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二桃殺三士”陽謀地方文旅
作者 | 老默
編輯 | 李怡
抖音手握流量話語權,用類似“二桃殺三士”的陽謀,裹挾各地方文旅“躬身入局”這場流量爭食的大逃殺。局長們并非看不透個中關鍵,只是形勢使然之下,如若不卷就會被別人卷。本應結合地域特色,依靠基建,將產業與文化做深度串聯,持續長久發展的文旅業態,變成了各地方快餐化的流量PK。
1
抖音對地方文旅的這場流量圍獵于疫情時就開始了。
隨后,各地文旅局長為了宣傳當地文旅資源,使出渾身解數,化身白衣俠客、宇航員、紫霞仙子,表演“穿越”、變裝、戲劇、英語……拉起了一波各地“旅游局長申請出戰”的自嗨內卷。
局長們親自代言“紫霞仙子”與“至尊寶”、“觀音大士”與“孫悟空”、甚至連“三皇五帝”也都紛紛上場。不可否認其中有些成功案例,但絕大多數都以群嘲翻車收尾。再后來,新華社發文《跟風制造文旅局長“網紅”,請適可而止》,局長們的各種短視頻大片,才漸有式微之勢。
不僅網民們凈化了雙眸,局長們也暗自舒了口氣。大部分人心里是有數的,知道自己的形象氣質玩不來這個,但沒辦法被趕鴨子上架。有局長靠這個在抖音火遍全網,要么你能另辟蹊徑,否則抄作業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而局長們在抖音大舞臺“爭奇斗艷”也是平臺最想看到的。不僅為平臺創造了流量話題,同時也提供了流量收入。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其中也或許有平臺方暗中借流量推波助瀾的痕跡。
雖說目前所有社媒平臺的推薦機制都是盲盒算法,但平臺方仍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例如某些平臺,操縱上下熱搜,對外均有報價,在廣告圈、公關圈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然而,局長們以為“流量綁架”至此結束,卻沒想到淄博、哈爾濱另一種形式的流量出圈,讓大家不得不又重新內卷起來。
以哈爾濱為例,其爆火主要的流量來自抖音。知微數據顯示,從11月24日到1月4日,抖音平臺上共出現75個與哈爾濱相關的熱搜話題。同為字節旗下的今日頭條,12月31日到1月4日,僅5日內平臺上出現了75條與哈爾濱相關的熱搜話題。
但同時間段,哈爾濱在其它平臺上的流量就很一般。11月24日到1月4日期間,B站關于哈爾濱的熱搜僅22個,小紅書熱搜數量為1。
2
顯然,在“頂流”目的地背后,抖音已經研究出了一套,用戶話題創作配合平臺流量推動,打造“網紅城市”的可復制化模式。
這次不用局長們“扮上”也可以出圈,避開了被點名批評的糟粕,流量換了新玩法,局長們必須再一次卷起來,而這也符合抖音的商業模式利益。
公開信息,2023年字節營收增至1100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抖音和TikTok的廣告業務。根據第三方機構的估算,抖音酒旅2023年GMV達600億元,今年有望增至900億元。雖然這一數據沒有得到抖音官方確認,但抖音廣告仍舊是主要收入來源是不爭的事實。
至于酒旅電商則是廣告業務之余,捎帶手的嘗試,且并不成熟。曾有媒體披露,2023年抖音酒旅商家訂單核銷率在30%以下,達人直播酒旅訂單核銷率最低僅為個位數。海通國際證券研報顯示,抖音本地生活整體的平均核銷率約20%,而美團核銷率達40%-50%,去年整年抖音核銷率沒有明顯的提升。
而抖音的抵扣傭也并沒有明顯優勢。有媒體稱,去年游玩產品扣點3%-9%,旅行社產品扣點6%,酒店日歷房扣點為4.5%。雖然扣點低于OTA,但算上內容制作、運營成本,每筆訂單實際成本并沒有與OTA差太多。海通國際證券研報也指出,美團的綜合傭金率為4%,抖音包含了內容制作成本的傭金率達10-15%。
核銷率越低,單筆訂單成本越高。如若抖音想用“低價”迅速打開C端市場,則要模仿OTA去走景區、酒店、航司做包銷的老路。但這顯然不符合抖音的商業利益,明明可以依靠廣告賺高效率、輕資產的錢,何必去學OTA重資金去上游屯資源,對賭銷量。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OTA享受了抖音炒熱目的地后的交易紅利,抖音則切掉了OTA目的地營銷業務,掌握目的地流量話語權。以火爆全網的案例,“逼”著各地局長們不得不去抖音平臺抄作業。
3
然而,短視頻平臺的熱度是轉瞬即逝的,困在“流量焦慮”中的局長們需要絞盡腦汁,用各種新奇的內容留住觀眾。但與過往“局長代言”一樣,任何事過度宣傳都會適得其反,不僅引來審美疲勞,甚至會出現輿情。
比如,華北地區某文旅的官方賬號,一天發70多條視頻,一群人圍著電腦、手機找素材,做混剪,聯合各種賬號做共創,制造了很多重復性的冗余信息,結果引來各種吐槽。
西北某網紅局長親自下場宣傳“冰雪旅游”,卻被當地網友拆臺、潑冷水,稱當地旅游主打一個“又遠又貴”。有文旅局為了吸引流量,連著數條視頻發的都是赤膊猛男。有景區男“妲己”剛走紅就翻車了,被批讓游客成為“紂王”不是好主意。
有景區為了突出特色,玩起湘西趕尸游戲,變身“茅古斯”跳“科目三”。有文旅局為了蹭喊麥熱度,被網友調侃“連姓都改了”。配音作者則稱,幾天內接到全國各地文旅部門喊麥配音訂單,不得不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做出一百多首喊麥的配音。
在一眾營銷鬧劇之下,反而是各地網友比文旅局更先冷靜下來。有網友直言,不必過分宣傳,沒練好內功,只追求流量,即便靠惡俗換來了大家的關注,如果旅游環境跟不上,最終只會讓缺點被無限放大,反而起到反作用。如果只是把流量作為政績,而不考慮實際的轉化,這樣的一股風只會剩下一地雞毛。
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值得推廣的旅游資源。這種粗淺的道理局長們比網民更清楚,但被抖音人造案例、熱度裹挾,局長們只能“不擇手段”,用最出圈的方式幫文旅目的地拿下最多關注。
然而流量來的快去的也快。伴隨流量一同離去的,還有大街上擁擠的人流、餐館中嘈雜的點菜聲等。城市回歸平靜,部分商家在生意火熱時囤積的原料,也將無處可銷。部分遵循熱度而來的店鋪,也將關門大吉。
當大眾的新鮮感不在,這些曾短暫出位的“網紅目的地”需要面臨的考驗也才真正開始。流量化時代,全城兩三個月的忙碌,能沉淀下多少不得而知,但平臺的熱度和廣告費卻是盆滿缽滿。
或許再多幾個被流量反噬的“網紅目的地”,大家才能意識到,文旅宣傳只是錦上添花,重點仍需回歸到打造產品和深化服務上,如果沒有堅實的旅游產業基礎,不靠長期的經營積淀,單靠網紅路線是走不遠的。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平臺截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