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吃蟲,餓了么是真餓了
1
我不知道大家愛不愛吃蟲子啊。
我們濟南吃蟲子的氛圍就特別濃,濃到一入夏就有老太太拿著自制的對蟬寶具,四處給孫子逮知了猴,那東西油炸了很香啊,人手一串遠處一看,突出一個魔幻。
這總讓我產生了一種誤解。
夏雨荷當時在大明湖畔干嘛?
逮知了。
乾隆為啥愛她?
因為確實沒吃過炸知了猴,夢里都沒夢到過。
她給乾隆露一小手,乾隆為她張一小口。
本來我都快忘了這事兒,最近餓了么驚蟄會場上線了一大堆蟲菜,在用吃蟲這種方式與大家共度這個時令,這算是給我回憶徹底喚醒了。
那個會場頁面一打開,嚯,《人與自然》。
往下一拉,神奇小昆蟲在我腦袋上大灌籃。
不敢再劃了,我都怕再劃出個拿竿的老太太。
甚至最騷的一點是,似乎是為了解釋自己的動機,餓了么還拍了個《蟲啟驚蟄》的短片。
片子挺有意思,大體上講了一對大山里的爺孫,在驚蟄這天捉蟲吃蟲,傳承驚蟄吃蟲的民俗的故事。
我覺得挺好,這個片子的寓意真的挺好,甚至它的這句“驚蟄吃吃蟲,今年不會慫”還是太保守了,我覺得有句話更好。
驚蟄不吃蟲,龍年咋成龍。
2
很多朋友不理解成為人中龍鳳跟吃蟲有啥關系,當初我也不愛吃蟲子,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說這話的是我一個西雙版納的朋友,那時我去他那參加婚禮,隨了份子,等了一路肘子,最后等來一堆蟲子,給我等破防了。
那一瞬間我感覺我像是金蟾,就為了吃點蟲子,咣咣爆金幣。
我更不能理解,地球上的肉類已經夠我們消耗了,為什么我們還要逮著蟲子猛造?
他當場就笑了,反問我,不吃蟲,咋成龍?
蟲有多少種,你知道嗎?
豆蟲油炸好了,口感脆像薯條,活著時七扭八拐的東西,油鍋一過這輩子直了;
蠶蛹鉗子上一烤,直接化身牛油口味,雖然再也變不成蝴蝶了,但它嫩極了,我們習慣叫它窩嫩蝶。
廣東那個龍虱,擰了頭進嘴里更是嘎吱吱的響,同樣口味的還有桂花蟬,頭不能吃,對著腔子猛吸,就是一股桂花的香味。
你要不懂全塞進嘴里,當地人甚至會攔著你,說不愛就別揪蟬,帶一點喜歡。
世界各地的蟲有很多,口味更多。
但火一起油一潑,美拉德反應是一樣的,它們與牛羊肉中的蛋白質,本質又沒有什么不同;
阻攔你的不過是蟲子蛋白質外面的一圈脆殼,更是你心里自己為自己設置的一層脆殼,跨過了這一道檻,那什么蟲子都吃得。
而吃蟲這件小事,又像人世間無數大事。
看起來再難的事,不都是人能做到的嗎,只是這一步人家邁的出,你邁不出罷了,但看上去高高的門檻,真一咬牙一跺腳跨過,那天地就闊了。
我聽完都傻了,不虧啊,隨個份子,聽節哲學課。
但話都說到這兒了,礙于面子吃了幾個,這一吃,我居然也品嘗到了吃蟲的快樂。
都是蛋白質,都是蟲子,細細咀嚼,又有區別,多吃幾種后,就再也不怕了,也真正品味到了吃蟲的快樂。
也是那幾年,我全國吃蟲,嘗試過許多種工作,這句話,越回味越有道理。
人生不就貴在多試錯嘛。
想活下去,要靠慫。
但想要出人頭地,鯉魚躍龍門,是要靠著一次一次吃蟲的冒險,把路走寬的。
所以別慫,不吃蟲,咋成龍?
只是可惜的是我老婆,那段時間我癮太大了,冰箱里全是礦泉水瓶裝的豆蟲,我老婆一開冰箱門就是暴擊。
她都不敢拍我肚子,生怕我給她吐個蠶絲被。
有時半夜她甚至會看看我的嘴,生怕長出喙。
我出去體驗樹療(就是一堆人抱著樹冥想的魔幻活動),她都以為我這個療是食療,反復叮囑我,蟲可以吃生的,但蛋一定要下回自己家里。
我點了點頭。
咯咯咯,噠。
3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驚蟄這一天吃蟲,又有深刻的寓意。
這個冷門的民俗,是我們祖先用最實在的方式吃個好運吉祥,今年一定要五谷豐登,無病無災,萬事如意。
因為就在驚蟄這一天,蟲子都蘇醒了,人更該清醒了,整個農耕環節的時鐘就此敲響加速,稍微一懈怠,嗷嗷待哺的蟲子都會告訴你什么叫生死時速,莊稼都會想打電話罵你。
餓了么的video拍得挺好,片子不光講吃蟲,更認真的拍出了爺孫倆去捉蟲,下油鍋。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在這一天,祖先們就想盡可能地表達出要把害蟲吃光,這一年下來糧食損耗的少,來年才會更有希望,一年年積攢糧食,添丁進口,家族才會興旺。
這是一個盼頭,更是人生的好兆頭。
是,現在不玩兒農耕那一套了,別說家族興旺了,我們甚至忍不住化身一條固執的魚,穿梭在大城市的CBD,PPT,PUA里。
也可能是一頭核動力的驢,吃完老板畫的餅,再為老板掙出一輛法拉利。
別說吃蟲了,我們餃子也吃得少了,生活哪有節氣,只有加班加出的氣,房子都是租的,生活哪有歸宿。
那你說節氣沒有意義了嗎?
依然有,更有,格外有。
驚蟄前后幾天是二月初二,無論你祖國哪里,夜晚工作完你抬起頭,看見北斗七星指向東邊,你就會知道家在哪個方向。
多等一會兒,你會發現蒼龍七星在地平線上升起,這就是千年間,年年如此的,龍抬頭。
古人從不騙你,他們早就把天地間的詩,藏在了節氣里。
我們換了新的生活方式,但說到底,依然是年初準備起來,自己摁響加速鍵,認真拼搏,就為了一個充實豐富的年底。
這個信念在,那節氣永不過時,時隔千年,你與祖先在這一刻的交相共鳴。
那不如來個蟲菜,工作間隙,嘗嘗看。
驚蟄吃吃蟲,今年不會慫,在應景的日子里做應景的事,以最小難度的挑戰開始一整年,到年底的時候,生活自會回饋勇氣以贈禮。
今年又是龍年,蟲子吃下去,一年的辛苦和迷茫也吃下去,蟲子有數的,一年的苦惱也是有數的,吃完了,到了年底,也就到了脫繭成龍的時刻。
人人成龍。
4
所以餓了么在驚蟄這一天,搞來一大堆蟲菜,真的蠻好。
人想過的好,就得吃好喝好睡好,不是為別人,更是為了尊重自己。
吃,就是我們能抓住的最大的事。
能把這個民俗記起來,傳承起來,作為一個與吃息息相關,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習慣一部分的平臺,把節氣用大家最低門檻最能接受的方式傳承下去,已經盡了最大的心意。
我吃在餓了么,用在餓了么,送萬物用餓了么,現在在驚蟄這一天,點一道好吃天南海北的蟲菜,也合情合理。
你都想不到餓了么怎么化身德魯伊,從天南海北搞來這么多蟲子,還貼心地按照入門經典進階把挑戰分了級,確保每位朋友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力挑戰對應的難度。
聽我說,謝謝你。
我現在看著餓了么,感覺夢回當年的婚禮,都不知道去哪兒隨禮。
看著時令PK賽上不斷投票的吃貨豆,我感覺到無數個朋友在這個會場里,用吃的方式把民俗傳承下去,也把好運吃下去,美好的寓意就傳遞了下去。
趁著年初,點一單蟲菜,別慫,吃了嘗嘗鮮,有一次新嘗試,就會知道全新的領域有多美好。
當年我看到吃蟲都害怕,現在我就怕不夠我吃。
這一年有無數次吃蟲的經歷,就會有一個收獲滿滿的年底。
驚蟄后還會有別的節氣,還會有更多食俗等你延續,你認認真真生活,按時節吃東西,不虧待自己,一年都這樣踏實過下去,那生活也不會虧待你。
這就是餓了么節氣系列最大的意義。
吃一點合節氣的食材,漲一份對生活的氣力。
把生活的詩,寫下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