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YOYO:為什么廣告主不認可你的AI圖片?答:用錯了方法
上次,我有一篇文章《Sora又升級了?現實地講講AIGC在廣告營銷行業的場景應用》,講到lora模型難以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即廣告主要求對商品和logo100%還原。
卡殼點如下圖所示,使用lora模型給客戶訓練的耳機圖,會發現logo永遠無法還原。而且,即便是得到90%還原度的圖,仍然需要使用100-200張產品圖數據進行投喂訓練,并花費模型訓練師1-2周的時間。
有這個成本,可能我還不如直接找模特拍攝一張照片。實際上,當時我還不太理解整個AIGC工作流的正確使用方法。
而這個問題,對于在熟練運用AIGC場景的廠商來說,早就已經不是難題。
為此,我還特地去請教了阿里巴巴跨境電商服務專家——陳生老師(視頻號@陳生2.0)。像他這樣既懂美術、又懂AI編程,還實現穩定商業收入的超級個體,市面上真的不多。
他告訴我,針對客戶這個需求,你根本就不能用訓練lora模型的方法來做。
原因有兩點:第一、客戶不可能給到你100-200張商品圖去練,你找素材就很費時間;第二、lora模型用來練人臉是可以的,但用來訓練商品的思路就不對。
所以,陳生老師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使用SD的蒙版+“局部重繪”功能。也就是說,正確的工作流應該是:你隨便找個人戴上耳機拍一張照片,然后使用蒙版+“局部重繪”功能,把這個人的臉換掉,變成模特,最后再潤色一下。
這就是來自真實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但確實好用。
然而,你會發現,很多AIGC平臺社區和興趣博主卻在干嘛呢:把“局部重繪”這么重要的功能,用在玩“換裝游戲”這種C端用戶才感興趣的場景中,比如下圖。其實我非常理解這個場景使用邏輯——C端用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謂人性本能),因此這種換裝場景,只能用在他們自己身上。但是,B端客戶缺的是什么?TA需要的是五花八門人,都穿上左邊這套粉色裙子,再擺出不同的姿態,并能完成場景變幻。
簡而言之,就是我要節省商業拍攝的成本。甚至還可以再夢幻一點,完成商業拍攝不可能發生的效果。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先找個人隨便穿上衣服(拿著產品)拍張照片。
2、將照片導入SD平臺,通過蒙版保留商品主體,再隨機生成一個模特。
3、修改或優化背景、細節和光影等表現。下面這張圖,是我用國內套殼軟件做的,實際上我連SD都沒有用,但這套工作流邏輯,我相信只要會用Photoshop的人都不會陌生。怎么樣?是不是讓一件充滿中國鄉土氣息的工裝外套,瞬間有了紐約街頭潮牌的味道?
或者讓這位亞裔帥哥回到京都老家,變身日系穿搭博主:所有用于生成圖片的提示詞,還可以用在電商標題中。這對于一些電商廣告主,尤其是需要大量生活場景圖的廣告主來說,非常有用。尤其是在跨境電商領域,針對不同國家,同一件商品就可以更換不同地區、人種和膚色的模特。
哪怕你是一件代發的分銷商,也可以重新開個品牌店鋪,將原廠的貨演繹出新風格,把同一件商品賣出更高的價格。
同理,我們也可以將它運用在(海外)社交媒體營銷等應用場景。但是,如何在保留衣服主體的基礎上,讓人物形態更加豐富多樣化,這可能還需要我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學習。
超級個體或工作室出圖,最后還是按圖來報價,如果圖片量不夠大,其實只能掙點零花錢;但是,如果把整個工作流變成一種AIGC電商代運營解決方案,是不是更有商業價值呢?
如下圖所示:運用Comfy UI、Web UI去搭建圖片設計工作流,能節省不少批量出圖的時間成本;如果不想搭建工作流,也可以靈活運用各類現成的AIGC平臺工具,提升設計師出圖效率。如果你是一家傳統電商/消費品老板,歡迎關注公眾號“一個符號工作室”,為您提供AIGC咨詢與供應商管理、AI電商圖生產、內容營銷、品牌形象升級等服務!
本文作者:金鑫YOYO,10年互聯網營銷+品牌公關從業者
分享品牌定位、文化符號、AIGC、市場營銷等前沿觀點評論。
轉自微信公眾號:一個符號工作室,轉載請備注原作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