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編輯:Ennis Chen
(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自數英網)
開場白:
鐘錫強:先不談比賽,說說我自己認為的中國元素,全世界都在談中國元素,這里面有兩個大問題,到底有沒有中國元素這種東西?以及,我們有沒有這種修養?老實說,我不覺得這里存在這種東西,或者存在的只是皮毛而已,中國元素中有很多和諧的文化,還有對天地之間的良知的。幾千年的中國元素要流行下去只有兩條路,一是把傳統東西做到最好,保留原生態的美。另外一種則是把它改良成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現代人的審美觀與現代人的精神狀態。但是我覺得兩種都做不好,中國哪些地方的民俗保留特別好?比如說拜神、吃月餅等的(比如如今,雖說拜神、吃月餅等傳統佳節的風俗還保留著),像是我們小時候七月七號還要做乞巧盤, 到二十歲都還有人做這種事情,我想很多國人都沒見過吧!我們端午節要掛香囊,雖然變成塑料了,但起碼香囊還是有的。
數英網&中廣:數英網 & 《中國廣告》雜志 (共同采訪)
數英網&中廣:那您覺得的中國元素是什么?
鐘錫強:我覺得你要說中國元素,一定要知道中國元素核心的是什么東西,中國人對于天地的敬重、良心,和諧文化,中國人那些含蓄的精神,我把中國元素看成兩個問題:一是到底有沒有中國元素這個東西, 二是要如何表達。中國有那么多豐富的文化,而我們卻不懂得珍惜,現在都漸漸把老祖宗的東西都丟棄掉了。 具體一點,我們走出去(世界),人家看到你所穿、所做、所為怎么樣,就了認識中國元素是怎么回事兒。但是我們有表現我們的中國元素嗎?
數英網&中廣:您剛剛說中國元素有兩條路,原生態和翻新都做不好,那現在您有什么建議?
鐘錫強:不知道。中國社會現在很浮躁,我看只有時間能改變,只能等待沉淀了。其實每個人不用做很偉大的人,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影響他人、影響身邊的人、影響和你交往的人、影響你的小孩子,所以為什么我說時間(才能改變),你要相信有這個希望,起碼還有點動力活下去,有時候要懂得抽離。我是相信菁英的,中國有些脊梁, 他們像漏斗一樣可以滲透給其他人。我覺得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的價值遠遠比錢還重要,但這不是中國的問題,全世界都這樣。
數英網&中廣:您怎么看中國元素這個國際大賽?
鐘錫強:做廣告的人來搞這種比賽,好處是能知道怎么很快的傳播出去,但廣告界的影響就那么多,出了這個行當,就沒有幾個人知道了,首先我們應該拉一些在中國社會上很有影響力的人進來,大賽目前以設計為主,我們應該放開一點,比如說服裝、建筑,我覺得這種人比我們的影響力大的多,如果讓一些在不同領域有名望的人來當評審,我們自己不報導,別人也會報導,走出行業的束縛,擴大知名度之后,也才有機會把這個獎做大、做高。如果是服裝展,有興趣的人很多,但像我們這樣的獎,因為技術門檻,大家可能都沒興趣看。一個獎,最重要的是誰來辦,而不是誰得了這個獎,有錢沒錢不重要的。這是可以提升此獎影響力叫為快較有效率的方法,因為我們資金也是有限的。甚至拉馬云過來也可以呀!中國元素也不是只有傳播的人才懂,馬云不懂嗎?他肯定懂的。“中國元素”是很大的,我們沒有把它提升到該有的規模及高度。
數英網&中廣:對于創作人來說創意提倡的是沒有界線,而中國元素大賽等于是設了一個創意的方向,您是如何理解這兩者的關系?
鐘錫強:中國元素在中國都還沒有發展出來,你先把本分做好吧!自己做一個中國人沒有把特質表現出來,就不要談什么跨界了。沒有本,就不可能有發展的。中國元素要發揮是沒有限制的,如果到了2090年忽然發現中國元素太局限,那到時再來說也不遲,現在說局限太早了。中國元素沒有要排擠其他的元素。我們自己對中國元素都沒有建立自信心。
數英網&中廣:那要如何才是做到您說的本分?
鐘錫強:那就得從頭說起,對我來說,中國元素的核心有些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有些是表現層面、有些是美感、民俗等等的,我們每天生活在這里,看看到處都是中國元素,就像我們為什么要挑紅色當公司的顏色,就是這個原因(為什么是暗色紅,因為不想要太俗)。
數英網&中廣:您期待看到與中國元素結合的作品該達到什么樣的境界?
鐘錫強:我期待看到是第一眼看去,不像是中國的,但仔細一看是中國的。我覺得真正的好東西,一定會慢慢露出來的,一次看完就沒有什么好看了。好東西一定會是耐看的,即便第一眼看來不是那么中國,這倒是無所謂,
數英網&中廣:今年的作品中,有沒有哪一個是你期待看到的?
鐘錫強:我喜歡一個海報作品,后來沒有拿到獎,是日本人做的,里面有亞洲元素也有中國元素,這個作品如果是中國人做出來我會覺得很驕傲,但是是日本人。這就是跨界,里面是很深層的探討亞洲面貌,不是只有好看的層面,而且,中國作為亞洲的一份子,表達對亞洲的看法就是一種跨界。
數英網&中廣:因為中西方在看中國元素是不同的,您覺得這個大賽是要做中國人眼中的中國元素,還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元素?
鐘錫強:至今為此,此獎還是以中國人的角度,但有些參賽作品是以西方人的眼光在看中國的,比如說作品出現細細的眼睛等的,老外看中國元素畢竟還會存在固定的思維,但我覺得不論是老外看中國,或是中國看中國,能看的很深入的還是很少,多半還是流于表面,中國元素畢竟還是有不同層次。而像是產品設計則不同,產品設計似乎是較為容易表達中國元素的類別。
數英網&中廣:如果中國消費者較為崇洋,是否很有中國元素的廣告作品也無法達到效果?
鐘錫強:你曾有看過把中國元素做的很好,但是大家不喜歡的嗎?我好像沒有看過。以前中國銀行的廣告,非常具有中國元素,沒看過有人不喜歡的。但其實我有點不喜歡,可能因為是新加坡人做的,里面有些東西沒有表達到,整體來看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即便是非常中國,年輕人看到也是會喜歡的。
數英網&中廣:您說的那些精神層次天人合一的中國元素,其實是很難視覺化的,就也難以傳播的。
鐘錫強:中國元素里面也不是完全視覺,也有廣播和電視呀!而且沒有說一下子要說完,可以慢慢說。
數英網&中廣:雖然說中國元素理應慢慢品味,但現在大家生活步調很快,這兩者之間是否因為有沖突大家才表現的不好?
鐘錫強:前陣子艾未未在英國博物館做了葵花籽的展覽,他去景德鎮請一幫工匠幫他做了像葵花籽一樣大的陶瓷,漆成葵花籽的外型,鋪滿整個展場地上,一開始讓參觀者走在上頭。這里面談什么東西呢?在中國,我們每個人都是葵花籽,共產黨就是我們的太陽,這個就是中國元素。展覽中,不論哪里人都可以明白,中國人對人的關懷,傳統的士大夫、知識分子是關懷天下每一個人的,這種中國的情懷,被他轉換成現代中國的,他結合了現在中國的政治社會情況,以及傳統讀書人的情懷在里頭,這是很深層次的。老外看完以后真的會很尊重中國人的,而不是一天到晚看孔雀衣服。
數英網&中廣:您是否會認為中國元素用在廣告創意上比用在其他領域難?
鐘錫強:其實中國很多廣告都是有中國元素的,只是看用的好不好、用的土不土。像是今年參賽作品中很多有中國元素,但有些用的很刻意,而有些是不經意傳達出來的,像是今年有個得獎作品是講述山區小孩子吃飯的,大家會討論這個是不是中國元素,而我認為這很能表現中國的某一方面,中國元素又不一定只有發揮傳統,我們也可以談中國一些很特別的社會狀況,(比如中國偏遠山區的貧窮落后的現象)像是中國有一些很窮的小孩子,每天沒飯吃。這還是要看你怎么定義中國元素。其實之后會變成,不管什么東西在中國發生都是中國元素。
數英網&中廣:您之前參與電影制作的經驗是否有影響到廣告生涯?你是如何看待電影和廣告兩個產業的?
鐘錫強:我本來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電影的,但是當時的香港電影圈比較復雜一些,女朋友要我轉行,后來就到了廣告圈。電影是需要很長時間醞釀的,很多時候故事和情緒的掌控可以靠時間,但廣告一般就是15秒,15秒要怎么說故事?所以現在在中國15秒的廣告基本上都不能說故事。像是日本的廣告費太貴, 因為他們的市場成熟,說什么都不會有人聽,所以大量使用明星,像是手機、藥的廣告基本上是不說功能的,就用明星。
像是中國的有些客戶會要求說,一個廣告中,多少秒要有產品,多少秒要說功能,這樣的狀況是很難說故事的,即便給了30秒,你能說一個完整的故事嗎?說了完整的故事也不一定打動人。以前傳統廣告,故事如果說得好,產品就談的不多了,要不然就只談一點。這些都是和電影有很大差別的。記得過去有次和張藝謀合作拍廣告,在嘉峪關拍千軍萬馬,他以前都是拍電影的,沒拍過廣告,我們和他提了很多次只要一分鐘,結果他拍完剪出來后怎么樣剪都是兩分鐘,后來只好去找另外一個剪輯師來剪。電影語言與廣告語言也是不同的。
數英網&中廣:日前威漢數字營銷日前拿下了丹麥藍罐曲奇在中國市場的社會化媒體業務。您是否能多介紹一些您們的客戶?
鐘錫強:我們幾個互動的業務,其實是著重在微博方面,我們的微博客戶有M&M巧克力、神州租車、丹麥藍罐曲奇、Stroili Oro(意大利品牌)等。我們今年很放精力在做微博傳播,包括我們新立的威漢數字營銷也是主力在做這個,之后會和國外的公司談合作。
數英網&中廣:數碼與互動廣告業的壯大,受眾選擇權和影響力前所未有的提高,威漢在這方面是否有遇過轉換的挫折?
鐘錫強:跳戰最大是大家不懂得怎么做,因為(趨勢)來的太快了,你看開一個微博很容易,怎么用微博來傳播訊息很難的,如果你明星,大家來看你微博當然容易,如果你是nike、adidas,非常時尚的東西,年輕人本來就關注的,可能還會好一點,像我們這些(品牌)是非常難的,我們需要弄很多讓大家覺得有興趣的活動才行,神州大概做一個月,粉絲翻了一倍,但還是不多。我們不會去買粉絲,因為那個沒用,沒有傳播力。但有些產品你要別人從微博上關注你,這個難度是很高的。像是糖果、藍罐曲奇,至少在過年過節發出一些訊息是有些人會有興趣聽的。而護膚品網站,女生的探訪率是很高,我們之后有可能做這個。
數英網&中廣:威漢之后不會想自己做網站?
鐘錫強:網站不值錢,要能利用不同的媒體來做一個營銷事件,你只能做一些其他人做不到的東西,那種整合資源的能力才有價值、也才能獲利。
數英網&中廣:就之前的訪談文章得知,您認為小公司沒有什么企業文化,威漢想要做的是團隊,您可以分享威漢對于理想的廣告公司的系統和文化應該是什么?
鐘錫強:我是很注重,但我也做不到。中國大部分企業文化都是喊口號喊出來的,我對這個期望不高,企業文化最重要是每天做出來的,但其實這中間有些矛盾。(小公司相對來說可以很好的創造企業文化,當公司擴大之后,企業文化就像我們做廣告那樣,變得帶有宣傳意味在其中。但人越多就越容易營造那種企業氛圍,打造企業的情感與凝聚點,相比之下人少就很難了。)
人越多是更可以營造那種企業氛圍,人少就很難。 我寧愿我們公司沒有企業文化,也不想要創造一個企業文化出來,(它其實是靠公司的員工每天如何工作、公司如何成長所形成的。)這種東西是長出來的,大家每天怎么做事。
數英網&中廣:對于威漢團隊里的多元背景,你們是如何克服一些文化差異的?
鐘錫強:其實沒有那么多差異,我們管理團隊大部分都是香港,只有一個是本地的云南人,股東里有南京人、德國人。因為我們合作了十幾年,像是我和我老板的相處,雖然口頭上表達不同意見,但我們會彼此知道想做什么,我們互相尊重彼此的相處之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