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走路,就繞不開百麗
1
這個世界有很多品牌,是你生活中繞不開的。
只要你走路,就繞不過百麗。
我知道你會有些懵,不明白為啥。
自己有那么多的品牌可以選,關百麗啥事?
但如果我拿出百麗旗下的品牌給閣下一看,相信你們會瞬間頓悟。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上面的品牌,是不是都在商場里見過?
本以為什么BELLE,TATA,森達,SLY,MOUSSY,SKAP,STACCATO等等等等這些商場里出鏡率極高的品牌們。
互相之間沒啥關系,結果他們是一家。
哪怕是走到運動休閑,百麗也有CHAMPION(冠軍)等著你。
正當我以為自己從沒買過百麗這些產品的時候,我媳婦告訴我,CAT也是百麗的,我那一堆風騷的大黃靴,居然來自百麗。
而且他們還手握兒童品牌。
我趕緊看了看我孩子,我悟了。
這就跟車企一樣,你以為大眾、奧迪、保時捷和賓利是四個不同的公司,還總拿出來做比較。
結果它們都是大眾旗下的。
百麗,就是鞋中的大眾。
你可能沒買過,但很難沒見過。
也可能買過,但根本不知道自己買過。
套用富蘭克林的話來說,只要出門,就離不開百麗的宇宙。
就像泳裝離不開沙灘,海豹離不開皮球,歌手離不開麥克風一樣。
人類的衣食住行中,百麗占了一項。
如果走路也算出行的話。
那百麗其實是占了倆。
之前我看動畫片,說瀞靈廷藏著無形帝國,我一直覺得是扯淡。
怎么可能有這種事情?
現在我信了,百麗就是隱藏在商城里的無形帝國。
除非這輩子告別穿鞋,不然百麗總會冒出來一次。
讓你帶一雙它的鞋回家。
別不信,
截至2023年11月30日,百麗時尚于中國有8,300多家直營店及數萬名店員,遍布30多個省份的300多個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門。
作為對比,肯德基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才突破一萬家。
用個不恰當的比喻,你見到肯德基的頻次有多高。
那么百麗在你身邊出現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陳奕迅老師的街角未必能遇到咖啡廳。
但在商場的一角碰到一家百麗,可能性還是挺大。
百麗用自己海量的店面證明,只要你買鞋,就能逛到我的柜臺。
飽和式鋪貨,流浪地球看了都直呼內行。
2
店面多的直接反饋,就是賣得好。
你是不是以為商場里的專柜無人問津,開這么多店連本都回不了?
但看著我老婆的購物車,以及百麗招股書:
“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凈利潤為21億元,同比增長92.7%。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凈利潤率達12.8%,為往績記錄期間的最高水平。”
就能發現,百麗不僅能回本,而且還很賺錢。
而且還是賺錢的天頂星,大家感受一下。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零售額計,百麗時尚在中國時尚鞋履市場的份額已連續十余年位居第一,且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其中2022年的市場份額上升至12.3%。”
在快消時尚行業中,這個份額,叫一句鞋王是沒問題的。
和短視頻那種邪魅一笑的王不同,百麗這個鞋王不是爽文設定,而是靠實打實的數據說話的。
這就跟考試排名一樣,我說自己第一沒用,得分數說了算。
百麗是如何變成鞋王的?
鞋海戰術。
無論你想買什么鞋,什么類型什么款式什么大小。
我都有。
讓你挑到最后一定能挑到我的產品為止。
百麗手握19個品牌,幾乎涵蓋了你能想到的所有類型的鞋服。
這種模式看起來不復雜,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而且很有效果。
這么龐大的商業帝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三個辦法。
一個是自建品牌。
1992年百麗創立的BELLE品牌在內地開始開展業務,1998年又創立了STACCATO,1999年創立了TEENMIX,2003年創立了TATA等等。
百麗這些眼花繚亂的品牌不是一夜之間就弄出來的。
早在二十到三十年前,百麗就跟下餃子一樣創辦多個品牌互為矩陣。
時間跨度大到消費者如果不是特意去研究,根本意識不到這些品牌出自同一家。
另一個辦法就是靠鈔能力。
2007年后百麗先后并購和收購股權的品牌有森達,SKAP,INITIAL,73Hours,OGR等等。
相比自己創立,這樣的好處是更容易做品牌細分。
就像大眾收購了保時捷。
誰能說保時捷和大眾一樣?
但如果是大眾自己造一個超跑品牌,花的錢可比買保時捷多得多了。
況且也不一定能成功。
收購帶來的好處就是雙贏。
2018年百麗通過收購將高端女鞋品牌73Hours納入麾下。
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
“73Hours的收入相較2018年同期復合增長率逾30%,較2022年同期同比增長近60%。”
2023年1月百麗收購了OGR,隨后為OGR提供了原創設計、渠道以及營銷等全方位的支持。
“2023雙十一期間,OGR在中國的線上銷售額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380%。”
“收購后一年內,OGR2023年下半年的零售額較上半年增長約六倍。”
第三個辦法就是品牌合作。
2019年百麗成為冠軍(Champion)的中國代理,隨后取得了冠軍品牌的商標使用權,開始相關的設計研發和生產。
也就是傳說中的中標冠軍。
外國來的名牌我手握手,直接把蛋糕變大。
如果說一開始的BELLE只是一家專注女鞋的品牌。
隨著品牌的不斷擴張,百麗的多個品牌已經涵蓋了幾乎所有的時尚風格。
無論是時尚流行,還是功能休閑,或者是運動休閑以及潮牌活力。
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兒童的鞋帽服飾。
都被百麗一網打盡。
靠著上面三個策略,百麗一路高歌猛進。
無論你要什么價位的什么款式,百麗都能給你整出來。
百麗旗下的各個品牌差異化又很大。
比如高端品牌73Hours和大眾的品牌完全不是一個賽道。
價格上也有了區分。
品牌之間彼此獨立的好處就是,不會互相產生沖擊。
想象一下,勞斯萊斯賣寶馬一系的價格,那勞斯萊斯這個品牌也就不用玩了。
這就相當于李云龍打平安縣城。
全軍上下該狙擊的狙擊,該伏擊的伏擊。
自己打自己的,但總體戰略目標又沒變。
那就是全軍阻止地方增援,為李云龍掏出來意大利炮留時間。
海量的門店+風格各異的品牌。
直接填滿了消費者的視線。
你繞不開百麗的迷宮,自然就繞不開百麗的產品。
產品足夠多的同時,也要保證門店足夠多。
看得到買不到等于沒看到。
上面已經提到了,百麗有8000家接近9000家門店。
盡可能地覆蓋了所有的城市。
主打一個量大管飽。
同時百麗的線下門店簽的租賃合同一般不超過三年。
會根據租賃費用和門店規模以及城市和商圈的等級來做劃分。
賺錢的就繼續租,不賺錢的就關掉。
這聽起來是個常識,但你翻開很多零售店的歷史就會發現,被租金拖死的品牌不在少數。
解決好租金問題,才是看透了商業。
3
當搞定款式類型和店面數量后,百麗要搞定的,是生產速度。
看得到買得到但是拿不到貨,等于買不到。
時尚行業更是如此,快,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款式可能就流行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
別人貨都賣斷了,你這頭生產線還沒玩明白。
那就不用玩這個圈子了。
如何讓消費者買到最新的貨?
快速生產。
以BELLE品牌的數據舉個例子:
BELLE采用獨特的“訂、補、迭”三步貨品模式。
訂:為了推出新季產品,BELLE最初只下達相當于典型季節估計銷量大約40%的訂單。
這樣既保證有貨賣,又能保證不爛庫存。
補:憑藉數字化管理以及內部的無縫合作,哪款賣的好就立刻補貨,可以在下單后最快15天內出貨。
迭:持續關注消費者反饋,相應補充設計新款,該等新款可能是BELLE現有流行設計的變形亦或是基于新流行趨勢的追加設計,并在當季發貨。
而支持快速生產的,是集團強大的供應鏈。
其柔性供應鏈模式,先是把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物流管理垂直一體化以及數字化。
這樣可以用最大程度的壓縮產品上市的時間,對供應鏈上突然出現的變化也能做出快速的應對。
總結一下就是,垂直一體化的業務模式。
翻譯成人話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能自己干的事情,盡量不麻煩別人動手。
對于營收規模小的集團來說,外包自然是最省事的。
但對于百麗這種開了8000+店的巨頭來說。
從商品企劃、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商品管理、DTC零售到客戶運營的全價值鏈都把握在自己手上,既省錢,又可控。
重要的是快。
保證上新速度的同時,也能保證不爛庫存。
在2010年之前,只要完成以上三點,就是一家優秀的快消時尚企業。
但是2010年之后,光做到以上三點還不行。
因為時代變了,互聯網來了。
入駐和加碼主要電商平臺是第一步,培養主播自主帶貨是第二步,找KOL帶貨是第三步,在小紅書抖音上開號是第四步。
在大家還停留在實體和電商的轉型之際,百麗已經把線上玩明白了。
“百麗線上渠道的收入已經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增長到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的約28%”
在別的品牌還在糾結要不要開賬號弄直播的時候,直播已經成為百麗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了。
“2023年2月28日至2023年11月30日,直播銷售額占百麗時尚線上銷售額約27%。”
時代變了,為消費者提供產品的方式也要跟著變,才行。
不然就從鞋王變成鞋王遺址,出現在商學院的教材中,供大家感慨一句就完了。
4
其實上面的內容,大部分企業都知道。
不知道的聽人講幾句,也都知道了,大家都不傻。
但知道和做到,是兩碼事。
我還知道上清北比較好呢,知道沒用,得做到。
支撐百麗能夠大規模開店不賠錢,能夠快速生產不爛尾,能夠線上打折不怕賠錢的核心之一是數字化。
每個環節都要采用數字化技術,才能高效“完成任務”。
科技的力量,才是商戰最后的較量。
設計階段,除了依靠設計師的經驗和創意,百麗也研發各種數字工具來支持設計師的工作。
專門的鞋履研發平臺里有鞋楦、鞋款、材料、工藝和產品品類數據庫。
設計一雙鞋就跟網游捏人臉一樣快。
這相當于賽車比賽,起步就比對手快了好幾秒。
24小時的耐力賽,差距可能就是幾秒。
商品的管理上,百麗用動態數據呈現產品的生命周期。
能直接地分析商品的“進、銷、調、存”數據,快速制定訂補迭計劃和決策、提高貨品流轉效率。
哪里不對就點哪里。
生產上,智能化帶來的速度提升甩手工一大截。
百麗的皮革檢測技術每一分鐘可處理一塊皮革,節省95%以上的手動檢測時間。
還有通過利用建模技術、視覺化技術和機器人技術開發的生產線,這個生產速度,嗖嗖的。
到了銷售端,通過用戶運營工具,可以深度接觸到客戶,了解用戶喜好,并且迅速把數據傳回總部,方便迭代新品。
全鏈路的數字化應用,從商品企劃到研發設計,再到生產制造與零售運營。
讓百麗能洞悉最新時尚潮流,還能快速的交付出來。
這才是當前版本,百麗能當“鞋王”的重要原因。
數據上的成功,反應到現實中就是我老婆的購物車。
這不是婦女節到了,我媳婦購物車里放了好幾雙鞋。
比如德訓鞋,瑪麗珍鞋,芭蕾舞鞋和樂福鞋等等等等。
女鞋牛x之處在于只看名字根本不知道這是干嘛的。
德訓鞋是德國牧羊犬訓練專用鞋么?
芭蕾舞鞋,是我理解的那個芭蕾舞么?
而百麗的牛x之處就是,這些鞋,它都有。
甭管我們要什么價位,要什么款式。
百麗就跟哆啦A夢一樣能掏出來相應的道具。
看到這里會不會有個疑惑,既然都是百麗旗下的產品,為啥要搞這么多品牌,只搞一個不行么?
不行。
差異化帶來的不僅僅是品牌的不同,更是認知的不同。
運動品牌做休閑,休閑品牌做潮牌,潮牌轉作運動品牌。
會讓消費者覺得你不專業。
什么都做,等于什么都做不好。
一個品牌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形成專屬于自己的標簽。
試圖用一個標簽來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結果就是所有人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
大家知道這19個品牌都屬于百麗,也不影響大家分別購買自己所需要的款式。
但如果19個風格都歸一個品牌,那等它的也只有拆分和獨立了。
所以說:真正的鞋王,全世界都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你的品牌,但大家都因為各自的需求,最終買了你家的品牌。
只要逛街,就繞不開一雙百麗。
聽起來是個段子,但其實,這才是商業巨子。
買我,不需要知道買了我。
這是一種離譜的境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