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得下去才騷得起來—對話2018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大贏家導演張霞
2019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已全面開啟征稿,歡迎各位影視廣告創作人(團體)、品牌主和代理公司等投稿參賽,相關報獎信息見文末,或點擊下處鏈接直達報名頁:
-------------------------------------------------------------------------------------
原創: 秦先普 中國廣告雜志
2018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
最佳影片/最佳剪輯/最佳配樂獲得者張霞導演
張霞導演,10年導演經歷,創作超過100條片,導演近100條片。
電影經歷:顧長衛院線電影《微愛之漸入佳境》B組導演。
主要廣告作品:《劍南春李幼斌篇》、大型古裝MV《劍南春之歌》、《奧迪跑酷篇》、《費加羅穿欲海篇》、《北京像素張靜初篇》、《中國銀行責任篇》、《長城潤滑油在你身邊篇》、《西鐵城50年真情系列》、《五彩基金呂燕篇》、《麥考林Angelababy篇》、王菲《愛笑的天使MV》、《紅牛時鐘廣告》、《晨風之迷》、《亞麻布的誕生》等,作品涵蓋時尚潮流、運動、大型國企,快消等眾多領域。
2018年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頒獎盛典上,群星璀璨大咖云集,各種制作精良的佳片為大家帶來一場印象深刻的視聽盛宴,然而最大贏家卻非張霞導演莫屬。他憑借兩部作品《晨風之迷》和《亞麻布的誕生》,一路過關斬將,贏得評委們的一致青睞,分別拿下最佳影片(亞麻布的誕生)/最佳剪輯(亞麻布的誕生)/最佳配樂(晨風之迷)三座金獅大獎。
“您的作品數量和知名度遠遠大于您個人的名氣,為何如此‘怕出名’?”
當我們問到這個問題時,張霞導演顯然對我們的采訪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這……可能是因為你們還沒報道我的原因”,他放下飲料,不緊不慢地反問了一句:“要不然,是為什么呢?”
對張霞導演的深度采訪,就這樣有些冷冷地開始了。他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像古龍筆下的劍客,孤傲冷峻,不重世俗的繁文縟節,不炫耀也不解釋。研究張霞導演的廣告片不難發現,他擁有很好的時尚藝術審美與很強的電影敘事能力,善于用獨特唯美的視覺詮釋品牌,作品充滿精神張力……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用作品代替語言,用美學傳遞藝術,異常低調而又多才多藝的導演。
拒絕分配,勇敢選擇最有激情的行業
張霞在小說《暗賤難防》的作者介紹時,風格凌厲而又不乏黑色幽默的介紹自己大學之前的經歷:……再之前是物理學專業學生/再之前是高中生/再之前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對象/再之前是小屁孩/再之前是液體。可以看出他從小就是充滿叛逆而又極力渴求獨立。
雖然張霞大學專業是物理學,但是他沒有按部就班的像大家希望的那樣去做一位科學家,而是被當時讀到的一本關于廣告創意文案的書改變了人生軌跡,那本書讓他看的熱血沸騰,那時他感覺做廣告很牛很偉大。作為班級內唯一一個沒有要國家分配而自己找工作的學生,他懷揣“武功秘籍”,毅然決然地去做了廣告文案。
從小對寫字畫畫比較有天分的張霞,其實小時候的夢想是將來做一個畫家或書法家。大學畢業之后,他在重慶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后來工作歷經北京上海,也經歷過本土與4A的廣告公司,2008年,由創意總監轉型做導演。多年的專業創意經驗不僅讓他對片子的整體品質有著極強的把控力,更能與廣告公司保持順暢的溝通。
張霞表示,從一個小文案做到創意總監,屁股決定腦袋,在那個位置就會思考相對應的事情,橫向縱向一聯系,很多之前所學、所喜歡和擅長的東西都融會貫通、豁然開朗。
從創意總監到廣告導演 “這是沉迷網游起到的積極作用”
張霞說當時的上海TBWA是他最喜歡的4A廣告公司,他因TBWA從北京來到上海,但是因為沉迷于某大型網絡游戲,甚至連當時公司組織的出國游都沒有參加,就是為了省下時間沖擊“戰場榮譽”,隨著“軍銜”越來越高,“戰場榮譽”需求也越來越大,白天忙不過來,就花錢請人打白天,晚上回去自己接著打,再后來發現代打白天的人不善長玩自己的職業,進戰場老是輸,必須自己上……無奈游戲中實中忙不過來,就辭職不做了,當時給上司說的離開的理由是想北京了。任性又高冷。
張霞導演部分廣告作品
《北京像素張靜初篇》
《劍南春李幼斌篇》
電影《微愛》主題MV《那么問題就來了》- 吳莫愁演唱
古裝MV《劍南春之歌》
《奧迪跑酷篇》
張霞導演近100條廣告片,深諳TVC創意核心與目的,善長將此巧妙轉化,與藝術融合,完美呈現。
張霞導演說,沉迷游戲對他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你信嗎?),“因為正是沉迷了游戲,我才開始對上班這件事情深惡痛絕,我必須得有時間去打游戲,于是決定做一名自由職業,所以說,沉迷游戲,給了我一個重新思考職業的契機。”
至于為什么做廣告導演,是因為當時他有關系要好的朋友在做廣告導演,他們有很多交流,在完整的跟他們走了一遍流程后發現,自己其實也可以做,那就做導演吧!從一開始人緣機遇,到后來用作品說話,一系列的精品廣告相繼走向市場,被大家喜歡和傳揚,但是張霞卻依舊瀟灑不羈,“事了拂衣去,不求功域名”,這可能也是他作品比人更紅的原因之一。
“審美的密度決定審美的高度”
從張霞導演過的廣告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時尚與情感有著獨特的敏銳力和捕捉力,無論從剪輯、色彩、配樂,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張霞對作品細節的極致把控和濃郁的情緒表達。
“我理解的導演能力,不光是會判斷,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創造,如何去提升!”張霞會彈古琴,對音樂的駕馭能力很強,他表示一個人如果精通一樣東西,就會把它聊得比較透、比較細。“很多人都會說要大氣一點、要有震撼力一點……說,很多人都會說,但做得出來才是關鍵”,張霞表示,可以將一個意象的問題拆分成很多個較為具象的問題,當別人找到兩處細節能讓片子更大氣,而你看到了十處,然后你對十處細節作出正確的經營處理,你就更能作出實質性的提升和改善。張霞把它理解為審美的密度決定審美的高度。當然,那些細微的區別,你是否真的能感受到?
導演一部片子,張霞很多時候會身兼數職,從導演、音樂、剪輯等等,以為他是勞模,他卻表示這是一個無奈之舉,因為別人無法滿足自己對細節的要求,“當你不得不親自去解決這個事情的時候,就要比別人笨拙的付出很多,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成本在于溝通。”比如說剪輯,它真的可以成就一部片子也可以毀掉一部片子,張霞對初剪非常的挑剔。“當然,你若能對每項工作都有很熟悉,你指揮別人干活兒時,便會更具體,效率更高!”
“創意的另一個說法叫轉化”
善思善行,利用現有的條件把片子的品質最大化,是張霞比較推崇的工作能力。張霞表示,很多廣告人抱怨客戶沒有給更多自由的空間,其實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轉化能力。
張霞犀利地指出:“廣告是一個商業藝術,首先要符合客戶的期許和要求,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客戶的需求作為一切的前提,然后將它轉化成自己的表達語言,如果沒有這個本事,你就要等著被‘強奸’,然后去抱怨客戶……”為何非要如此?第一,若客戶沒感覺到你解決了他的需求,他不會對你所謂的藝術產生一點興趣,你根本沒有表達的機會。第二,如果不能轉化成自己的表達語言,那么出來的影片多半會變成叫賣型的,太空洞太蒼白。第三,只有將客戶需求轉化成自己語言了,客戶看到了他要的東西,知道你不會跑偏,或許會給你更多信任,你便可以更多融入自己思想,從而,痛苦的“強奸”便轉化成為愉快的“狼狽為奸”。
本次獲得最佳影片的《晨風-亞麻布的誕生》,片中的魚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而它正是“轉化”的好例子。張霞導演說客戶希望講述生產時能表達環保,而與環保對應的機器是污水處理系統,想著畫面就不美“但我努力想要為客戶解決這個需求,想了幾天,我問了個問題,處理過的污水能養魚么?……于是便有了魚的設計,它不僅解決了客戶的環保需求,又在我的表達語言體系內,因為有魚的加入,讓整個片子充滿了靈動……”
“悶騷是一種美學和創作原則”
張霞導演的影片,節奏的律動非常有特點,也由此形成了極大的張力,談及這方面的心得時,他用的詞令人好生意外。
“我和顧老師(顧長衛導演)是同一天生日的人,熟悉我們的人說我和他性格比較像,我記得他說過‘我把悶留給了生活,把騷留給了電影’,而我不會把悶與騷分開,我將悶騷視為美學和創作的重要原則。”
“悶與騷,如同動與靜、善與惡一樣,是矛盾的統一體,任何一方不能脫離另一方而獨立存在,被壓制后的爆發比直接爆發更具力量,所以悶對于影片的爆發極為重要。”
“需要強調的是這里‘悶’不是無聊,它只是形式上的平靜,實則充滿無數的暗涌,它得一直把觀者的心揪著,讓大家屏住氣息,等待一次高潮的來臨……如果片子較長,還不能一次爆發完,最好能經營出醞釀—小騷動—再醞釀—小騷動……如此交替推進的節奏,直到酣暢淋漓地爆發,進入一種超然的境界……如果你認為我是在講男女關系,也不無道理”。
研究他的《亞麻布的誕生》,果然,前面一分半鐘,安靜了這么長的時間,卻又能將人牢牢抓住,直到顏料滴下才引爆第一次小高潮,這便是都是他對“悶”的精彩經營。
好多人都不善聆聽,“當他頻頻點頭時,你知道他只是在裝”
作為導演,很多時候是別人在配合張霞工作,但有些時候,他也為別人工作。
張霞曾擔任顧長衛導演的電影《微愛之漸入佳境》的B組導演,用自己善長的創意思維加入了很多搞笑的細節,為電影增色不少, “我希望團隊合作,能像我跟顧老師合作一樣,能夠充分了解意圖,不僅滿足基本需求,更有加分效果……但我發現,和技術能力相比,更難的是大家沒有去安靜聆聽的心態”
他認為要想取得風騷的成果,悶也顯得極為重要,他這里的“悶”,是指完全放下自己固有的經驗,全心聆聽。“而大多數情況是,他心中裝著三套固有方案,他頻頻點頭給你回應,卻只是將一些他熟悉的信息強行地裝他的某套方案之中,裝不進去的信息,便會被他自動屏蔽掉……所以他出來的東西,達不到你想要的程度,或根本不是你要的方向。
“希望我會拍好商業電影”
聊到喜歡的電影類型時,張霞說他曾經有過那樣一種階段,好像自己不喜歡看悶片的話,就顯得特別不文藝……“直到我深度參與電影《微愛》拍攝時,才真正觀察到自己喜歡的電影類型并不是所謂的嚴肅的文藝電影,2013年我拍了整整三個月,整個2014年都在時不時的補拍,同時帶著一組剪輯在實驗一些重點落段的處理,在一年多時間里,我發現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是為影片增加娛樂色彩,而不是探討些什么……我作為一個影視從業人員,除了會參加一些內部親友場、首映場以外,我的觀影習慣和絕大多數觀眾是一樣的:為了視聽刺激及娛樂,在家看投影時也是如此。”
張霞認為,每一本書、每一部電影、每一本小說……每一種媒介都有它特有的形式。比如電影,之前可能還擔著傳達某種精神、反應社會變革等責任,現在電影越來越成為調節大家生活和娛樂的角色。“我討厭不好好講故事而著急講道理的電影,如果我想聽道理,直接看佛經就好了……”
“對于影像風格,我認為任何事物的呈現,都可以有美的方式和不美的方式,而我只喜歡美的精致的呈現方式,所以我無法喜歡畫面太臟的電影,哪怕它有高深的意義,如同我沒興趣去了解一個又丑又臟的姑娘的內涵,內涵固然很重要,我只是喜歡以美的方式獲得它……當然,作為一個沒有耐性人,我更受不了的是那種故作深沉,節奏太慢,一分鐘內對情緒或情節都沒有推進的電影……所以我希望我拍的電影不會有令自己討厭的這些問題,它應該偏向于商業電影”
“我在不務正業上花了大量時間,相比‘安靜’,‘玩’更能代表我的性格”
簡單總結張霞從大學至今的經歷:從物理學專業畢業直接轉行做廣告文案,為了最愛的公司,從北京去了上海,卻為了有時間玩網游,連最愛的公司和工作都不要了,沉迷游戲中抽空思考了一下人生,于是開始了導演生涯。
其間,張霞還曾與羅易成、勞博、高揚四人做過之前在廣告圈很火的一本地下雜志《廣告圈》(juan四聲),四人輪留作主編,后來大家都沒空,出了六期,便停刊了。
也曾出過一本以12星座12生宵的12個人為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場小說《暗賤難防》,文風充滿黑色幽默,當當網五星圖書,已賣光,他說結尾太倉促,自己并不喜歡,現在還有幾本墊在家里沙發腿下面,用他的話說,找到了它們“真正的價值”,因為放廁所的話,紙會太硬……之后又曾迷戀古琴,后半夜練琴根本停不下來,多次招鄰居投訴。
“您一會專注,一會情懷,一會不靠譜,一會高深……所以,您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不禁好奇地問。張霞笑了笑說:“有人說我特安靜,有人說我特能侃,整體來說,我在不務正業上花了大量時間,射手座嘛,應該算是一個玩性很大的人……但我并不愛旅行之類的,連玩也懶得出門,所以本質上講,我是一個懶人……對于工作來說,我不是一個善長事先運作爭取項目的人,但我是一個能把交在我手上的工作玩得出彩的人”
面對快節奏和匆忙繁雜的現代都市生活,很多時候屬于自己的片刻寧靜實屬難得,有時選擇孤獨享受孤獨,成為一種修養,甚至一種境界。孤獨就像是美食里面的調味劑,不可或缺的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如果安靜能讓你獲得高潮,你便會漸漸遠離喧囂”,張霞認為,人類應該有獨自面對孤獨的能力,并且愛上孤獨,那么你就能在孤獨的時間里做很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一生也不會無聊。孤獨有時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它代表的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光,是靜立于自己世界的嫻靜與平淡。
2018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獲獎案例展示
2018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最佳影片/最佳剪輯 ——《亞麻布的誕生》△點擊圖片觀看
2018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最佳配樂 ——《晨風之迷》△點擊圖片觀看
舉例《晨風之迷》,張霞想表達企業對工業制造的迷戀程度,就像男人喜歡一個女人,就連她發脾氣都覺得可愛。女人聽發動機會覺得是噪音,但是對男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美,如果一個人迷戀機器加工,那他聽到的“噪聲”就是美妙的音樂,基于這樣一個概念,所以晨風之迷叫迷于器、迷于技、迷于藝,每一個環節都向這個概念靠近。
基于對“迷戀”這樣一個概念,最直接的表達不是旁白,而是就把“噪音”做成音樂,一開始張霞給第一個音樂制作團隊講,把噪音編成音樂節奏的關鍵在于那聲音聽起來必須像是畫面發出的同期聲,所以得多編些節奏去與畫面匹配一下,看看哪幾組節奏既動聽,又能與畫面嚴絲合縫……得,把人嚇跑了。
“當你碰上這種情況時,要不是被他們左右退而求其次改方案,要不就……懶得廢話,干脆就自己來吧!”自學古琴的自信也令他有膽進行嘗試。不會音樂軟件,他便在視頻剪輯軟件里編了幾十軌音頻,最后編了五六組成型的節奏,硬是把一個個噪音,做成了一組組動聽的節奏……總之,張霞帶著全片的音樂設計和幾十軌半成品去上海找之前合作過的人繼續創作,經過十天的封閉創作,音樂基本完成,但對弦樂部分的推進感仍不滿意,于是返回北京繼續找人改弦樂(此處的合作省略5萬字)……張霞導演淡起音樂創作時,既對合作的過程感到痛苦,又對被他折磨的人充滿感激,也對客戶與監制的信任和耐心充滿感激。
《中國廣告》雜志主編張惠辛表示,兩支片子都沒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出現,但是導演張霞用細膩執著的工匠精神,為影片搭配了令人心馳神往的優美配樂,及動感唯美的絕妙剪輯,把很平常甚至略顯枯燥的機器之聲和亞麻布的生產過程,用十分藝術化的手段表現出來,非常驚艷!2018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評審主席王小帥導演,更是力贊張霞導演的兩部作品,表示它們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后記
一部優秀的廣告片、電影或者文學作品,最迷人的魅力莫過于,它擁有一些屬于自己的“潛臺詞”,并且能夠被讀者和觀眾發覺并引起共鳴。不僅懂你所言,還懂你所未言,對創作者來說是一種要求,也是一種很難修煉的境界。 張霞導演,用他對細節的執著追求,通過色彩、音樂、美術、剪輯等元素的揮灑運用,寄情于物用細節彰顯魅力,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用影視廣告片,打開一個更好地觀賞世界的窗口。期待他的更多優秀作品。
--------------------------------
另外再次強調,一個作品可同時報多個獎項,不限作品不限獎項,且所有成功投稿的作品都將默認參評最佳網絡人氣影片。
金獅獎報獎已全面啟動,點擊下方鏈接,歡迎PC端前往優視云集金獅獎官方網站提交作品。
征稿時間:2018年12月10號至2019年2月28日
參賽作品需為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間公開發布且已商用,參賽公司或個人需享有著作權(上一屆已投稿的作品不可重復投稿)。
*費用說明:每個作品投報單個獎項的參賽費用為1000元人民幣。
*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組委會保留對上述規則的最終解釋權。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