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哪兒旅行比完價,我哭了一整夜
1
小時候聽笑話,同學都在校門口買鉛筆,只有小明花五塊錢打車去另一個商店買,同樣的鉛筆便宜五毛。
我一聽這哪是笑話,明明是我的自畫。
你算的是我虧了四塊五,我算的是你特么憑啥比別人貴五毛。
你,是,不,是,當,我,傻。
從小到大我就喜歡比價,小時候比鉛筆,現在比機票酒店。
而且這種東西價格浮動巨大,買之前更要仔細對比不同渠道。
就算最后我定的那個酒店和航班依然不便宜,但我得保證它沒辦法更便宜。
我愿意【買貴的】,但不愿意【買貴了】;
我可以【花大錢】,但不可以【多花錢】。
再說現在都是在App上買,比價幾乎是零成本,簡單到只用動動手指頭。
如果都這樣了我還能買貴,那多花的每一分錢都能讓商家嘲笑我的智商,都是一記打在我臉上的耳光。
我的錢包晚上三點都要跳起來抽我問我是不是有病。
最近這幾年,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喜歡上了比價。
一方面是跟我一樣,不喜歡那種被坑的感覺。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家花錢越來越理性了。
以前不知道能有多大價差,還可以閉著眼睛樂呵呵就過去了。
但只要你比過一次,你就絕對沒辦法無動于衷。
真的,你沒去比過你都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虧。
如果把每個人在買機票上多花的錢統計出一個總數,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發出土撥鼠尖叫。
花錢算什么本事?
點擊確認一鍵購買,大猩猩來了都能干。
靈活比價理智選擇,用有限的預算買到更多更值得的東西,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2
老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渠道最怕的也是對比。
所以人人都想做獨占,都想做只有我一家你愛買不買。
但其他平臺生怕你知道還有別的地方能訂,去哪兒旅行App偏偏反著來。
它甚至有專門的地方給你比價:
你隨便看,能找到更好的算我輸。
你不用信我,你比就好了。
用戶怕被坑,怕水太深,想多看看不同平臺是什么樣。
那它也不藏著掖著,大家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就連這個平臺的品牌Slogan,都是:
旅行上去哪兒比比看,總有你要的低價。
關鍵是,去哪兒旅行并不是什么突然冒出來的亂七八糟小平臺,它本來就是成立了近20年的國內OTA大平臺,經驗強,效率高,家大業大。
低價只是它的策略,強大的履約服務保證、穩定的售后和多達上百萬家酒店、機票的多元化產品才是它的能力。
旅游這個東西本來就是花錢找快樂去的,如果為了省錢選了服務質量差的,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了。
便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只有便宜】。
去哪兒旅行真正的優勢,是在提供低價產品的同時,服務質量也不輸給別人,甚至還要更好。
長期且持續的讓利和優惠,會讓用戶不知不覺養成路徑依賴。
你一次兩次比下來可能還沒注意,還會一個個打開來看一下,十次八次以后你都懶得去比了,老是去哪兒贏,那直接就選它了。
用戶在更省心的同時少花錢,這肯定是好事。
而對去哪兒旅行自己來說,靠這種【低價優質策略】沉淀下來的用戶資產和品牌效應,可比每單多賺你幾塊錢重要得多。
你每在它這里多下一個訂單,對手就會少一個訂單。
真實的商戰,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3
說到商戰,低價和比價其實都屬于長期戰略。
而短期的戰術,則是在短兵相接中抓住流量風口。
今年的風口之一是短劇,這東西現在哪家都想做,但有能力做好的不多。
去哪兒旅行玩兒短劇營銷不僅OTA平臺里沒人比它更早,并且還真給它抓住了短劇的精髓。
它新上線了一個短劇,叫《絕命逆襲之大小姐的詛咒》。
名字已經很離譜了,世界觀設定和不斷神展開的劇情更離譜,我當場就被鎮住了:
這玩意是怎么做到又爽又上頭,讓人看得辣眼睛的同時又欲罷不能的?
先是用一個買雞蛋還要比價的小故事推出設定,家族中了神秘詛咒,身負詛咒者會莫名其妙發大財,但只要買貴了就會死。
然后馬上回收伏筆,就因為雞蛋買貴了一毛錢,大小姐就家破人亡被管家霸占家業。
接著為了復仇,大小姐又在保鏢保護下開始學習比價,結果又因為太菜把保鏢活活氣死。
我看的時候全程都在內心大喊臥槽這什么東西,臥槽后面還能講啥,臥槽怎么還有點想看完,臥槽你快更新。
乍一看這是個爽劇,但結合大家的比價習慣來看,它比普通爽劇還要更高一層:
它的核心爽點是買貴了就會死,主角成功買到底價就能逆襲+復仇。
這個爽點在現實中沒這么夸張,但背后的邏輯大家也是認的:
同樣的東西你買的比我便宜,那就是有路子有腦子有面子。
巧了,這種買到底價的爽感,用戶在去哪兒旅行上就能直接體會到。
短劇爽進了現實,雙重的爽,才是真的爽。
除了比價的爽點,這個短劇里還雜糅了年輕父母輔導作業被氣吐血的槽點,年輕人渴望暴富的痛點和高顏值CP的爆點。
可爽可槽,能痛能爆,火起來非常正常。
而只要這個短劇一火,去哪兒旅行就又取得了一次戰術上的勝利。
別人拍廣告唯恐植入得少了露出的不夠,反反復復煽動觀眾選我選我快選我。
但去哪兒旅行拍這個短劇,只需要鼓勵用戶去比價就好了。
我也不說我多牛叉多厲害,我就是讓你自己去比一比。
你問我應該選誰,我也不知道啊,你就選比價大賽的勝者吧。
反正我不一定會輸。
什么是自信?
這就是自信。
我不需要說自己便宜,你只需要相信對比。
4
日常人際交往里有個準則,能用錢解決的東西就不要消耗人情。
雖說談錢傷感情,但誰要是抽冷子跟你談感情刻意不涉及錢,保不齊就是想傷你錢包了。
而這些生活中的小痛點小槽點,全被去哪兒旅行拍進了品牌主題《去哪兒都有友情價》TVC里:
同事幫郭麒麟買奶茶,用【友情價】套路了厚厚一沓方案;
搬個家本來可以請搬家公司,朋友來幫忙,請頓飯比找專業的還貴;
看個直播,每一個主播都想當你家人,每一個商品都是賣你友情價,每一只小手都想伸進你錢包。
本來你以為這個TVC核心就是吐槽對吧,但看到后面你會發現還有高手:
一群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親戚朋友路人五一想出去旅行,聽說郭麒麟當了去哪兒旅行的代言人,都跑來找他要【友情價】了。
別的什么小學同學遠房親戚還罷了,連木乃伊都跑出來的那一瞬間我是真蚌埠住了,哥您都纏成這樣了還要去旅游吶?
郭老師也不含糊,小手一揮:
甭管是誰,直接上去哪兒比價,就是友情價。
你都到去哪兒旅行比價了,最終的選擇都是全網比過幾輪的了,那這就是真實惠+真低價。
5
旅行這件事兒,一定要找信得過的平臺。
因為你是要出遠門,是要離開你的舒適區去到一個陌生環境里。
這個時候OTA平臺不僅是你訂票的渠道,更是你在旅行路上安全感的來源和保障。
平臺不會坑你,有事兒能找得到人,有什么問題會盡力幫你解決,那你就能玩得開心放心安心。
要是找了一個不靠譜的平臺,你出門在外還要和平臺斗智斗勇,這就不是出去玩了。
這個我們一般叫取經,是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
咱好不容易放個假,沒必要給自己玩這么大。
這個時候去哪兒旅行主打的比價策略,恰恰能證明它信得過。
很簡單啊,它為什么敢比價,因為它就是有這個自信,就是篤定用戶閱盡千帆最后還是會選它。
任何平臺,任何人,做任何事,你一定要先自信,別人才會信你。
退一萬步講,哪怕從去哪兒旅行的自身利益來看,它也不會坑用戶。
去哪兒旅行用了這么多年,踏實經營一直堅持低價策略,給到用戶實惠的價格和有保障的服務,沉淀了低價和靠譜的用戶心智。
它只要不蠢,就一定會好好維護這個形象。
你不用信它講什么,你只需要信同行也在盯著。
你只需要相信它出于自身利益,也會努力給你把事情辦好,這就夠了。
6
從有趣、踩在風口上的短劇,到抓住白領情緒點、穩準狠的【友情價】,去哪兒旅行這段時間的營銷是真的多元化。
最后,還有實打實的優惠活動——
有五一大促,參與即可瓜分百萬旅行金,至高能領1000元;
還有酒店大促,提前訂酒店領取288元紅包,低價出游5折起;
如果還不知道五一到底去哪兒玩,也可以打開去哪兒旅行,參加低價機票劃劃卡活動。
機票百元起,劃到哪算哪,劃開就能出發。
開盲盒式的旅行,才真正充滿未知的驚喜。
反正也要出去玩,不如動動手指頭比比看、劃劃看。
不管你是要訂機票、酒店、民宿、火車票,度假還是門票,都可以打開去哪兒旅行。
預算就這么多,咱們又不想出門在外委屈了自己,那就必須得選個放心的平臺,比出個底價。
賺錢不容易的,能少花一點是一點。
動動手指頭就可以省錢的事兒,何樂而不為呢?
少花,就是多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