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賣太便宜才要出問題
1
馬上車圈春晚小米汽車發布會就要到了,這幾天后臺不斷有人拱火,讓我銳評一下小米汽車。
技術上,雷老師已經開過發布會了。
外形上,一句【好米知時捷】就算說完了。
唯一的懸念,也就是售價。
雖然目前的呼聲都是卷卷卷卷卷,但小米汽車一上來是不能賣太便宜的。
他們自己也想卷個痛快,但不能,真不能。
不是不想,是不能。
賣得差,不是要命的問題。
賣太便宜,才真的有可能出大問題。
看到這,你一定覺得莫名其妙,本來就是后來者,不弄便宜一些怎么賣?
汽車是工業品,不走銷量攤平成本后面怎么活?
作為消費者,肯定希望越便宜越好呀。
說的有道理,都很對,但從企業的視角出發,太便宜,才會出問題。
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小表格,你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兒了,我很少做表格,純粹是出于對雷老師的愛。
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小米汽車就面臨這四種情況嘛,一種一種去理解,就明白為啥小米不能弄太便宜了。
哦對了,關于小米不能賣太便宜這件事,我4年前就說過了,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不局限于車。
我們來盤一下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價格賣得貴,但銷量還是特別牛,月銷1W以上。
這當然是夢幻開局哦不對,這是科幻開局哦不對,這是玄幻開局。
直接是雷老師飛升渡劫化身雷神,一手神雷痛揍車圈。
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
第二種情況是價格賣得貴,但銷量不咋地,千臺上下。
很多人覺得這種情況對小米是最差的情況,不是的,這種情況反而對小米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千億現金儲備就是為這個做準備的。
在一個SUV,性價比車以及混動產品熱銷的市場上,做高端純電轎跑賣的不好并不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畢竟特斯拉自家的毛豆3銷量跟SUV毛豆Y都沒法比,保時捷taycan的銷量無論如何也比不過718,macan以及卡宴。
所以不要覺得小米不懂,雷軍老師就是自己不懂他挖來的人也懂。
但這里,不要忘了一個前提,小米作為數碼產品是老牌子,但作為汽車,還是新牌子。
對小米而言,現階段做第一輛車最重要的事情是不下牌桌,是活下去。
活下去的意思是,第一輛車足夠有辨識度,品牌調性能維持住,產線不浪費能運轉跑通就好。
壓根不指望第一輛車就大賣,畢竟隔壁問界那么猛嚴格來說也是從改款M7才開始發力的,一開始也賣得一般。
從這個角度來說,Su7的任務就是足夠有辨識度,價格給后續的走量車留下卷的空間,后面小米整個增程SUV出來狂卷我是一點不奇怪的,Su7直接一步卷到位了,后面的車還推不推了。
這是試水車,圖名不圖利。
第三種情況,價格足夠便宜,銷量爆炸(月1W5乃至2W+乃至更多)。
這種情況,對小米來說才是最壞的情況。
為啥?
因為汽車行業是民用工業復雜度的巔峰。
這個行業的供應鏈管理是難中難中難,新手上來就爆產量(而且還是不賺錢的低價車),屬于打車去投胎。
這東西比手機復雜多了,比手機成本高多了,而且是涉及人命的東西,一旦出了事情就是大事情,同行接力不給你熱搜掛半個月都算看不起你。
而且小米嚴格來說還是剛入行,這相當于什么,相當于乒乓球選手去打羽毛球,羽毛球選手去踢足球,足球選手去打籃球,不是說不行,而是還得多練不能一上來就在關鍵大賽ALL IN。
強調一下,汽車供應鏈管理是這個星球最難的事情之一,你以為這是玩游戲么,爆產能只要鼠標點一點?
別說小米新來的,就巨頭們也被供應鏈管理折騰的頭疼。
比亞迪牛逼不牛逼?爬產能用了多少年?
都自己全產業鏈了,每次一降價還是立馬產能就蚌埠住。
特斯拉牛逼不牛逼?爬產能用了多少年?
馬斯克一提起當年經歷的產能地獄都要抹眼淚。
華為牛逼不牛逼?問界爬產能爬到今天車還是供不應求。
蘋果牛逼不牛逼?手機供應鏈的神中神,一盤算車的供應鏈難度直接不搞了。
上面每一家巨頭都不缺錢,都不缺技術,但同樣都被汽車行業教育過。
供應鏈,是地獄。
小米自己做手機的時候就經歷過供應鏈地獄,早年一直被稱為猴王,也就這兩年才算徹底解決手機供應鏈問題。
而對于更難的汽車供應鏈,小米也已經正兒八經被毒打過了,所以對他們來說,高價+賣爆=可以拿錢解決問題,先堆料再說,快速成為供應鏈爸爸。
低價+賣爆=賠錢+砸錢+把供應鏈的雷用臉趟一遍+萬一出幾個事情自己就完犢子了。
能理解么?
原本你開家小店,賣的一般般,但有點利潤,自己過得很滋潤。
突然有一天你想不開,家里存款全拿出來,開了一百家連鎖店,且大幅降價。
并且你所在的行業有好幾個連鎖巨頭隨時等著揍你呢。
你覺得哪種情況下風險更高?
降價卷上天,是頭部中的頭部的玩法,比亞迪可以玩,吉利可以玩,奇瑞可以玩。
小米做夢都想玩但現階段實力不允許這么玩,產線和供應鏈還沒完全跑通呢急什么,就連人家特斯拉不也最近表示要漲價么。
第四種情況,價格便宜,還賣不出去。
反直覺的是,這并不是最壞的情況。
雷軍老師的職業生涯遇到比這大的麻煩多了去了,如果這輛車徹底不行,那其實是證偽了幾個錯誤答案,解決了頭鐵問題。
趕緊這個車型止損,去推下一個車型。
甚至可以考慮快刀斬亂麻,不糾結沉沒成本,抓緊時間止損離場,別數碼設備基本盤被人給弄了。
不管怎樣,都可以不糾結。
100億買個教訓,很難受,但沒有動搖小米根本,反而證偽了一些事情。
現在你看四種情況。
賣得貴賣得好,夢幻開局,笑著進入產能地獄。
賣得貴賣得不好,不意外,維持住品牌調性可以推新車型找補。
賣得便宜賣得好,慘慘慘,立馬不賺錢去面對產能地獄,涉及巨量的資金投入到重資產,且短時間品牌性價比的感覺算是甩不掉了。
賣得便宜賣得不好,快刀斬亂麻不糾結。
這么一看,確實是賣的太便宜,才有問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