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自己和我們 | CREATIVE TRENDS
在人跡罕至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同齡人,與前輩和后代同行,去了解周圍的世界,去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角。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為了掌握主動權,消費者在滿足自身需求(照顧好自己)和滿足集體需求(我們的家庭、單位和社群)之間搖擺不定。同時,我們對個人體驗與集體經歷的理解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一方面,不同世代、不同社群之間的關系在不斷演變;另一方面,受虛擬身份的啟發,我們對個體身份的認知也在改變——虛擬身份可以代表我們去參與這個世界。
集體中的“我”
一方面,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關注自身可能是一種必要的自我保護策略;另一方面,人們也隱約意識到,生活必須與他人共度,我們也需要了解他人的智慧經驗。從各個角度來看,我們都渴望歸屬感,渴望建立社會關系,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需求;我們仍然離不開人際關系所帶來的欣快感和安全感。社會學家 Emile Durkheim 將這種感情稱為 Collective Effervescence(集體歡騰),意為“人們為了共同目標聚集在一起時所產生的獨特心潮澎湃感”。
“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并非二元對立的選項,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兩種狀態。在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文化里,人們也開始重視自己在集體中的存在感。例如,法國組織 Hyper Voisins(超級鄰居)舉辦現場活動,就社區問題和社會關系建立 WhatsApp 群組并討論,激勵人們掌握鄰里和睦的藝術。
在推崇集體主義的文化中,個人也開始探索如何在集體中表達個性;這樣做并非是為了切斷緊密的家庭和社會紐帶,而是在集體結構中尋找個人空間。
在印度,SBI人壽保險公司的價值主張已經從“Main Se Hum”(從我到我們)調整為“Apne Liye Apno Ke Liye”(為了我和我的一切)。變化雖小,但意義重大。
在日本,共享書店(Shared Bookstore)活動將社交商務的理念帶入了實體空間。活動邀請用戶在店內設計他們自己的書架,其他用戶則可以通過 Passage in Tokyo 等途徑購買。
我的(跨)世代
出于現實和情感原因,越來越多的子女和長輩一起生活,關系也愈加親密。年輕人在生活重壓下無法自立門戶,老年人則需要家人的支持。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消費者日益意識到,兩代人共同生活,能夠迸發出更強大的力量與智慧。老一代和新一代都學會了傾聽與合作,放棄了兩敗俱傷的代際對抗。
長期以來,許多文化都推崇長者的智慧。然而直至今日,西方消費者才意識到祖父母輩非凡的影響力。對于渴望真實自我以及慢生活的一代人而言,長者的生活技能和高級審美尤其令人向往。
比如,#grandmillennial(千禧奶奶風)與 #coastalgrandma(海岸祖母風)強勢回歸,且成為當下室內設計一大趨勢。
在英國,媒體品牌 Lad Bible 與皇家英國退伍軍人協會(Royal British Legion)合作,為一戰退伍軍人和現役士兵舉辦了一場尖銳的對談。在哥本哈根,新型開發項目 Living by Alfa 考慮到了年輕人與55歲以上中老年人不同的個人與公共空間需求,設計出更適合老少共居的住宅。
每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與前幾代人截然不同。從廣義上來說,我們正重新審視與上一代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意義。原本專供“年輕”受眾的形式也被重新設計,以適應成熟受眾,例如美國相親真人秀 The Golden Bachelor(黃金單身漢)。
時尚品牌繼續鐘情于成熟人士。羅意威(Loewe)的秋冬大片邀請了88歲高齡的 Maggie Smith 來領銜演繹;女演員 Naomi Watts 則創辦了專注于更年期皮膚護理的美容品牌 Stripes。
據報道,加拿大65歲以上人群的性傳播疾病(STI)感染率上升了240%。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通創意加拿大(Dentsu Creative Canada)團隊巧妙運用祖輩與孫輩之間的特殊情感紐帶,推出 F#cking Old(老有所愛)什錦硬糖。每張糖紙上都印著一段討論安全性行為的開場白,亦適合分享。
數字分身
AI的興起促使我們在處理家庭、代際以及社群關系時,也去探索自我身份之間的關系。
對于Z世代而言,精心設計的虛擬形象不僅有助于表達個性(47%)、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43%),還能加強與同齡人同時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70%的受訪者坦言他們在現實世界的穿著打扮靈感源自其虛擬形象。
數字分身應運而生——從字面上看,數字分身就是我們的數字孿生,成為我們探索和表達自我身份的一種手段。在法國,人們用ChatGPT代替自己尬聊,以免“把天聊死”。
AI版權和知識產權保護仍受廣泛討論,不過有些用戶已開始采取措施去主導其數字身份在未來的使用方式。
例如,音樂家 Grimes 發布了一款AI軟件,讓用戶可以將自己的音頻轉換為Grimes的嗓音并以此創作原創歌曲。
Adobe推出的AI圖像生成工具 Firefly(螢火蟲),基于 Adobe Stock 數據集進行訓練,已和其他公域內容一起開放使用許可,目前正探索如何讓內容貢獻者獲得報酬的模式。
在生成式AI世界里,模特和演員如何保護自己的形象和身份權益,則是這一趨勢下的另一難題。在時尚界,模特和經紀人們擔心,人體掃描會讓某些商業在未經其允許的情況下就使用他們的虛擬身體。在最近的好萊塢演員罷工事件中,對自身形象和肖像的控制權也是重要話題之一。就連 Tom Hanks 這樣的巨星也深受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之害:有人冒用其形象來宣傳牙科治療方案。
WHAT IT MEANS FOR BRANDS & BUSINESSES…品牌啟示
歲月的智慧
隨著老一代人再次成為人們推崇的對象,品牌應考慮如何擁抱與借鑒他們的智慧。從DIY到教育,到物盡其用的理念,老一代人擁有豐富的實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可供分享。
跨代營銷
可以考慮為多代同堂的家庭和文化去設計溝通,而不僅僅只瞄準某個特定人群。尋找不尋常的共通點,比如 The Two Generations(兩代人)服務即為獨居老人和尋求經濟適用房的年輕受眾牽線搭橋。
為分身而設計
實體零售業仍將繼續存在,而撬動虛擬商務、虛擬服務、甚至虛擬勞動力的機會將越來越多。品牌和企業如何幫助消費者掌控自己的數字身份,從而開啟新的商業模式?
本文源于電通創意《2024創意趨勢報告:探尋未來》,前往電通創意全球官網,下載完整中文版報告。
www.dentsucreative.com/zh/news/dentsu-creative-trends-2024
-ENDS-
可能你也想看看
機器魔法 | CREATIVE TRENDS
風土人情 | CREATIVE TRENDS
全民造梗 | CREATIVE TRENDS
歡樂頌歌 | CREATIVE TRENDS
電通創意發布《2024創意趨勢報告:探尋未來》
文化資產 | CMO REPORT
電通創意發布《2023首席營銷官報告:創意十字路口》
電通創意發布《2023創意趨勢報告:新都市物語》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