅游新消費現象,不但激活旅游消費市場,也持續帶動了民宿行業的發展;再看供給端,小眾下沉市場民宿數量增長迅猛,民宿加速品牌化、集群化與數字化。供需兩側層出不窮的新變化也對企業提出了更多要求,但同樣也是振奮人心的。而在途家民宿首席商務官劉楊眼里,與2019年相比,2023年的民宿行業的確有很多不同之處。首先是用戶端,客群結構更加年輕化,影響消費決策的因素日趨多樣化、豐富化。其次是目的地端,民宿空間向西北擴展。
她表示,有特色、有深度的體驗是2023年民宿市場變化具代表性的特點,客人尋求差異化體驗,民宿需要展示個性化體驗的窗口,像途家這樣的平臺剛好是鏈接兩端最便捷、高效的途徑。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新的競爭者也隨時可能出現。
關于競爭,王連濤認為,2024年民宿行業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加劇:民宿產品“同質化”嚴重,“卷”價格、“卷”內容、“卷”創新對民宿主理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和理性,如何破解消費者審美疲勞,為他們提供越來越精細化、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需要從業者“破題”;注重多元化精準營銷的精品酒店、度假酒店越來越多,以及出國游等分走民宿不少客人等。
夏雨清有著他的不同看法。他認為,民宿從來不存在競爭,如果有競爭,那也是盲目扎堆造成的。有些區域民宿過于飽和了,像麗江、大理蒼山、陽朔、廈門曾厝垵和江浙的某些縣域,粥少人多,自然承受了競爭壓力。相對于單體民宿,宿集的優勢很明顯,在一個偏僻之地,幾家民宿聚在一起,形成集聚效應,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黃河宿集。
03、2024年,機會在哪里?
不管怎樣,時間已邁入2024年,新一年的征程已經開啟,民宿從業者也有了新的期待,比如如何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如何在新一輪的“內卷”中找到新的“場子”,以及哪些新的機遇值得關注?
加央次仁和董芳認為,民宿相較于傳統酒店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比如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季節變化調整房價、提供特別套餐和定制化服務。這種靈活性使民宿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客人的需求,與客人有更持久的連接,進而可以推廣更多當地的特產等增加業務范疇。
他們還透露,在新的一年,民宿又新建了特色獨棟小木屋,預計在2024年桃花節開業。“作為嫁到西藏的姑娘,這樣的緣分也實在是難得。我非常樂意在運營民宿的同時會把藏文化更多的分享給大家,讓來到這里的朋友也參與到特色的活動中,像特色的工布響箭、酥油茶、糌粑、鍋莊舞等。同時也會借助自媒體平臺去把當地的人文故事傳播出去,吸引有緣人來到這里。”
劉喆則表示,2024年,樸宿文旅將通過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定制化的旅游線路、特色住宿、文化體驗等,去滿足消費者對于獨特性和差異化的追求,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戶滿意度。其次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和預測,能夠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
作為平臺的途家則更關注于民宿預訂增量和服務壓力。劉楊表示,民宿市場在2023年實現了從復蘇到增長,2024年預訂增量和潛在的服務壓力依舊存在。途家也一直在探索,近年來推出房源驗真、新版房東體系和房東檔案等功能,為民宿行業品質化變革貢獻平臺力量。
在個性化體驗方面,途家深挖房東文化,近期上線了房東檔案等系列功能,要打造和傳統旅游App不一樣的貨架,用科技創新幫助用戶高效匹配挑選好房子的同時,也讓他們能夠認識房子背后有趣的房東。
“民宿是個很細分的度假市場,當下最考驗的是品牌和運營能力了。一些‘渾水摸魚’的民宿連生存都艱難了。這也是俗話說的洗牌吧。” 夏雨清說。
但他也認為,民宿行業永遠不缺機會。民宿是小而美的,只要你不貪大,不去熱門地扎堆,都是有機會的。民宿是個有情懷的慢生意,6—8年收回投資,都算是正常的,一旦熱門地的供應飽和了,大家再次紛紛割肉轉讓。反而是在小眾目的地里做小而美的民宿,也許還有一線生機。“現在拍腦袋開民宿的年代過去了,沒有團隊,玩不轉這個小小的行業了。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走遍中國,尋找下一個宿集目的地。”
同樣,王連濤也非常認可上述觀點。他表示,首先是民宿將“回歸”人情味,有溫度的民宿產品更受市場歡迎。民宿產品本質上是感性化的旅游產品,民宿差異化、個性化表達,豐富的內容體驗和民宿主人精神最能打動人心。在2024年,在硬件升級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民宿“內核”會回歸到1.0版本,為消費者提供有溫度、有內容、有品質、有服務的民宿產品。
其次是將涌現越來越多基于民宿的度假目的地。近年來,以星宿高田、黃河宿集、草原宿集、崇左在野宿集為代表的宿集度假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相對于單個民宿,民宿集群在不斷升級產品和服務之時,更能夠深挖旅客需求,融合“民宿+”地域優勢,“民宿+”周邊優勢,“民宿+”文化優勢,打造新型生活方式的體驗。
為此,小豬不斷創新內容營銷方式,持續在傭金政策、全域流量、達播資源等方面,給予精品民宿商家針對精準人群的定向營銷能力,以阿里巴巴集團流量及場景優勢助力商家解決在品牌營銷、產品展示、獲客盈利等經營痛點,共同助力精品民宿商家擴大品牌聲量、講好民宿故事。
據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我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大關。但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輝近日公開表示,不要認為2023年旅游有較大的增長,2024年的旅游就會有更高水平發展,這一點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顯然2024年對于民宿行業,也應更加理性的去看待它的發展與增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