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如何小紅書種草實現高ROI?
為期2天的小紅書高ROI私教班結束啦,總結一下這2天的課程干貨&商家們真實的增長痛點。
學員里,只有1個是杭州當地的,其他全部來自五湖四海,有北京上海鄭州廣州云南深圳。
有家里開廠子的小姐姐,有被抖音傷害準備擁抱小紅書的大健康品牌、小家電品牌,有參加之前課程獲得70%增長的高端家居品牌,有清潔劑傳統天貓賣家。
有個學員自己是乙方,同時代理了某國外小家電品牌,之前以小紅書信息流投放為主,在小紅書也是職業選手了,擔心學不到東西,傳授的是技巧的東西。學完路轉粉,強烈建議在廣州開課,幫忙大力吆喝。
左右滑動顯示更多圖片
嚴格來說,這不僅僅是講小紅書投放的課程,而是電商商家,如何低預算,0-1通過小紅書種草起盤的系統課程。
01
產品同質化,同行卷價格怎么辦?
學員中,有幾個傳統電商賣家的老板,面臨的問題是大家都在卷低價,老板覺得這樣做挺沒意思的,于是想學習如何能夠體系化打造產品,像個品牌一樣的去做,并且落地到小紅書推廣。
家居,生活用品,個護家清等賽道是非常的卷,傳統的淘內打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環境,價格戰終究沒有出路,這樣的賣家到底要如何從長計議呢?
他需要的不是小紅書投放技巧,是一個體系化的,從品牌+產品定位,到賣點提煉,人群洞察,投放推廣的全鏈路體系建立。
技巧,并不能解決商家卷價格的困境,要脫穎而出,本質還是品牌和產品。
其實,商家們都賣相同產品,也就意味著機會來了,你要不想卷價格你就得讓大家覺得你不一樣,那到底如何制造不一樣呢?
1)不明覺厲:
課程里,我講過“不明覺厲”。
最同質化的產品莫過于水,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白開水,你要問大家口感,其實真正能喝出區別的絕對少數,水也沒有專利壁壘,成分的區別,這個時候憑什么讓消費者相信你的產品比別人的好呢?
農夫山泉很巧妙的一個點在于“制造感覺”,不斷的強化水源地好,野生動物品類豐富,水源地的生態保護好,風景秀麗,其實就是在制造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消費者覺得這樣的水源地出的產品一定也不會差。
所以,當你的產品同質化,可以制造感覺差異化,讓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和別人不一樣,不管是任何階段,任何規模的品牌,一定是持續制造消費者的感性。
2)人群細分:
產品同質化,可以細分人群來制造內容的差異化。比如中高端的人群在意的是品質,信任狀,售后服務,那你就要從這幾方面入手,去挖掘目標人群覺的有價值的點。
3)產品差異化
最好的方式,就是制造產品差異化。
行業同質化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產品創新,就很容易脫穎而出,這是成本最低的崛起方式。差異化,不等于顛覆行業的創新。
當別人講效果的時候,我們可以創新產品的成分濃度,當大家都卷成分的時候,我們可以創新配方,當大家卷配方時,我可以從包裝,顏值進行創新。
產品同質化,也就意味著,微創新就有機會領跑。
02
案例一
有個口腔清潔劑產品,除菌除臭。
清潔劑的老板說有口腔需求的人都是他們的用戶,但是這樣的人群太泛了,新品牌一定不要去打大人群,要足夠的細分!
這時候,如果老板想做小紅書投放,動作一定是確定小紅書投放預算,制定小紅書的投放人群,場景,確定brief,篩選達人,精細化內容等。
大家覺得這一套動作下來,這產品有機會起來嗎?
難度很大?
因為你的產品同質化,賣點同質化,人群還和對手一樣,完全是跟隨戰術,這種情況肯定沒有勝算。
那人群,場景就要差異化,否則不可能彎道超車。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對于做小紅書的傳統賣家,在人群,場景也是跟隨策略,還是同質化,這種情況下,肯定沒有效果。
所以,老板一定不是著急于執行,而是先想,如何定位產品。
1)定位一類人群,像奶粉品牌打人群分齡,定位有蛀牙的小孩,主打功效,定價中高端。
2)定位某種成分,比如草本,金盞花等。
03
案例二
有個潮鞋的品牌,投了不少的達人,合作不少藝人,數據很好,但是銷量不成正比。
之前一直不清楚為什么,商家自己的話說就是不怎么賺錢,硬扛。
主要原因有幾個:
1、投放的中頭部達人,雖然數據好,但是有水分;
2、小紅書有差評,而且差評的數據很好,沒有處理,直接影響品牌口碑和轉化;
3、過于注重粉絲量,造成投放的數量少,沒有高頻觸達就不會讓用戶形成記憶;
所以,產品的口碑+執行疏忽,導致效果完全沒有達到預期。
04
信息流
對于信息流,我的態度是0-1起盤階段,不要著急投放。不建議的4點理由是:
1、沒有種草內容沉淀的信息流投放,是一個砸錢游戲,不適合99%的中小商家;
2、ROI低:尤其中高客單產品,用戶是不可能種草就購買,一定是猶豫、篩選、對比,如果只有信息流內容,很容易被競品截流,甚至不敢買;
3、是廣告,不是種草:信息流的扣費方式決定了它的屬性是硬邦邦廣告,而不是撬動自然流的內容,這樣的廣告在小紅書上一旦不推廣,就沒有長尾流量;
4、養成商家惰性:大家會覺得我靠花錢就能買流量,大家就不會努力研究爆文,研究更高效的人群,場景了;
05
官方號運營
對于商家自己做官方號,我的看法是:
1)限流:商家認證號,一定不會有很好的流量,否則小紅書還怎么實現商業化?畢竟每個平臺,能提供大部分營收一定是商家,不是個人;
2)內容難度:商家的內容,比較單一,遠不如KOLKOC那么多元,豐富,所以商家自己做好內容難度更大;
3)如果是中高客單,需要決策產品,掛個車,投流也不一定好賣;當然,低客單的快消、食品、彩妝等品類例外。
低成本的起盤,高ROI的小紅書投放,一定不是做對了一件事情,而是做對了一系列的事情。
如果想聽同款課程,歡迎加我。
營銷老王
專注初創品牌陪跑
23年幫助品牌提升8000萬GMV
覺智營銷創始人
前阿里巴巴營銷專家
累計服務50+新消費品牌起盤
多個品牌成為行業TOP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