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賣5億,《幻獸帕魯》可不止有裁縫手藝
作者|小冬
2024年第一個PC端游戲爆款出現了。1月19日,開放世界游戲《幻獸帕魯》(以下簡稱《帕魯》)在Steam和Xbox平臺發售。在此之前,有所耳聞的玩家們都以為這只是一個粗制濫造的縫合游戲,然而《帕魯》在Steam平臺僅上線8小時銷量就突破了100萬份,根據游戲官方在推特發布的數據,截止到1月25日上午10點51分,銷量突破800萬份。
游戲爆火的同時,也受到了很多爭議。一些玩家表示,無論多么出圈,《帕魯》的本質還是在蹭寶可夢IP的熱度,玩法更是“集百家之長”,甚至被指使用了AI技術進行創作。也有不少玩家狂呼不在意游戲是否縫合,表示《帕魯》完美演繹了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這才是開放世界應有的樣子。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熱門題材就意味著要競爭、要創新。而在同一種游戲類別下,主流產品的玩法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似乎“整個行業在技術力和創新力已經陷入瓶頸期”。于是,“縫合”這個曾經略帶貶義的詞似乎也成為了當下游戲市場的另類解法。
來自“縫合怪”的震撼?
《帕魯》面世一周,熱度只增不減。在新浪微博,#幻獸帕魯#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2.9億,閱讀量超1000萬的相關詞條共7個。抖音平臺上,帶有#幻獸帕魯#標簽的視頻播放總量則高達超9億。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體上人們關注的焦點已經逐漸從“縫合”轉變為游戲本身。
基于游戲設定,玩家可以讓捕獲來的“帕魯”進行砍樹、挖礦等工作從而積累資源,因此有大批玩家將這款游戲稱為“資本家模擬器”。這一設定也很快衍生出許多游戲梗,包括“帕魯守則”“你不干,有的是帕魯干”“雙休帕魯好玩嗎?周一該你扮演帕魯了”。
在社交媒體的超高熱度加持下,《帕魯》已經連續打破多項Steam紀錄。截至1月25日,游戲歷史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反超《CS2》達到200多萬人,僅次于《絕地求生》的325萬。
由于人數太多,甚至還出現部分玩家無法進入服務器、無法進行多人游戲以及丟失保存數據等系統bug。但這并不妨礙《帕魯》在Steam平臺收獲的近10萬條測評中,好評率高達93.98%,且有三萬多條特別好評。
在收入方面,《帕魯》在全球各地區的最低定價為南亞區的9.44美元(折合人民幣66.87元),最高為瑞士區的30.15法郎(折合人民幣246.92元),在中國區的定價為97.2元。按照目前800萬份銷量來計算,《帕魯》的營收范圍在5.35億-19.75億人民幣之間。
作為今年開年的首個爆款游戲,《帕魯》從2021年公布至今一直備受爭議。其中最大的“槽點”就是“碰瓷寶可夢”。
從游戲內容來看,在捉寵對戰和形象設計上,《帕魯》與寶可夢體系相似,但在即時戰斗中又通過控血、捕獲等高頻操作手感上做了微調,使玩家在這個過程中更能通過戰斗找到樂趣。
在收集玩法方面,玩家可以在開放世界中收集111個“帕魯”,每只帕魯都有獨特的家園技能和技能等級,通過收集擅長播種、發電、挖掘的帕魯,讓它們戰斗、建造、務農或繁殖,這樣的高互動性體驗在寶可夢系列游戲中則極為缺乏。
不過,“帕魯”們的形象與寶可夢過于相似卻是難以辯白的事實,以至于《帕魯》也被稱作“披著寶可夢外觀的生存游戲”。而在世界第一IP的影響力以及“前所未有”的新奇玩法加持下,新玩家對《帕魯》產生好奇,老玩家的態度更顯曖昧。
寶可夢愛好者余年對驚蟄研究所說道:“之前玩過《漆黑的魅影》,近年來任天堂又出了《阿爾宙斯》和《朱·紫》,寶可夢游戲終于變3D了,但是感覺沒有做到我心里想要的點,跟寶可夢的互動也挺少,而且比較單機。我作為一個寶可夢粉絲真的很想要那種不局限于平臺,能在開放世界隨便抓精靈,和朋友一起聯機的寶可夢游戲。”
余年在體驗《帕魯》之前已經知曉其“碰瓷寶可夢”,但實際的游戲體驗讓余年給出了正向反饋。“當我上手抓到第一個帕魯的時候,感覺還不錯,竟然還能跟帕魯互動,它還幫我砍樹挖礦,這是我之前玩的所有游戲沒有的東西,真的有一種我們是伙伴的感覺。所以并不介意滿足了我童年夢想的一個游戲是在蹭熱度,就像沙漠里很久沒喝到水的人,看到了眼前的一片綠洲。”
和余年有著相同觀點的玩家們并不在少數。不少寶可夢粉絲深有怨言,認為《帕魯》彌補了許多寶可夢系列早該有的功能,甚至表示《帕魯》的大火應該讓不作為的GF(寶可夢開發商GameFreak)好好反思。
“縫就縫唄,好玩就行了”
近年來,市場上并不缺少部分游戲作品蹭寶可夢的熱度,《帕魯》可以說是其中最成功的一款,但《帕魯》的成功也并非運氣。
除去與寶可夢體系相似的形象設計,《帕魯》還融合了模擬經營和開放世界的核心機制,更類似于SOC游戲的大地圖探索和生存建造,玩法上也能看到《塞爾達傳說》《星露谷》《方舟:生存進化》《饑荒》等各大熱門游戲的影子,涵蓋射擊、捉寵收集、地圖解鎖、建造制作等多種游玩體驗。
事實上,《帕魯》對比一些大制作只能算是個“半成品”,在畫面幀率等方面還做不到讓所有玩家滿意,所以才需要在其他玩法方面做文章。對比《方舟》,《帕魯》在創建人物時的建模可選項更多,在生存建造上的設計簡明快潔,玩家在早期不會出現資源卡頓的問題,這就使得游戲在剛開始就能吸引到玩家繼續玩下去。
在開放世界的探索玩法中,《塞爾達:曠野之息》只能進行地面探索,雖然續作《塞爾達:王國之淚》新增了天空和地下的探索地圖,但飛行工具仍然需要玩家自行尋找資源進行組裝。而《帕魯》玩家則可以一邊騎著帕魯,一邊進行海陸空探索。
建造生產玩法中,大多數游戲機制都是通過解鎖基礎工具,讓玩家自己來砍樹、挖礦。在《星露谷》中,也只有到中后期不缺資源時,才能解鎖“祝尼魔小屋”幫助玩家收集有限范圍內的作物。而《帕魯》直接讓玩家開啟“農場主”模式,指派“帕魯”進行勞作,給予了玩家極高的自由度。
《帕魯》制作人溝部拓郎(Takuro Mizobe)曾表示這款游戲確實“致敬”了許多游戲。但在融合了多款熱門游戲的玩法之外,《帕魯》又以“縫合”的方式加入了新的亮點。這就導致盡管聲討“縫合怪”的聲音不絕于耳,游戲評論區卻成了“大型真香現場”。
在國產游戲領域,類似《帕魯》的“縫合怪”也不少見。2021年,騰訊就代理了一款“山海經題材開放宇宙手游”《妄想山海》。作為一款開放性大世界手游,《妄想山海》做出了手游中最大的無縫立體地圖,可以潛海也可以上外太空。并且還融合了沙盒游戲的生存、采集、建造以及各種探索玩法。
但就是這么一款“要什么有什么”的游戲,卻沒有撲騰出太大的水花。游戲中的裝備交易、日常任務、各種商城、世界社交、工會讓玩家感到“為了賺大錢而失去了游戲的本質”,甚至還有博主評價這款游戲: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也有。
最近幾年,帶有“模擬經營”“世界探索”這類玩法的游戲,總是能夠吸引一大波潛在玩家,因此不少游戲廠商都在新作中進行了玩法融合。
例如前段時間宣布上架Switch的《帕里亞(Palia)》,其簡介中就提到“這是一款《動森》和《塞爾達》的社區生活模擬MMO游戲”。而在開放之前,《帕里亞》就吸引了一大波玩家進行預約下載,但這款“縫合游戲”并沒有《帕魯》這么好的成績,目前Jump上的好評推薦僅為17%。
縫合是游戲市場最優解嗎?
當玩家們在帕魯大陸狂歡時,《帕魯》引發的漣漪效應已經在整個游戲市場蔓延開來。實際上,比起《帕魯》是如何獲得成功的,游戲行業內部更關心“縫合游戲”是否就是當前市場的“最優解”。
從《帕魯》的爆火中能夠明確感受到,玩家對于“縫合游戲”的態度并不是特別嚴格。反觀當前的游戲市場,熱門作品都不外乎回合制、塔防競技、策略卡牌、模擬經營、沙盒建造等已經問世多年的玩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游戲行業的創新似乎已經停滯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玩家們的感受則更加具體:乍一看似乎每年都有新游戲出圈,不少玩家也被吸引下載體驗。然而在又肝又氪一番后玩家發現,除了新設定和新名字,大部分游戲的盡頭都變成了“648抽卡游戲”。
驚蟄研究所在《除了寡頭獨角戲,游戲市場還剩下什么?》一文中就曾指出,游戲廠商們似乎更愿意將所有資源聚焦在重度游戲上,以“榨取”玩家們進行更多的“648充值”。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一種局面,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從業者們已經習慣于站在過往的成熟案例上,延續一個個“經典IP”。另外,游戲作為“現金牛”業務,很多時候都面臨著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用新產品賭一個新市場”和“用換皮游戲搶先收割一波現金流”之間做選擇,機會成本太高,結局不是“這把GG,下把再來”,而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特別是對于國內游戲行業而言,近幾年版號審批收縮導致各大游戲廠商面對“無米之炊”的挑戰,不光要拼制作,還要拼速度。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貿然創新,無疑要面對更高的風險。
從這一角度來看,《帕魯》的成功的確是以“縫合游戲”的創新模式,為游戲廠商們打開了一扇窗戶。并且豐富的玩法縫合,讓玩家們只花一份游戲的錢,就能買到好幾種不同類型的游戲體驗。但這種做法的可持續性仍然存在疑問。
目前《帕魯》還處于EA(Early Access)階段,玩家們剛剛開始探索游戲里的各種樂趣。當進行到游戲中后期,玩家陷入采集、打怪、捕捉、死亡的循環時,《帕魯》是否能夠繼續提供生存類游戲的新鮮感,也是個問題。
對于當前正在熱門榜單上的《帕魯》,“是不是碰瓷寶可夢”“縫合玩法該不該遭到批判”的爭議在大多數玩家眼里已是“瑕不掩瑜”。資深游戲策劃阿淼也告訴驚蟄研究所,國內外廠商都有過“縫合玩法”的嘗試,比起討論“縫合”的正確性,不如關心一下“碰瓷寶可夢IP”會不會產生其他不良后果。而當下大眾對于“帕魯”的寬容,也應該讓其他游戲廠家思考:是要繼續穩守大盤,還是嘗試一把突破創新。
1月26日凌晨,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24年第一批,共115款國產網絡游戲獲批的消息。這也是繼去年12月后,國產游戲版號發布再次破百。從版號數量的變化來看,國產游戲行業或有可能在2024年迎來回暖。
至于會不會有更多爆款誕生,還需要游戲廠商們來回答。不過《帕魯》的爆火也說明,市面上永遠不缺新游戲,“你不干,有的是帕魯干”,這句話對于游戲公司也是如此。
*文中“余年”“阿淼”均為化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