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你急什么?
1
前段時間不是曝出來新聞嘛,說有的梅菜扣肉預制菜里的肉,用的是槽頭肉,里面淋巴還肉眼可見那種。
這事兒給我看破防了,三十多歲的人了,哭得跟孩子一樣。
為啥?
因為我是個從小到大吃把子肉長大的濟南人,來了南方以后,把子肉買不到的時刻,就會拿梅菜扣肉平替的。
每次猛炫扣肉的時刻,我內心都在想,我炫了這么多扣肉,我的肚子里早就能拼出一頭豬了吧。
萬萬沒想到,豬沒拼成,弄不好拼出了個長頸鹿。
而且因為它是預制菜,我是相信它的水平是更穩定的,所以我會在各地吃梅菜扣肉,那我這個鹿,還他喵的是高速公鹿。
破防以后,我就平等地懷疑市面上一切用五花肉乃至嫩肉的餐飲品牌,一路看到最近開了源,發了公開信的老鄉雞,我的心情,才算是好了起來。
這種感覺像什么呢?
像你看了一夜的猛鬼片,早上看到任何人影都讓你膽顫心驚,出門的一瞬間突然看到一個說著土話正在雙杠上盤旋的大爺,大爺的操作雖然不符合物理學,但他給你的安全感極度符合心理學。
還得是老鄉體諒人啊。
2
很多朋友不能理解里外里沒老鄉雞的事兒,為啥它要寫信,還掏出20萬字的報告給你看。
這么能寫,不如考慮直接開始寫網絡小說。
其實很簡單,我們對預制菜的焦慮已經無限放大了,作為餐飲品牌,不寫,不行。
仔細點講,這種焦慮是必然發生的,因為我們沒得選。
從商家的角度來講,預制菜就是版本答案,商家們沒得選。
開店要成本,培養一個好廚師更要成本,營銷更要成本。
重金砸進去了,廚子哪天炒菜炒累了,菜里多了捧鹽,就丟個老客;
菜沒洗干凈,多了個菜蟲或者頭發,那就多了個差評;
廚子太有能力,自己出去單干了,自己這家店沒法找人頂上,那更是玩完。
預制菜便宜,穩定,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別說商家拒絕不了預制菜,商家就是想拒絕房東都不答應。
選擇預制菜,這甚至不是一個良心的問題,是商業效率問題,商家最大的良心,就是能多花幾塊錢,給你選一個靠譜點的預制菜廠家。
這就導致對消費者來說,信息不對等之下,更沒得選。
你打開手機,看到的網紅酸菜魚肘子梅菜扣肉樟茶鴨都是預制菜,剩下的不是燒烤就是火鍋,你很難說這東西算不算預制菜的支線任務。
剩下的哪些是預制菜,哪些不是,你憑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只要沒抓到現行,那都說自己是認真做菜的好商家,你放心吃沒問題。
那我們有得選嗎?
沒得選。
我們只能下意識地拒絕一切看起來是預制菜的商家,甚至會矯枉過正,越看起來干凈的飯館越像是預制菜餐廳,看起來煙熏火燎臟兮兮的飯館才能給我一點點淺薄的安慰。
你說真干凈了嗎?
沒有,甚至鬧不好更臟了。
但我能怎么辦呢?
你讓我去做菜嗎?
還是在上班的寶貴間隙里學習如何鑒別預制菜,鑒別哪些是好預制菜?
大哥,我不焦慮能行嗎?
我的工作已經是垃圾,我不能真正再吃垃圾啊。
我不能接受我在假裝工作,飯館后廚也在假裝工作,他們把來路不明的預制菜料理包隨便熱一下,讓我品嘗一堆死的莫名其妙但略有余溫的垃圾吧?
我一個社畜,沒傷天害理,罪不致此啊。
3
所以老鄉雞這次選擇開源,信息公開得很清楚。
首先提供了一個20萬字的報告,從菜品、原料、中央廚房、供應商扒的一清二楚,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按照食材加工方式把餐廳正餐菜品精確的劃分成【餐廳現做】【半預制】【復熱預制】。
簡單來說,老鄉雞在這次溯源報告中,建立了188個菜品溯源卡,原料來源、加工、配送和操作工藝已經配料都做了全面公開。
細致到,你甚至可以直接自己拿來做菜,像被懷疑是預制菜的農家小炒肉,其實都是后廚現炒熟的。
報告顯示,
【餐廳現做】的菜占比 70.6%。
具體這84道菜是哪些菜,原料是什么,原料哪來的,怎么做的,最佳賞味期是多久,一清二楚。
剩下的三成,是預制菜。
這個【半預制】很有意思,因為它是個內部劃分標準,分為【央廚半預制】和【外采半預制】的,也就是中央廚房或供應商處加工處理做個半熟,冷鏈運過來自己加工的占27.7%,【復熱預制】,廚房做好了,冷鏈運過來再加熱的,占1.7%。
你說透明廚房大家都在做,這種干凈是顯性的,大家都看得到。
食材哪里來的,怎么加工的,供應商有沒有胡搞,配送過程有沒有出問題,這些背刺是隱性的,大家看不到。
在【餐廳菜品追溯卡】以外,報告中老鄉雞的【中央廚房食材溯源卡】和【外采原料追溯卡】還會附上了原料來源、檢測項目和檢測指標,就連供應商是誰,聯系電話都附上去了。
這些透明起來了,供應商想搞事也很難。
最后再在透明廚房的基礎上,進一步開通【老鄉雞中央廚房】和【老鄉雞餐廳后廚】兩個實時監控直播間,你不放心可以瞅一眼,監監督。
你說要有什么問題,那可能是刷了禮物主播也不給你跳舞。
線下再去老鄉雞,餐廳會公示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類,紅黃綠一清二楚,如果想吃預制的,也是我們主動選的。
這個報告中,老鄉雞也有很多問題。
比如說老鄉雞承認自己不是所有菜品都是現制的,除了肥西老母雞湯,部分雞類產品使用的是外采雞肉食材。
老鄉雞目前僅能在合肥和六安做到食材每日配送,在其他城市的配送時間需要2天,等等。
但這些問題講出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自己選擇是否接受,絕不隱瞞。
而且老鄉雞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制定了嚴格的操作手冊,每個月會定期發布自查自糾報告,四處建雞場和中央廚房,二十年周年慶還請全國吃飯,發自己雞場的雞蛋,這些問題也會在未來解決。
所以大家都誠懇一點,公開一點,焦慮才會少一點。
4
在這個報告中,還有一點很有趣。
老鄉雞承認,
很多產品冰凍運輸后會影響口感,所以自己在研究冰鮮技術升級,目前是已有 70 家餐廳正在測試冷藏保質期僅有六天的肥西老母雞。
中央廚房也在建,未來爭取每日達。
菜譜公開的時刻,它們說希望大家在家也能做出同樣的菜,同行也行。
對同行來說,這屬于騎臉輸出了。
但作為消費者,我非常期待老鄉雞的同行們在供應鏈上卷起來,激情互毆。
畢竟中式快餐這個品類,老鄉雞的價格并不算低,如果我花了老鄉雞的錢去吃麻辣燙麻辣香鍋蓋澆飯,最后還是在吃預制菜盲盒,那我為什么不吃老鄉雞?
總不能是我嫌生活確定性太高,想給自己找點刺激吧。
是,預制菜的風已經到來了,商家會告訴我不買別逼逼,不用預制菜,誰來付它們的房租。
未來我不想自己買菜做飯,就是要做好吃預制菜的準備。
而且我自己都承認,預制菜發展起來的時刻,它比我自己的手藝好,更能控制好油鹽的。
但。
一切的前提是,我知道,我有得選。
我可以選預制菜,但不可以你打著現炒的名義從我這收了錢還給我預制菜。
我希望老鄉雞的紅、黃、綠標識不光插在餐廳里,而是整個行業的起點。
我喝夠了老板的雞湯,吃夠了職場中的白眼和冷飯,回到屬于自己的生活的時刻,樓下的飯菜也能跟飲料一樣,有無糖,預不預制,配料是什么,透明簡單點。
讓這個世界,再少一些謎語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