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10億,藏在閑魚里的趨勢
知萌發布的《2022中國消費趨勢報告》曾提到“閑品新生”趨勢,指在綠色經濟,斷舍離經濟的作用下,讓閑置品創造新價值的風潮興起,包括二奢消費、二手電商等在內的閑置經濟快速發展并成為一種新的流行生活方式。
兩三年過去,如今的閑置生意怎么樣了?目前國內最大的閑置交易平臺閑魚的一組數據,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數據顯示,閑魚用戶數已突破5億,發布規模近1億,平均每天有超過400萬件閑置物品在閑魚發布,閑魚的日均GMV已經突破10億。
可見閑置經濟依舊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但另一個事實是,閑魚這個閑置交易平臺卻已經“改頭換面”,2024年,閑魚不再是一個單純的二手交易平臺,年輕人們把閑魚玩出了新花樣。
01
閑魚,閑置之外還有圈子和段子
閑置二手交易是閑魚最基本的操作,除此之外,閑魚還圍繞興趣形成了一個個“圈子”并有源源不斷的“段子”傳出。
奢侈品和電子產品在閑置交易中占了大量份額,也有專門的二奢和二手電子產品交易的平臺,而在閑魚不僅有奢侈品和電子產品,更不只有大眾的產品,小眾興趣圈層內的產品甚至那些你想不到的商品都在閑魚交易。
閑魚官方就分享過“象牙山廣播站站長”一個70后廣播愛好者的閑魚之旅故事。
站長起初想賣掉一套房子,在收拾房子的時候把家里各種各樣的小東西掛在閑魚上賣,就此和閑魚結緣。在賣東西之余站長發現閑魚上有很多收音機,出于對收音機的情節,站長下了第一單,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逐漸他將收音機作為自己經營閑魚的主要品類,從國內版本到國外各種型號樣式,從童年回憶到幾十年前的經典款,站長在閑魚開啟了購機玩機換機的興趣大門,慢慢成為了收音機圈子內的權威玩家。
出于興趣,在興趣分享的過程中發現生意的經營途徑,閑魚讓很多像站長一樣的小眾興趣愛好者有機會將興趣變為生意,也就由此擁有了一批最忠實最有創造力的用戶。
早在2021年,閑魚發布的《閑魚興趣職業人》報告就顯示閑魚平臺上已經誕生了30多種“興趣職業人”,手辦圈內的手辦涂裝師、對香氣敏感的香氛設計師、手賬愛好者成為專業手賬制作師......
如今,隨著用戶興趣的進一步細分,閑魚內聚集的“興趣職業人”也更加豐富和完善。
比如閑魚Blythe小布娃娃圈里聚集了超過6萬個小布娃媽,她們在Blythe大社區里交流“養娃”心得,實現娃娃的流轉,圈主“葉太太鞋鋪”就是興趣職業人、娃圈原創手工作者、娃物手作師。
還有追星圈里,#曬曬我的寶藏小卡#話題已經有449.6萬人看過,追星上頭時小卡承載了對明星得喜愛和支持,退圈后小卡也不會“壓箱底’他們作為賣家轉賣小卡,獲得一筆不錯得收益。
這樣的興趣職業人還有太多太多,他們通過在閑魚上經營的副業增加了個人收入,還因深耕興趣而得到情緒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療愈。“興趣職業人”實現的價值,遠超過一筆筆交易的實際金額,而是具有更加深遠的現實意義。
在閑魚的一個個小圈子里,不僅有興趣愛好,有新奇事物,還有情感的鏈接,有笑有淚的“段子”從閑魚傳出。
“舔狗送的”、“我是學生”、“僅展示”、“我給不了的生活”......這些梗都是從閑魚上誕生,隨后在互聯網實現快速傳播。
去年年底有一條很火的微博,閑魚買家稱賣家改變了她的人生。原因是買家非常喜歡《神兵小將》中的阿嬌,四處收集阿嬌周邊,用了三年時間在大大小小的平臺上尋找,甚至做了玩具設計師就為了去倉庫里找到阿嬌手辦,但這些折騰都沒能如她愿,最后她在閑魚上碰到了賣家,買到了阿嬌手辦,圓了自己的一個夢,宴請了童年時的自己。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閑魚上演,賣家和買家交易的背后是一個個生動具體的人,他們的情感隨著閑置物品流動、升騰。
閑魚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內容生態,這一生態關于興趣,更圍繞情緒,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用戶被吸引,而老用戶和平臺的粘性也隨著時間而加強。
02
萬億二手市場,閑魚線上線下兩手抓
閑魚的線上生意還在火熱進行,同步又開啟了線下布局,今年1月28日,閑魚宣布旗下首家“閑魚循環商店”在杭州絲聯166正式開業。
閑魚循環商店以社區店形式為主,服務社區周邊兩公里乃至本地同城的消費者,和閑魚APP一樣,能買也能賣,店里提供買和賣的雙向服務。一方面,可以把家里的閑置品帶到店內寄賣,實現循環再利用,還能直接變現在家坐等收錢;另一方面,還可以到店里來挑選二手好物,比線上購物更直接更直觀。除了商品還有服務,閑魚循環商店支持大家“售賣”自己的服務,遛狗、跑腿、寵物寄養等等。
寄賣流程也很簡單,賣家送貨到店,閑魚進行評估后就可以上架,且覆蓋品類廣泛,除了部分貴重物品和存在安全風險的品類之外,幾乎大部分品類都可以出現在閑魚循環商店。
線下二手商店,并不是閑魚的首創,此前開在上海和北京的多抓魚循環商店是炙手可熱的線下二手商店,紅布林、轉轉等二手電商平臺也都開過線下店,此外還有很多個人經營的二手商品店鋪,幾乎在每個城市都有當地知名的二手店鋪。
而閑魚循環商店也并非閑魚線下首次嘗試,此前閑魚就已經開設過閑魚小站,在線下進行數碼產品的回收。
《2023全球二手交易循環經濟融資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二手商品仍主要集中在線上交易。線下二手市場是一塊有待被開墾的沃土,所以2020年閑魚就將“新線下”定為三大業務之一,計劃在20個城市建立閑魚基地,在50個以上城市鋪開閑魚小站,將閑魚集市推廣到30個城市。
二手經濟依舊是一門好生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甚至開始成為當代消費者推崇的生活方式,所以除了線上平臺,線下也同樣值得關注和耕耘,而事無巨細的服務能力和精耕細作的運營能力,則是決定了線下二手商店走向何方的關鍵。
03
我們能從閑魚學到什么?
在閑魚,我們看到了蓬勃發展的二手生意,還能探尋到閑魚搞定年輕人的生意經,這能為二手電商平臺帶來啟示,也可以讓更多的行業、企業和品牌從中獲得生意的啟發。
首先,閑魚的C2C模式形成“特色供給”,不僅能實現低價的基礎保障,在用戶視角時代也更容易出圈。
C2C模式讓用戶與用戶直接對話,省去了中間商、平臺商賺差價,買賣雙方自行溝通,能讓更多二手商品真正達到最低價,畢竟更大一部分閑魚用戶的初衷,是買點兒高性價比好物。在理性消費的時代,消費者將性價比作為消費的重要考量,他們對價格更加敏感,能直接對話賣家還能殺殺價的平臺,自然比面對客服和一口價來得更有吸引力。
C2C模式帶來的低價還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部分是,C2C更傾向于用戶視角,在用戶時代,誰先站在用戶一邊,誰就搶占了生意的先機。
消費者早已司空見慣品牌的各種營銷手段,達人種草明星代言無論再怎么真實也還是讓消費者覺得有距離,覺得有廣告的成分在,而真實用戶的評價和推薦卻顯得更加可靠,閑魚上雖然也“混入”一些商家但更多的仍舊是普通消費者轉賣商品,就像曾經大家喊出“中國人不騙中國人”的口號一樣,至今消費者也還是更愿意相信“消費者不騙消費者”,在消費者手里買到的東西因為二手而低價,因為同為消費者而可靠。
這還能帶給我們的一個思考是,我們已經進入了用戶時代,站在用戶視角最為重要,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營銷,最重要的都是去說出“用戶語言”,不能站在企業和品牌的角度思考我想成為什么,而是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用戶需要什么。
其次一點,在興趣消費時代,閑魚站上了興趣的風口,并圍繞興趣延展更多消費者所需的情緒。
前文中我們反復提到閑魚的興趣和圈子,這也是消費趨勢所在,如今的消費者在消費的天平上抉擇,理性消費,感性生活,雖然追求低價和性價比,但在自己個人興趣愛好上仍愿意一擲千金。
消費需求開始從“物質富足”走向“精神富足”,更加看重消費中的情緒滿足、感官愉悅、自我建構以及可以帶給自己的精神自留地。在這樣的變化下,品牌做產品和做營銷,都要注重能為消費者帶來“精神悅己”,消費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物質行為,能為精神帶來觸動的消費才會被更堅定的選擇。
2014年9月,閑魚正式上線,如今已經正式邁入了第十個年頭。
在阿里戰略調整和綠色經濟持續走紅的雙重作用下,相信閑魚在未來會獲得更確定的增長,也相信在閑魚的帶動作用下,國內線上線下二手交易平臺都能繼續高質量發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