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最關心什么?SNK三大營銷案例揭秘答案 | TopDigital 2023獲獎案例回顧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在絕大多數行業,都是不敗的金律。
然而現實卻是——“我知道營銷預算浪費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的現象屢屢“上演”。
品牌費盡心思想要留住年輕人,最后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不討好,有時候還翻車了。
諸多的案例說明,年輕化營銷是一道專業課題,要有足夠的洞察、投入,才能獲得高分。
藍色光標旗下泛娛樂營銷服務品牌思恩客已經用實踐印證了這一點。
在2023年第十一屆TopDigital創新營銷盛典上,北京思恩客科技有限公司(簡稱“SNK”)的三個營銷案例分別斬獲三個獎項。其中,聯通沃派品牌煥新整合營銷獲得“整合營銷(網絡通信行業)”銀獎,聯通沃派《有夢有方向脫口秀》獲得“商業短片”銅獎,《黎明覺醒:生機》上市營銷獲得“整合營銷(游戲行業)”銅獎。
北京思恩客科技有限公司獲獎案例
SNK與中國聯通的兩個獲獎案例,均入圍獲獎名單。對此,SNK團隊表示,“我們的初衷是希望通過豐富的營銷形式,與年輕人形成更多共鳴,展現聯通沃派品牌的全新理念,支持年輕人去追夢。”
透過SNK與中國聯通的營銷案例,或許可以發現關于年輕化營銷的一些新思路,進而助力更多品牌邁向年輕化。
01
讀懂年輕人是品牌難點,SNK助力聯通沃派品牌煥新
年輕人是機會,是趨勢,是大眾品牌營銷中永恒的話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Z世代”(15-23歲)便已經成為了中國最龐大的細分群體,達1.49億人。而根據巴萊克銀行預測,2020年Z世代將占據整體消費力的40%。
這些年,從各種出圈的消費事件,足以看到年輕人在品牌營銷中的份量。2015年-2019年,我國許多老字號品牌開始積極進行年輕化改造。為契合年輕人的消費審美,“國潮”文化興起,直到現在依然是品牌“屢試不爽”的營銷選擇。
從盲盒、潮鞋、漢服、二次元等新興文化的強勢出圈、持續發酵,也可以看到年輕人在消費圈的話語權。他們的喜好決定著,品牌營銷該往哪里發力。
然而,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著,這也是品牌們的困擾。
換言之,品牌永遠面臨年輕化的課題,永遠需要學習如何年輕化。問題是,不同時代下的年輕人,有著不同的特色。
以中國Z世代的這屆年輕人為例,他們愛表達、有個性、不滿足。當代年輕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家庭資源獨享、物質資源豐富、依賴互聯網、多才多藝、見多識廣,最終形成了內外兼修、悅己者容、樂于嘗鮮等特色。
在過去的實踐中,有許多的品牌不僅沒能實現年輕化,還因“翻車”留下負面形象。原因就在于,品牌摸不準、讀不透當下的年輕人。
作為運營商品牌,中國聯通在年輕化上,則使了巧勁。為了和年輕消費者建立更友好的溝通,2022年12月20日,中國聯通正式升級面向青少年群體的客戶品牌“聯通沃派”,并提出品牌標語“有夢有方向”。在宣傳新品牌、與年輕人達成更親近的聯系上,中國聯通選擇攜手SNK,與專業團隊合力打造與年輕人達成共鳴的營銷戰役。
事實證明,這場戰役打得十分漂亮。聯通沃派品牌煥新后,送給中國年輕群體的定制歌曲《有夢有方向》快速席卷各大音樂平臺,成為年輕人耳機里的循環單曲。聯通沃派也從陌生的名詞,變成年輕人心中青春的一大代名詞。
02
洞察年輕人訴求,整合營銷引起共鳴
在品牌煥新項目開始之前,SNK進行了一次目標人群洞察實踐,最終得出結論:青少年對音樂及創意喜劇內容具有高偏好度。同時,部分青少年在開學季階段,對未來缺乏指導與規劃,存在迷茫的情緒。
而賦予品牌全新“青春”意義,是此次活動的主要用意。
基于這一點,SNK攜手聯通沃派,一方面以音樂為載體,與明星歌手陸虎打造品牌定制歌曲《有夢有方向》,另一方面邀請演員李雪琴帶來校園喜劇短片。與此同時,圍繞這兩項活動展開全面營銷,促進互動,實現營銷的真諦。
在人物選擇上,陸虎和李雪琴無疑都是離年輕人“最近”的榜樣之一。
2004年,陸虎參加選秀娛樂節目《明星學院》,拿下全國總決賽第四名,此后正式進入演藝圈。參加選秀本身就是一種為夢想奮斗、角逐的行為,十分艱苦,也格外勇敢。選秀出身的陸虎,可以說完美詮釋了“有夢有方向”的品牌內涵。
李雪琴也一樣,自帶北大學子身份標簽,卻總是一副“有點喪”的樣子,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學霸形象。但她在深耕的演藝領域,持續閃閃發光,并發展得越來越好。這樣的“大姐姐”形象,無形中與年輕人拉近了距離,互動效果也更好。
內容上,SNK緊密圍繞年輕群體關心的話題展開,如“青春”“學業”“與父母的溝通”以及“娛樂”等。
例如,《有夢有方向》定制歌曲中,有歌詞這樣寫道:“哪怕曾經受過了傷,就當作勛章,青春就該張開翅膀迎風翱翔。多彩的青春就是這樣,要沖破難關變得更強。”許多年輕人在這首歌曲中獲取能量、繼續前行,正如一位備戰考研的學生所說的,“非常高興在考研備考最艱難的時候聽到這樣一首勵志的歌曲。”
年輕人深受歌曲鼓舞 圖源:網易云音樂
值得注意的是,內容在與年輕人緊密牽動的同時,也與聯通沃派巧妙呼應。如歌詞中唱到的,“讓我們一起聯通世界乘風破浪,有夢有方向。”許多年輕群體正是在接收這首歌曲的正能量時,也形成了他們對聯通沃派年輕、富有活力的心智印象。
傳播上,SNK同樣整合了多方資源。一方面,在陸虎微博,李雪琴及中國聯通官方自媒體賬號發布內容,中國聯通全國省分線下門店協同播放,放大內容傳播力,深度影響目標用戶。另一方面,在抖音平臺發起創新挑戰賽#給青春加個bgm,與青少年群體深度互動,通過合作舞蹈、變裝、勵志及vlog類型達人多維度示范挑戰賽參與方式,趣味互動的同時傳遞品牌煥新信息。
推廣曲海報 圖源:思恩客
據統計,《有夢有方向》品牌推廣曲目前已在抖音、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及網易云音樂上線。同時,兩張品牌推廣曲海報累計獲得5.5萬次互動量。
03
喜劇短片,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表達
如果說主題推廣曲是對品牌全新內涵的植入,是一次品牌煥新后與消費者的正式會面,那么喜劇短片這個形式來得要更加“調皮”一些,但這也是品牌在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近年來走紅的青年喜劇背后,有著一群追隨的年輕人,他們在劇場中瘋狂汲取精神、情緒食糧。這也是SNK與聯通選擇喜劇形式的主要原因——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和年輕人溝通。
具體到《有夢有方向》短片的內容呈現上,也體現了SNK團隊對年輕人喜好的深度洞察與把握。
短片內容貼合李雪琴個人特色,極具真實性和趣味性,形成了面向年輕人情緒的共振場。同時,圍繞業務特性定制段子情節,把聯通沃派的業務信息融進梗里,讓聯通沃派跟隨段子進入校園。
李雪琴談到“小時候的夢想”時提到,別人的夢想是成為科學家、歌手,她的夢想是有一個手機。長大后,辦理了第一張手機卡后,她感嘆“有了自己的電話卡真好”。輕松搞笑之余,也實現了品牌的“出鏡”。
李雪琴喜劇表演 圖源:思恩客
作為年輕人,李雪琴也深知大家刷手機時的“流量痛點”,巧妙將用戶的痛點與聯通沃派的產品優勢相結合。“以前刷手機,是擔心流量不夠用;現在刷手機,是擔心視頻不夠用。”短片中,李雪琴調侃道。
聊到AI智能代接“聯通助理”時,李雪琴說,“上次我媽給我打電話,跟AI嘮了半小時,以為是真人呢,都走到勸他跟我處對象這一步了!”
短片宣傳上,通過中國聯通自有官方渠道,李雪琴微博、抖音以及網易系列賬號發布視頻,獲得極大曝光。同時,短片誕生的金句、片段、表情包等內容也實現了二次傳播,持續強化品牌信息滲透。
從數據可以看到,該短片契合了許多年輕人的喜好,獲得廣泛關注。據統計,視頻全網播放量達813萬+,用戶互動量達13.7萬。3月20日視頻上線當天,微信指數平臺“聯通沃派”詞條指數達到峰值,聯通沃派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雪琴及中國聯通官方自媒體賬號下,短片匯集了用戶自發發布的“夢想”相關評論,以及對“有夢有方向”品牌內涵的肯定,可見視頻引發了大量青少年用戶、年輕群體的情感共鳴。
結尾:持續探索年輕人,在曠野中前進
透過SNK與中國聯通的出圈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那個古老不衰的戰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要成為年輕人感興趣的品牌,就一定要讀懂年輕人。而這一點,是SNK十年來持續深耕“年輕化營銷”積累下來的經驗、優勢與底氣。
事實上,SNK最早起源于游戲營銷,助力品牌強勢出圈,精準捕捉年輕人的注意力。前文提到的獲獎案例《黎明覺醒:生機》上市營銷,便是SNK眾多游戲案例中的一個。據統計,SNK的核心客戶群覆蓋全球互聯網游戲產業90%的品牌主。
隨著年輕人更愛“生活是一片曠野,而非軌道”,SNK也在不斷調整變化,力圖成為“在曠野中前進”的品牌。從游戲營銷出發,深耕更多領域,在年輕人活躍的地方,幫助品牌有力表達。
SNK透過一個又一個案例、一場又一場實踐,證明讀懂年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用他們感到舒服的姿態,進行平等輕松的對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