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限定“丑況”一覽,網友:你管這叫龍?
距離從工位撒丫子跑路的ddl還剩最后倆禮拜,放眼營銷界,張燈結彩的品牌也逐一亮出春節前的壓軸戲碼:龍年限定設計。
說起來都是常規題,但今年卻暗暗拔高了難度——給十二生肖中唯一的賽博物種出限定視覺,好看的能一舉奪魁,難評的更叫你欲言又止。
而第一波掀起吐槽聲的,就是央視春晚。
原本奔著臺柱子去的吉祥物龍辰辰才剛官宣,就因為滿臉的“膠原AI感”被吐槽工程量小、不走心、配不上春晚的咖位。
雖說按發酵態勢算是半翻車,但平心而論,官宣圖里的它還算“精致可愛”。
再看落地后的造型,才是八匹馬也拉不回的面基翻車現場……
繃不住的網友隨即P了個表情包:
殊不知這樣的吐槽,在龍年只是個開頭。
某網友在觀摩各界丑龍后的總結
不論是靠著獵奇槽點上位的CNY新品,還是拼正經顏值的生肖周邊,今年的“丑龍”限定主打一個逐步跑偏、“隨地大小龍”。
能不能定義為翻車另說,反正吸睛這塊buff疊滿了。
如果說7k的價位是見怪不怪的基操,那么這款掛件的外觀還是成功暴擊了網友。
雖然有懂行的解讀,配色與甲辰年“甲木為參天綠樹”的寓意相符,但還是逃不過評論區拿圖說話:
Bottega Veneta的龍年限定結合了傳統編織元素,但畫風卻完全推翻傳統,從陰暗的色調到不羈的造型都很難讓人立刻關聯到CNY營銷。
雖然和LV的“卡通小神龍”物種相近,但這只省略了眼耳口鼻、精神狀態良好的編織龍更具抽(潦)象(草)感,用網友的話來評就是:
Dior與日本設計師Otani聯動推出的龍年限定系列,算是奢侈品圈開年風格最獨特的一例。
怎么說呢,這只小恐龍放在官宣海報里還算可愛,潮玩造型也頗具記憶點……
但等模特把成衣穿上身,商品頁里的小龍造型就有些變味——
要么是烏漆嘛黑成一團,絨面的質感反倒增加一絲陰郁混沌的氛圍。
整面的插畫色調更詭異,甚至有種兒童邪典的既視感。
再看主題門店的線下裝置,巨物恐懼+夜晚打光,妥妥的3D游戲穿模現場……
一圈看下來,本該喜慶的過節氛圍一掃而空,吸睛度和話題度原地爆炸,“恐嚇式CNY營銷”屬Dior最狠。
始祖鳥的龍年限定,可謂完美詮釋了人靠衣裝馬靠鞍的真理——
畢竟穿上這套沖鋒衣出門,低調中產也能秒變外賣單王氣場全開。
官網圖是這樣的(價位沒P過):
而網友顱內的識圖結果是這樣的:
在吐槽配色之余,網友還不忘先給始祖鳥頒發“消費降級”的頭銜:
我哭死,安踏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除了和騎手們撞ootd,主題“龍”也是整套沖鋒衣的華點,網友找了半天,才發現原來切題的關鍵竟是袖口那幾片龍鱗……
失敬了,好含蓄的龍袍。
要不是圈出了品牌正主,真的很難相信這款龍年限定出自Niko and…。
光是擺在展示架上,就能讓身邊同事集體黯然失色的“丑龍手套”,清澈愚蠢的臉盤子,有點團滅路人笑點的天賦在身上。
都說沒有JellyCat不能捏的臉,直到今年龍年限定來了……
大氣的紅金色調,中西兩款風格任你選擇,聽著很美好,看著很沉默。
成堆放在貨架上更有種多層麻辣+咖喱火鍋的既視感……
還有網友辣評:
……絕對是JellyCat在顏值上撲街最慘的一次。
好利來新品的顏值不用說,三界扛把子選手,但在龍年營銷這里還是猛猛栽跟頭。
事情都得從這張新品官宣帖子說起:
從賬號運營的角度來看,文案social有梗,人設年輕會玩,簡單一張圖把新品和生肖龍的契合點完美展現。
而網友在底下不買賬的熱評更是笑點密集:
在線上玩梗發瘋不掏錢,但到了消費這環就不同了。
真正的新品長這樣:
不如官宣圖里的龍那么夸張,少了霸氣和發瘋感,拆開包裝后易碎的質地+少得可憐的餅干,給人一種寓意不祥、偷工減料的觀感:
以餅干拼長龍的巧思本身新穎又有互動性,但落地的產品卻沒能接住最初的概念,導致消費者在get不到創意后產生心理落差,賣點自然成了槽點。
好運的品牌靠丑出圈,也有品牌在精心籌備后慘遭炮轟……原本是卯足勁想創新,最后卻條條大路通“丑龍”。
畢竟別的物種至少真實,但到了龍這兒,畫風裂變程度僅次于南北口味之戰:西方惡龍、東方神龍,或是自然界里的恐龍……
而一旦命中“中國年就得用中國龍”的保險答案,下一步如何在既契合自家調性的同時呈現毫不違和的中式審美,對于外國品牌無疑又是一場跨文化的審美難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