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后,一眼好感度+++的城市符號
說起一座城市,大家最先想到什么?
在語言和飲食這些不可更改的因素之外,城市的符號或許也是能夠打開記憶的潘多拉魔盒。比如這句魔性洗腦的「好客山東歡迎您」,一下子就將大家拉入到畫風清奇的城市宣傳片中,并強化山東的好客形象。
所以,城市符號不僅代表著城市的形象,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能夠傳達出城市的文化底蘊、歷史傳統、精神風貌和發展方向,并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認同感。
然而,城市符號也并不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標記,它會隨著城市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更新。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幾個城市符號的更迭,并了解其中文化內涵。
去年8月,首爾正式揭秘了新的城市品牌標志。
新標志不僅采用了「SEOUL MY SOUL」這一具有雙關含義的城市新口號,同時在色彩和設計上也大膽創新,在舊標志黑藍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黃色和綠色。
顏色更鮮艷了不說,字母形狀也更加有趣靈動。其中「SEOUL」中的字幕“O”被粉色的愛心符號代替,而黃色的感嘆號則替代了「MY」中的“Y”,「SOUL」中的“U”由藍色笑臉表示,與logo完美融合,傳遞出首爾這座城市的溫暖、新奇多樣與愉悅的氛圍。
新標志一出爐,首爾政府就投放到大街小巷,依托于強大的娛樂和文化產業,各種周邊也是信手拈來,從交通設施到街邊裝飾再到日常用品,為城市應援的氛圍感直接拉滿,有追星內味兒了,外地人誰看了不說一句“造星工廠”就是牛呢?
要說城市爆改,應該沒有誰比日本“熊本熊”的履歷更能拿得出手了,借助這個可愛的IP形象,熊本縣從一個落后的農業縣變成熱門旅游地。
熊本縣出圈后,九州島上的另一個城市——北九州市也開始著手更新城市形象,打造了全新的城市品牌及LOGO「New U」。
新LOGO由紅色圖標和字母「New U」兩部分構成。其中圖標在字母“U”的基礎上再加上耳朵和眼睛,一只可愛的螃蟹形象呼之欲出,將北九州這個港口城市海鮮肥美的城市特色含蓄地表達出來。
而字母「New U」則寓意著北九州市的重生以及對這座城市的祝福與期盼,一個新的城市形象躍然眼前。
實際上,最令小編觸動的是,整個新LOGO無論是圖標還是「New U」的字母,前期來看與北九州市既沒有名稱上的聯系,也沒有形象上的統一,而是跳脫出原有城市形象框架進行創新,用一個生動有趣的造型為城市注入年輕活力,表現出城市的多元形象,這種勇氣值得許多城市借鑒。
作為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之都和旅游勝地,沙迦對于城市形象的塑造能力絲毫不輸日韓。就在幾天前,濃縮了城市文化特色和藝術遺產的全新城市LOGO新鮮出爐。
新LOGO有阿拉伯語和英文兩個版本。其中英文版將沙迦的英文「Sharjah」中的兩個字母“a”設計成極具阿拉伯文化特色的門窗造型,毫無違和感不說,還彰顯了沙迦獨特的藝術內涵。
更有趣的是,城市整體形象基于LOGO中間的門窗形狀進行拓展,設計出一套包含各種有趣元素的小圖標,民眾和游客可以通過填充和修改進行二創,讓城市形象更加生動豐富。
提起成都,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大熊貓。它們之間的綁定關系已經緊密到大家都以為成都的城市形象就是國寶(其實是太陽神)。
從2003年張藝謀導演在宣傳片《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中讓大熊貓頻繁出鏡開始,大熊貓就成為了成都對外宣傳的主角。不僅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到處都是熊貓景觀符號,就連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賽事也都讓大熊貓來做東道主。
如今隨著“萌蘭”“花花”的火爆出圈,大熊貓的熱度也只增不減,各種熊貓周邊和符號正在為成都帶來新的活力。在城市形象的創作上,成都也不斷融合新的文化與潮流,將熊貓元素運用得更加恰到好處。
說到城市形象這件事,不得不提到優秀案例紐約。自由女神像、曼哈頓落日、第五大道的繁華……不過最經典也最能詮釋紐約精神的,還是那個家喻戶曉的logo —— I ?New York。
不過,這一早已與紐約市劃上等號的超級文化符號也在疫情后被更新為了「We?NYC」,將“I”變為“We”,既強化了紐約市更加包容的特質,也突出這座城市的團結精神。
在設計方面,新版「We?NYC」標語形象將原先Glaser的字體風格改為更加現代的Helvetica字體,紅色桃心也因為反光元素而顯得更加立體。
盡管紐約市民對于新版標志褒貶不一,覺得不夠紐約味,但至少咱們可以從中看出城市符號對于紐約人,對于游客,甚至對于政府,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千萬別小看一個Logo能給城市和居民帶來的情感價值和文化意義。
城市符號歸根結底是城市品牌化的一種手段。畢竟在本質上,城市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通過這個窗口,人們開始了解商品,也傾聽關于城市的種種故事。
所以,城市符號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圖案或標志,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達方式。它們能夠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一個城市,同時提升這座城市的品牌價值。
當然,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精神文化,也就造就了不同的符號標志。但是只有當城市精神融入城市符號,城市這一品牌才有可能實現持久的生命力。而當城市內涵遷移,城市符號也要相應地更新,就像更加年輕化的首爾與北九州,更加具有城市特色的沙迦和成都一樣,永葆活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