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市占率TOP1,連續8年增長,拆解韶音的品類突圍和破圈邏輯
作者 | 小媚
編輯 | 晶敏
耳機市場起起伏伏,有一個品牌卻已經連續 8 年保持快速增長。
2023 年,Shokz韶音中國區耳機出貨量超過 130 萬支,銷售額同比增長 40% 。而中國區,只占這個品牌全球市場不到一半的營收。
這是一個很適合回答“從一項技術到一個品牌,需要幾步?”的品牌,從 2007 年商用轉向民用開始,韶音迭代了 6 代,終于在 2015 年做出了一款大眾認可的民用骨傳導耳機。
IDC 數據顯示,到 2023 年上半年,中國骨傳導耳機市場中,韶音銷售額占比達 59% ,為斷層式第一。
雖然是骨傳導耳機這一品類的開拓者和領跑者,韶音的品牌定位卻并不是這個,而是專業運動耳機,這背后又有一番思考。
我們對話了韶音大中華區品牌營銷總監劉雅婷,復盤了韶音近十年的發展史,總結了他們是如何從 0 到 1 開拓新品類,打透運動市場,以及以此為基礎實現向大眾破圈的。
01
增長 300% 背后:產品迭代 6 代、找到伯樂
韶音創始人陳皞常將一句話掛在嘴邊:技術創新加用戶思維,形成創新雙螺旋理論,他稱之為“韶音基本法”。
理論來自于實踐,這背后是韶音成立之初老老實實交過的學費。
不同于許多品牌的原點,是成熟品類的升級、用戶痛點的再洞察,韶音的故事要從技術講起。
在 2011 年正式成立消費品牌之前,這是一家掌握著骨傳導技術的 ToB 公司。2007 年,韶音是亞洲最大的專業通訊用耳機制造商。
由于傳音不通過空氣,骨傳導耳機可以讓耳朵保持開放,且不依靠聽覺器官。所以多用于專業通訊,或中老年人等聽覺退化人群。
但要將用戶延伸至普通人,骨傳導耳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有 4 點挑戰。
首先,音質差。受限于頻寬,可以聽聲音但不能聽音樂;其次,漏音。畢竟耳朵是開放的,私密性是問題;再次,功耗高。很費電,需要帶電池,導致體積很大;最后,振動感強,使用感受不佳。
所以,從 2007 年決心進入民用市場開始,韶音就一直在埋頭迭代技術,目標只有一個,做出一副日常能用的骨傳導耳機。
2 年后,他們的第一款民用骨傳導耳機 BCT10 面世。5 年后,即 2012 年,創始團隊帶著新產品 Sportz M1 赴美參加 CES ,反響很熱烈,獲得了《華爾街日報》在內的 200 多家媒體報道,以及來自 PC World 等的獎項。
但來自媒體和行業的認可,并沒有傳導至市場。產品上市后,銷售不及預期,原因也很簡單——能用,但不好用。
換言之,這是一個優秀的概念性產品,但從用戶體驗來看,距離大眾愿意掏錢買單還有距離,依然有著讓人無法忽視的短板。
此時,韶音的主線目標就變成了 2 個:補短板、強長板。
前者很好理解,即做出一副日常好用的骨傳導耳機,繼續打磨產品,共研發了復合振動、漏音屠龍等近十項技術。后者則是一個找伯樂的過程——誰是最能欣賞骨傳導耳機的長板的人?
對此,韶音做過很多摸索。如盲人, 2013 年與微軟、倫敦政府合作,推出盲人街景語音導航服務。如辦公人群,戴上耳機也能聽到老板說話。如健康人群,不入耳有助于護耳,借進入蘋果直營店的契機,打出智能健康可穿戴設備的標簽。
但這些人群,要么基數不夠大、要么痛點不夠明顯,都還稱不上“天作之合”。慢慢地,跑者進入了韶音的視野。
戶外跑步要戴什么樣的耳機?安全、穩固、防水是關鍵詞。要注意周邊環境謹防事故發生,要大幅度擺動不掉落,還要能應對下雨下雪出汗等情景。
也就是說,骨傳導不入耳帶來的開放聆聽體驗、更穩固的佩戴方式在運動領域能充分發揮優勢。在這個基礎上,韶音還針對運動做了調整,如優化重心分布,讓佩戴更牢固,并提升防水能力。
除了在功能上匹配,在心理上,跑步人群也對骨傳導耳機有著更高接受度。
首先,跑步作為耐力運動,很需要耳機來提供聲音陪伴。其次,韶音發現,跑者天生對“專業”和“極致”更敏感和認可,無論是裝備如鞋服、手表,還是日常補劑。最后,運動是一種非剛需行為,參與人群的消費能力相對較強。
就這樣,一邊打磨產品,一邊找市場。2015 年,韶音確立了“重新定義運動耳機”的口號。
而在此之前,“運動”更多是一個使用場景,而不是一個品類。韶音想做的,是定義運動耳機這一品類。
不同于降噪耳機、藍牙耳機等以功能、產品形態來定義的品類,這是一個以人群、場景定義的品類。這背后也隱藏著一層視角的轉變,即用戶并不關心功能,而在乎價值。重點不是“你是什么”,而是“我要什么、能給我什么”。
也正是在 2015 年,國內馬拉松熱興起。中國田徑協會數據顯示, 2014 年全國參加馬拉松賽事人次為 90 萬, 2015 年達到 150 萬, 2016 年則近 280 萬。
2016 年,韶音第 6 代產品 Trekz Titanium 在國內上市,改善了牢固性、重量、顏值等,技術與工藝都趨近成熟。
一款極致的產品、一波上升的核心人群,帶來了業績的第一次爆發。2016-2018 年,韶音大中華區的營收增速平均在 300% 左右。
02
營銷 3 步走:從贊助、大使到代言人
找到了想要的人,下一步就是想辦法靠近、吸引。
這里我們分營銷、渠道 2 個方面來講,但貫穿其中的核心是重線下。這跟品類有關,聽覺和觸覺更難通過線上傳遞,又是新品類、新技術,所以講究一個“耳聽為實,眼見為虛”。也跟人群有關,運動本就是一項重線下的活動。
在營銷上,刀法認為可以大致劃分為 3 個階段。
第一階段,小、密、精準,種下星星之火。以 2016 年為例,在 3C 方向之外,韶音的動作主要有 4 個方面:
參加南京亞洲戶外展、上海馬拉松博覽會等展會;
贊助海口馬拉松、上海 K12 跑步比賽等跑步活動;
舉行行者騎行、黑鳥單車、愛燃燒等眾測活動;
與好色派沙拉等開展品牌合作。
總的來看,背后目的都是接近運動人群,把產品帶到他們身邊,通過體驗和測評,傳遞價值和優勢。
這一策略延續至今,劉雅婷透露,韶音內部有一個市場活動團隊,負責所有社群活動的創意策劃和落地,最核心的目標,是提升產品的體驗率,以及體驗中的好感度。2023 年,韶音在全國開展了近 500 場主題社群活動。
每次社群活動后,韶音會準備回訪問卷,了解活動體驗、產品反饋,反哺活動策劃,也傳達給研發側,比如今年推出的一款有藍牙、有內存、有深度游泳級別防水的耳機,靈感就來自用戶反饋。
第二階段,簽約形象大使,讓品牌人設更鮮活。
有了基礎認知之后,這一步,一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影響力,二是在產品之外,用更多維的傳播素材,傳遞更豐富的品牌形象,如中國鐵三運動員王家超身上的專注、自律、堅韌和謙遜品質。
截至 2018 年,韶音共簽約了 4 位品牌大使。類似的合作他們后續也有繼續做,目前簽約了一系列精英運動員,如越野跑領域的申加升、運艷橋,以及前述的王家超。
第三階段,簽約頂級運動員成為代言人,加速破圈。
2021 年開始,韶音先后簽下了基普喬格、環法自行車賽四冠王克利斯弗魯姆、游泳運動員劉湘成為大中華區品牌與產品代言人。
也是在 2021 年,韶音正式提出了專業運動耳機的品牌定位。這看起來有點奇怪——明明很早就開始做運動耳機了,為什么直到這時才提出這一定位?
劉雅婷告訴刀法,其實在 2020 年,公司內部做了一次系統的品牌戰略診斷,下定了決心在中國區要往專業運動耳機的方向走,而不是骨傳導耳機。
這意味著,韶音從一個生產運動耳機的骨傳導耳機專家,變成了一個掌握骨傳導技術的運動耳機品牌。
之所以不以技術定位,而以“運動”這一場景和人群,在內部,是由于當時已經有了一些非骨傳導技術的戰略儲備,品牌不想將自身框在骨傳導這一技術之中。在外部,則是看中中國運動市場尚待開發,增長空間巨大。
而刀法認為,運動不僅是一個人群、場景,也是一種標簽。象征著更專業、更健康,就像處于金字塔塔尖,可以往下蔓延。尤其在鞋服領域,這種運動對休閑的入侵已然明顯。
這一伏筆暫且按下不表。在確立運動耳機的定位之后,韶音的資源投入變得更聚焦,而前述的 3 位代言人,不僅是運動員,也具有大眾影響力的明星。也對應著韶音從跑步、騎行到游泳,一個一個項目打的策略。
接著來看渠道。
韶音在線下進 3 類門店。一是 3C 數碼集合店。二是 KA 渠道,如山姆。三是運動產品集合店,如迪卡儂、三夫戶外。
他們在中國區的線下布局點非常多,目前全國有超過 4000 家授權體驗店,而其中的核心思路之一就是想辦法靠近目標人群。
比如在 2016 年,韶音在深圳共 7 個有合作關系的實體店鋪。除賽格創品匯、客吉萊這種電子相關的外,還有元素單車、Bike Café 單車咖啡館、Hifit 健身房這 3 個運動點。
又如在發現 35-45 歲高凈值人群是運動耳機的重要用戶后,韶音瞄準了他們出現率較高、停留時間較長的機場,滲透其中的書店、潮品店等場所。
03
用舒適,串起運動市場和大眾市場
耳機雖小,卻是 3C 產品中,銷售量最高的細分品類。
無論是骨傳導耳機,還是運動耳機,市場都在不可避免變得擁擠。2022 年,小米骨傳導耳機預售,巨頭入場。2023 年,萬魔發布高階版開放式運動藍牙耳機 S50 。
韶音當然也不會甘心于固守一畝三分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音質、降噪都是耳機購買中的關鍵詞。韶音卻在用戶調研中發現,無論是運動愛好者還是普通用戶,談論使用痛點時,提及舒適的頻率遠高于音質等。隨著大眾使用耳機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個痛點也愈發明顯。
2023 年 4 月,韶音正式發布 OpenFit 舒適圈,定位為一款全場景的運動耳機。從運動到大眾,他們找到的破圈關鍵詞是舒適。
從產品來看,韶音對舒適的支撐來自 3 個方向:佩戴科技、聲學科技、材料科技。
這其中有之前的延續,如穩固舒適的佩戴方式,不入耳的設計。也有新的解決方案融入,如未延用骨傳導技術,而是使用 DirectPitch 定向聲場技術。
從營銷來看,一方面是通過健身、瑜伽等輕運動場景切入,延續運動耳機的定位,同時融入生活,例如和 Keep 達成深度合作。
一方面則是以舒適為關鍵詞,進入泛生活領域。例如與薛凱琪和小紅書合作,以“跳進舒適圈”為話題,邀請大家分享對一款舒適耳機的期待,以及參加 ChinaJoy 這類泛娛樂展會。
如前所述,運動定位如金字塔尖,可以向下覆蓋。運動耳機的一些特性,如跑一場十幾小時的越野跑后,依然穩固和舒服,可以向下兼容至日常場景。
劉雅婷就發現,寶媽、攝影師、重度電話會議使用者等人群,由于對不易掉落、接受環境音、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有著明顯需求,對 OpenFit 舒適圈的接受度就較高。
2019 年至今,韶音維持在年均 40% 的營收增長。而在 2023 年,這一增長已經更多來自 OpenFit 舒適圈。
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增長和破圈動力,線下專賣店。
2022 年年底,韶音在深圳開出了第一家線下旗艦店,目前已有近 30 家專賣店。
獨立門店,是營銷,也是渠道。一方面,他們想通過獨立門店,展現韶音運動的品牌形象和風格,提供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和服務。而在“在集合店買了韶音耳機的人可能回去就忘了買的是什么品牌”。一方面,這當然也是一個個銷售點,有助于生意增長。
劉雅婷向刀法表示,韶音線下專賣店的購買者中,新客比例超過 50% ,有效助力了品牌的破圈。
04
分析師點評
很有意思的是,繞了一圈,韶音又重新將辦公人群作為了用戶之一。
但輕舟已過萬重山, 10 年過去,韶音不再是一個只會搗鼓骨傳導技術的消費市場愣頭青,也有了運動這一大本營。辦公人群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電話會議成為常態,人們愈發重視舒適和健康。這又是一次新的挑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