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巴胺”到“薄荷曼波”,流行穿搭換個馬甲就能繼續火?
營銷圈有一個“7秒色彩理論”,指消費者會在7秒內對產品產生第一印象,其中色彩的作用達到67%,由此可見,色彩在傳播中占據重要因素。在北京車展上,雷軍的綠色上衣在一眾身穿黑白灰色系的人群中格外亮眼,這個顏色正好是今年春夏的流行色。
如果將色彩作為溝通工具就能在不同審美風格中掌握潮流趨勢的話語權,春天薄荷曼波、夏天丁達爾、秋天美拉德、冬天格雷系穿搭,各種穿搭風格一輪又一輪,讓人應接不暇,有的網友剛搞懂“薄荷曼波”穿搭的含義,新的穿搭作業就來了。
穿搭不只是服飾搭配,也是一種情感表達和文化認同,當穿搭成為流量密碼,潮流趨勢在消費決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在各種穿搭爆火背后,有人在操控時尚風向標,有人在吃穿搭的紅利。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人們更關注吃和穿,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和多巴胺穿搭、丁達爾穿搭的爆紅邏輯相似,這兩年流行穿搭的熱度格外高,跟大眾的意識轉變有很大關系。
年輕消費者因經濟條件限制無法進行大眾消費,或者無法快速改變生活現狀,但相比露營、滑雪、垂釣等高消費、高門檻的活動,潮流穿搭的單品價格不貴,大家用較小的成本獲得即時滿足感,不僅是為體驗買單,也是用購買的方式犒勞和安慰自己。
去年夏天,多巴胺穿搭席卷全網,打破了“不要同時穿超過三種顏色”的穿搭哲學,正如多巴胺代表激素分泌快樂、愉悅一樣,人們肆意展現個性,似乎在用穿搭的方式進行一場情緒釋放,抖音相關話題超過百億次播放,多巴胺穿搭成為人人熟知的時尚風格,幾乎每個女孩都有一套“辣妹裝”。
“多巴胺”本意是指大腦內分泌的讓人產生愉悅的物質,用這種感覺來形容色彩鮮艷的服裝搭配,在心理學上叫“具衣認知(enclothed cognition)”,服裝成為表達情緒的載體,明亮的色彩能給人帶來積極的生活暢想,人們通過服飾搭配來改變自身感受和行為方式,把情緒具象化,這也是多巴胺穿搭爆火的底層邏輯。
實際上,多巴胺穿搭、美拉德穿搭、薄荷曼波穿搭、丁達爾穿搭等穿搭黑話并不是憑空出現,類似的風格一直都存在,也曾在時尚圈多次流行,比如,丁達爾穿搭很像漸變色系穿搭,美拉德穿搭與棕色系穿搭相似,不同的是,引入跨行業的新詞匯可以對原有穿搭風格進行升級和創新,用新概念釋放新需求,在服飾中融入更多情感寄托,可以重新定義潮流風向標。
“薄荷曼波”代表薄荷綠為主、清冷藍為輔的低飽和度色調,表達親近自然、奔向希望的色彩語言;“丁達爾”源自光學效應,穿搭風格主要是淺藍色、淡黃色、亮粉紅色等,強調色彩的漸變與融合;“美拉德”是指食物在烤制過程中氨基酸和糖產生焦化反應,配色以棕色、卡其色、褐色為主,搭配橘色、紅色的點綴;“格雷系穿搭”是從grey灰音譯而來,以灰色為主色調,注重簡約和質感。
潮流趨勢在輪回與變遷中完成特定使命,以前人們搜索服裝的關鍵詞是“格子襯衫推薦”、“黑色系推薦”,現在基本上是“XXX風格”、“XXX穿搭”,著裝稱呼改變背后,很關鍵的一點是,后者放大了穿搭的社交屬性,年輕人可以基于某個穿搭風格聚集到一起形成圈層,獲得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某些穿搭風格屬于人為炒作,不理解為什么會爆火,有人吐槽命名方式莫名其妙,有人說是為了趕時髦生造一個詞匯,還有網友表示:“我每年秋冬都會穿棕色系的衣服,今年突然被問這是美拉德穿搭嗎?真的是一臉懵”。
普通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在務實和理性的消費習慣中,不會刻意追求品牌或者高價產品,但爭議也是流量的一部分,無論認同與否,這些討論都會為“XX穿搭”的流行提供話題熱度,當某個穿搭風格在社交平臺被談論、被推薦、被分享時,流行就開始發生,有人或許看不懂這些風格的定義,但置身其中,會忍不住在生活方式上跟隨流行趨勢。
流行的話語權掌握在消費者手中,每一個人都在主導新的流行,但消費流行也可以被創造出來,或者通過刻意引導和催生UGC內容來引爆消費流行。
每年有數十家色彩研究機構對時尚、紡織、家居等領域進行年度流行色預測,色彩預測的目的是確定消費需求后,品牌和產品進行一系列營銷動作,推動流行色在全世界流行起來,刺激大眾產生購買行為。
其中,潘通(PANTONE)的影響力最大,潘通構建了一套色彩溝通系統,就是行業里俗稱的“潘通色卡”,每年賣出的色卡收入占到潘通總收入的70%,另外,潘通還和數千家企業進行色彩合作,業務遍布全球,每年有15%的利潤來自企業品牌色的授權。
從1999年開始,潘通每年都會挑選一款顏色作為流行色發布,然后印刷、紡織、塑膠、室內設計等行業根據流行色設計衍生品,助推它成為各行各業的熱門話題。
消費趨勢也有其他演變路徑,比如,2021年潘通預測的流行色是亮麗黃和極致灰,但是當年火遍全網的顏色是“克萊因藍”。
在消費過程中,人們很容易會受到時尚前沿KOL的影響而改變消費行為,特別是年輕人,消費決策越來越依賴于時裝周、大牌秀場、設計師、明星、時尚博主等頭部效應的種草、測評和推薦。
從前買衣服一般是打開電商平臺下單,現在媒介觸達方式變了,網友看到明星穿什么,達人博主們推薦什么,甚至是買家秀寫的評價,只要大家看到喜歡的商品就會“求同款”,比如,吳昕在大偵探中的薄荷綠造型吸引了眾多網友在評論區求同款假發和連衣裙。
社交網絡上的所有內容都可能在進行產品種草,而種草背后是消費流行。為了抓住年輕人每一次購物沖動,抖音、淘寶等平臺會根據海量數據觀測用戶喜好,洞察最近一段時間的消費趨勢,為流行穿搭提供曝光和流量加持,幫助商家和品牌在消費趨勢中抓住新的增長機會。
去年秋冬,全網流行美拉德穿搭,僅一周多時間,抖音電商顯示美拉德產品的商家賣了近百萬單、GMV過億,而商業價值也是衡量流行穿搭爆火程度的依據。
流行趨勢并非平臺憑空制造,而是對熱點推波助瀾,將用戶喜好標簽化,或者打造關鍵詞,為商品宣傳找到更豐富的內容抓手,基于潮流趨勢帶動銷量增長。
以薄荷曼波穿搭為例,今年春季,相關話題在社交平臺剛有熱度,抖音電商就不斷加碼對“薄荷曼波”的宣傳,先是找柴碧云拍攝了一支“春天就要薄荷曼波”的視頻,然后聯合一些品牌將“薄荷曼波”作為賣點,將新品營銷與潮流趨勢深度融合,打造深度種草場景,直接將熱點和流量轉化為消費行為。
平臺對“XX穿搭”的發掘與推動,其實是押注新一輪“口紅效應”的窗口,最近流行什么,平臺就調動資源推出爆款單品來承接消費需求,在新的商業流量下,快速迭代才能“吃到”流行穿搭的紅利,引導消費或許比營銷本身更重要。
消費者通過購買一件價格親民的時尚單品來獲取快樂體驗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就像人們在經濟下行時依然會購買口紅一樣,衣服屬于生活必須品,在實用價值之外,又多了一份心理慰藉,所以有的消費者明知流行穿搭是噱頭,也會樂于嘗試。
最后,猜一猜潘通今年發布的柔和桃(13-1023 Peach Fuzz)會成為流行色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