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周歲的小熊電器,還“卷”得動嗎?
“卷王”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 | 劉俊群
編輯 | 趣解商業
“小熊電器的養生壺119 元,今天下單,以后每天至少喝八杯水。”為督促自己多喝水,網友桃子在社交平臺“立帖為證”。
莫蘭迪色的復古迷你烤箱、奶白色的迷你意式咖啡機……很多小家電其實并非生活必需品,卻因為獨有的設計感而被賦予了消費的“確定性”,撐起了一個千億規模的大市場。
身處巨頭林立的“膏腴之地”,小熊電器交上了 2023 年的成績單。
2024年4月8日,小熊電器(002959.SZ)發布2023年全年業績報告。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7.12億元,同比增長14.43%;歸母凈利潤為4.45億元,同比增長15.24%;營收、凈利創下歷史新高。
圖源:公告截圖
此外,小熊電器在上個月剛剛舉辦了18周年慶典暨新品發布會,創始人李一峰表示,要讓小熊電器成為全球小家電領先企業。
作為一家奔跑了整整18年的企業,面對漸趨飽和的小家電市場,小熊電器還“卷得動”嗎?立下的鴻鵠之志,又將會受到怎樣的挑戰?
01.“卷”產品
年報發布后,小熊電器在二級市場迎來了短暫的“歡愉時刻”;截至2024年4月9日收盤,小熊電器股價為54.53元/股,上漲1.06%。但到了4月10日,小熊電器報收于53.16元/股,下滑2.51%;到了4月11日收盤,股價繼續下滑至51.8元/股。
小熊電器目前股價相較于2020年高峰時163.31元/股,下跌超6成,當前總市值87億元。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似乎并沒有被這份財報所打動。
圖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事實上,隨著線上銷售占比持續攀升,整個廚房小家電行業線上紅利正在消散。據“奧維云網”所公布的統計數據,2023年,國內廚房小家電行業線上銷售占比已超 75%,線上零售額422億元,同比下降10.7%。
從財報不難看出,小熊電器也受到了電商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
小熊電器2023年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2022年小熊電器凈利潤為3.86億元,同比增長36.2%;相比之下,2023年的凈利潤增速放緩超20個百分點。
以其支柱業務,占比為77.33%的廚房小家電為例,其細分產品的營收有下滑趨勢。
據財報顯示,小熊電器廚房小家電板塊根據功能進一步劃分為鍋煲類、電熱類、壺類、西式類和電動類五類產品;其中,電熱類與西式電器類產品的營收均有所下滑;下滑最明顯的是西式類,其在2023年的營收同比下降了16.99%。
圖源:財報截圖
此外,小熊電器壺類廚房小家電毛利率下滑1.31%,生活小家電毛利率下滑0.62%。這背后,公司主營業務的成本增加了14.3%;增長最明顯的當屬原材料,同比增長20.08%。
圖源:財報截圖
為應對電商紅利退潮之勢、拉動業績,小熊電器再次拿出“殺手锏”——以“拼SKU”打法來帶動銷售的產品策略。
盡管2022年,小熊電器選擇收縮戰線,“精簡”SKU。但2023年財報顯示,小熊電器目前有超過80個產品品類、900多款型號產品,公司一年內又新增產品型號400款。這說明小熊電器出新品的速度快于淘汰SKU的速度。
圖源:微博截圖
小熊電器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產品品類多樣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場抗風險能力,能有效避免因單一細分品類市場萎縮而造成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02.“卷”營銷
除了產品“卷”,小家電行業的營銷也很“卷”。
2023年,小熊電器銷售費用高達8.84億元,同比增加21.12%。品牌宣傳費用從期初的0.57億元增長至0.65億元;市場促銷費從期初的4.38億元漲至5.43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豪擲8億多,小熊電器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天貓商城、京東商城、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在抖音上,也可以看到小熊電器的帶貨直播。
據“趣解商業”了解,目前小熊電器天貓官方旗艦店共有超700個單品,價格從三千多元到十幾元不等。店內在售的產品中,銷量最高有“80萬+”的產品包括售價74元的寶寶煮粥鍋和84元的絞肉機;銷量“10萬+”的產品大部分為廚房小家電,其中大多為電熱水壺、養生壺等產品。售價最高的是一款售價3090元的小熊意式咖啡機,其次是2399元的小熊移動戶外電源。
圖源:天貓截圖
在抖音上,從2023年3月31日至2024年4月10日,近一年時間內小熊電器官方號在抖音累計直播384場。在“抖音商城排行榜”中的“廚房電器店鋪榜”,“小熊官方旗艦店”分別在人氣榜、回購榜中排名第一,在熱銷榜中,僅次于“蘇泊爾中式廚房旗艦店”排名第二。
圖源:抖音截圖
小紅書、B站上也有小熊電器的官方賬號。有了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社交媒體平臺的助力,小熊電器離目標消費者越來越近,產品銷量也不斷上漲。2023年公司共銷售出4480萬臺小家電,同比增長11.35%。2023年,公司靠線上銷售收入38.6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超8成。
小熊電器創始人、董事長李一峰甚至坦言:“沒有電商,就沒有現在的小熊電器。”
圖源:財報截圖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小家電不涉及安裝服務、復雜的物流配送等,未來,小家電在線上電子商務渠道所占的銷售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盡管線上產品賣得火爆,但小家電產品使用頻率低的屬性、消費者漸趨冷靜的消費觀還是讓小家電市場在“降溫”。
張爽(化名),一位在北京某會計事務所工作了5年的“宅女”,她表示:小家電的價格比較便宜,購入時沒有考慮太多;但買回來后卻顯得有些“雞肋”,小熊豆漿機一共沒用三次,現在放在角落里“吃灰”。
社交媒體平臺上,也有不少網友和張爽有同樣的感受;甚至有小紅書用戶發帖教大家“避坑”不要買哪些網紅小家電產品,其中也不乏小熊電器產品的身影。
圖源:小紅書截圖
除產品因“雞肋”被吐槽外,小熊電器的產品還曾因質量品控問題被投訴。截至4月10日,在“黑貓投訴”官網搜索“小熊電器”關鍵詞,有681條相關投訴信息,其中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小熊電器產品存在質量不穩定、不耐用易損壞等問題。
圖源:黑貓投訴截圖
“小熊電器的產品主要面向30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部分消費者購買小熊電器,主要考慮到其產品性價比高。在這種情況下,小熊電器的產品價格一般比較便宜;公司只能靠各種方法來壓縮成本,因此產品的質量、品質可能會出問題 。”梁振鵬表示。
一邊是社媒平臺上的“花式種草”,一邊是消費者對產品的“吐槽”。在小熊電器大舉布局線上渠道、讓營銷費用得到更高的轉化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面對巨大的流量,如果產品力和服務沒有跟上,很容易會被流量“反噬”。
03.“卷”出海
實質上,小熊電器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國內小家電企業普遍存在的短板——缺少核心競爭力,同質化情況嚴重。
據智庫服務機構“前瞻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全景圖譜》顯示,我國小家電行業主要以低端產品為主,產品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競爭較為激烈。
另一方面,我國小家電行業仍維持著“小家電,大市場”的局勢。據新媒體“頭豹研究院”數據,2022年,我國小家電市場規模達4750億元,這一數字有望在2027年達到5392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行業門檻相對不高,疊加市場規模急速增長,自然吸引不少玩家下場爭搶這塊“蛋糕”。
據“中商情報網”2022年數據顯示,小家電市場呈現美的、蘇泊爾、九陽股份三足鼎立的局面。具體看,在中國小家電線上市場份額中,上述三家合計占比64.6%,小熊電器占比僅為5.6%,排名第四;而在線下市場份額排名名單中,并未看到小熊電器的身影。
圖源:中商情報網
從營收的角度對比看,2022年,蘇泊爾(002032.SZ)、九陽股份(002242.SZ)的小家電營收分別達138.03億元、100.67億元,均超過小熊電器2023年營收數據的2倍。
蘇泊爾、九陽股份均成立于90年代,至今發展近30年;兩者分別以壓力鍋、豆漿機起步,逐步從單一業務模式發展成了多元業務模式。相較而言,2006年,以酸奶機“起家”的小熊電器算是“晚輩”。
雙方在產品上的定位也不同。“小熊電器主要是靠網絡渠道銷售,其產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客單價較低。而在國產品牌中,美的、蘇泊爾、九陽股份處于相對中高端的位置,品質質量相對有保證。”梁振鵬表示。
“與美的、蘇泊爾、九陽等知名品牌相比,小熊電器(可能)在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存在劣勢。”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傳統家電龍頭格力電器(000651.SZ)、海爾智家(600690.SH)也開始加碼新興小家電領域。不過,從財報數據看,格力電器小家電業務在2021年、2022年增長并不明顯。海爾為了抓住年輕人,更是直接孵化了“年輕化品牌”——Leader電器,該品牌旗下產品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七大品類。
除了要應當來自格力、海爾、蘇泊爾、九陽等老牌玩家的沖擊,小熊電器還面臨來自“新勢力”的市場擠壓。
北鼎電器、新寶電器等一批網紅小家電品牌相繼走紅后,以高顏值出眾的小熊電器在外觀方面的優勢也逐漸被拉平。三者同樣是布局長尾市場,北鼎電器選擇聚焦高端輕奢路線,產品包括養生壺、電熱水壺、飲水機、烤箱等。
值得一提的是,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養生壺品類2023年6月的月度均價為121元,而北鼎的養生壺能賣到上千元。在北鼎的天貓旗艦店里,最貴的一款養生壺售價達2698元,顯示有4000+的購買量。
圖源:天貓截圖
而新寶電器則選擇了多品牌矩陣戰略,旗下擁有摩飛、東菱、鳴盞、百勝圖、歌嵐等品牌,業務涵蓋廚房電器、家居護理電器、其他小家電產品。
然而,面對火熱的小家電市場,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2022年,美的小家電選擇關停并轉了900多個SKU,總體約虧損2000多萬元。
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在集團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小家電是美的犯的一個錯誤,這些產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一年兩年就沒了。”
圖源:微博截圖
面對“新老勢力”的雙重擠壓,小熊電器加碼“出海”。2023年,小熊電器國外銷售額為3.7億元,同比增長105.66%,占整體營收的7.84%;而2022年國外銷售額占比整體營收為4.36%,相比之下增長并不明顯。
同樣布局出海業務的蘇泊爾,在2023年外銷營收占比為29.09%;九陽股份2023年境外銷售營收占比為23.29%。
梁振鵬表示,中國小家電行業的出口主要以OEM、ODM貼牌為主;小熊電器的產品目前主要以內銷為主,公司想打開海外市場相對比較困難。
18周年,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已經走過很長一段路了;18周歲的小熊電器,距離 “奔向全球、領先世界”的目標,還有多遠?
你買過小熊電器的產品嗎,體驗如何?歡迎留言討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