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應該給理想和問界磕一個
1
周末不卷,隨便寫點。
我知道這個標題會讓支持新能源和不支持新能源的人都沉默。
但我油車開過,純電開過,增程也開過,我最近突然悟了,增程車不是純電車的競爭對手,而是奶媽。
純電車要感謝增程車,要大力的感謝。
增程車賣得好,純電車才有未來。
大家嘲諷增程的那些原因,純電續航短,關鍵時刻還得靠油,用油發點脫褲子放屁。
就是這些黑點,才是純電的大救星,引路人。
為啥,你思考一個問題。
阻礙一個油車用戶買電車的最核心的原因是啥?
其實就是續航焦慮。
很多沒買過純電的人,真就是害怕車在半路趴窩,還會給自己腦補一堆極端的情況下自己車開不走只能被世界暴打的狼狽。
不過他們又饞綠牌,所以,增程符合了他們的需求,算是過渡方案。
當他們開上增程,開上這種純電續航不到200公里(甚至100左右),超過了就要開始燒油并且駕駛感覺出現明顯變化的車的時候,他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200公里的純電續航,基本覆蓋了生活中99%的狀況。
以及沒電的時候這車燒油發電開起來有點沒勁。
于是,會發現一個很詭異的現象,一到高速充電站,在那排隊充電的很多都是能燒油的增程車,他們根本不樂意燒油繼續跑,都在那補電呢。
問了他們,還振振有詞,說能抽根煙休息一下,畢竟加油站不能抽煙,只能看著油價抽搐。
你別管我怎么用,我能充電我就充我就充!
現實中,買了增程的人,很多時候真是能充電就充電,能純電就純電,能不加油就不加油。
別說高速了,就我家小區地下車庫停了一整排新能源,純電車還真不一定有充電樁,但是增程的車,就沒有不裝充電樁的。
只要裝了充電器,就沒有一天是不充電的。
我問隔壁大哥你這車純電續航多少。
大哥說一百上下。
然后興致勃勃地給我詳細講述了他是如何和這一百公里的電池斗智斗勇的故事。
可以說那點電算是被他給玩明白了。
至于車里的油,還是提車那天去家的,算是資深老油了。
我問大哥為啥不加油。
大哥一句話給我干沉默了。
我有電池啊,我為啥要加油。
我一直以為買增程的人是長途需求很多,電池只是送的。
聊了周圍一圈才發現,原來電池才是硬需求,發動機才是送的。
而這些人,在過去,都是絕對的油車支持者,絕對的擔心自己車的續航問題,絕對的擔心高速問題。
結果增程車幫他們邁出第一步之后,他們感受了電的威力以及自己的實際需求后,下一輛車都表示要純電,畢竟天天充電還是麻煩了,干脆弄個大電池的純電。
講真很多買混動/增程的人可能都是這樣的想的。
一開始是為了解決里程焦慮。
可一旦習慣了純電模式后,就發現自己根本用不上發動機,甚至不想用發動機。
只能對著本就不富裕的電池重拳出擊。
就是電池包保護的太好,沒辦法搞。
我們小時候,都是對著四驅車的電池用牙咬。
只要能榨干它最后一絲電量。
什么招都用得出來。
到最后就發現,與其這么折騰,還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上輛純電車。
增程的用戶再換車的時候,大概率會因為不跑長途直接買一臺電車。
這就是人類的特性。
總是給自己預設一堆極端情況,實際上發現用不到。
而如果沒有增程這種過渡方案,他們或許從頭到尾都不會買一輛新能源車,會自己嚇自己。
增程看起來是一種技術上的過渡。
實際上是營銷上的過渡。
深度體驗增程之后,就會發現純電的香,以及生活中實際不需要擔心的續航。
每一個增程用戶,都大概率在未來有可能轉化為純電用戶。
從這個角度來說,純電真的要給增程狠狠地磕頭。
增程替純電,打了廣告。
增程車,就是純電車最好的4S店。
哦不對,4S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