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路更新時,還能尋回珍貴的虹口記憶嗎?
文化底蘊尤為濃厚的虹口,能否隨著多倫路更新形成另一種風貌?
撰文丨miaomiao
編輯丨銳裘
位于虹口區的多倫路,或許較少出現在上海寶藏小馬路名單里,顯得有些不起眼,但實則集中展示了上海近代文化發展的縮影。
自1912年修建以來,多倫路積淀了濃厚的文化氣息,還曾于2001年被列為上海市特色文化街、2010年成為上海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街,被很多人熟知。
最近,這條馬路所在的片區,因新一輪城市更新啟動開工的消息引起業內關注。△ 多倫路城市更新項目效果圖
這片更新項目位于多倫路后端,項目總建筑面積近22萬平方米,一期以商務組團為主,主打現代性與產業+商業組合;二期則突出文化風貌,并將文化里弄與四川北路貫穿。
由這條信息展開,我們也不禁好奇文化底蘊尤為濃厚的虹口,能否在下一輪城市更新中,形成另一種獨特風貌。
? 重新打開多倫路
多倫路位于虹口區中部的魯迅公園板塊,全長550米,是一條L型的馬路,北鄰甜愛路和魯迅公園,背靠內環高架,東、北兩端都與四川北路交匯,交通是這里的一條有利因素,但更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多倫路的“文化基因”。
△ 拍攝于近期的多倫路文化街
關于多倫路曾經的故事,可能一篇文章都說不完。這里曾是近代中國左翼作家的聚點,二戰期間猶太人的“避難區”,密集的里弄生活區里隱藏了諸多迷人的故事。其中,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還被列為上海市特色文化街,而聯結它的一頭是承擔商業部分的四川北路,另一頭則是以山陰路、長春路、吉祥路、甜愛路這樣交織的小馬路串聯起來的生活區。
△ 拍攝于近期的四川北路△ 山陰路風貌區典型的“紅磚房”,今天仍有大量居民居住在此。
只是,近幾年虹口四川北路商圈,一直以來相對沉寂,而多倫路文化街,雖然也曾多次嘗試不同活動,但似乎都不及昔日風采。而背后的大片的弄堂生活區也同樣面臨需要進行整體改善的狀況。
此次多倫路城市更新的片區,是聯結著多倫路文化街橫濱路段的片區,這里曾經聚集著諸多里弄生活區,目前已完成了一輪拆遷,新一輪的商業提升,將從這里開始。
△ 橫浜路更新片區的防護墻,墻上代表著虹口文化名人意向的涂鴉畫作。△ 橫浜路目前還剩余一部分未拆除的民居,紅瓦坡頂屋面,很“虹口”。
根據現場實地查看和規劃方案的比對,我們判斷整體設計規劃的一期(西地塊)和二期(東地塊)如上圖所示↑
目前改造方是上海中建八局東孚,建筑設計方是伍茲貝格,項目總建筑面積近22萬平方米,而兩期的定位也并不相同,具體如下↓
項目一期:
具體范圍:集中在秦關路、海倫西路、寶山路、橫浜路區域內;
建筑性質:新建建筑;
規劃重點:以TOD為主導的商務組團,包括甲級辦公、總部辦公及商業業態;
定位:通過高端樓宇設計、差異化產業布局和商業配套設施等樹立區域辦公新標桿;
竣工時間:預計2026年12月竣備。
△ 項目一期(西地塊)效果圖
項目二期:
具體范圍:將麥拿里、柳林里等百年歷史風貌里弄與四川北路商業街貫通;
規劃重點:商服導向的文化風貌組團,包括單元式辦公、風貌商業街區業態;
定位:打造集“人文街區、高端商墅、品牌服務公寓、行政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社區;
竣工時間:整體預計2028年5月竣備。
△ 項目二期(東地塊)效果圖
項目的集中商業區則將打造集精致餐飲、生活配套、休閑空間于一體的休閑社交空間,未來將引入一些輕餐、零售和重餐品牌,滿足辦公人群及周邊社區居民的休閑社交需求。△ 項目街區效果圖
整體來看,項目將老建筑與現代商業、生活設施等相互融合,并且會保留虹口紅磚房的特色,為周邊人群更優質、更豐富的消費體驗提供支持,重新定義此處的商業活力。
? 虹口能否走出不一樣的更新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二期與四川北路的聯通,是2023年虹口區發布的《創新引領四川北路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中的重要一環,此舉不僅能暢通片區內的商業體系,而且對推動四川北路打造成為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現代商圈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位于四川北路71號的德鄰公寓更新項目和地處虬江路上的176街坊城市更新項目,作為計劃中的重要項目,也于今年3月同時宣布開工。
前者作為老上海極負盛名的國際公寓,將打造成為集創意辦公、展覽展示、會議論壇、格調小店于一體的虹口文化新地標;后者擬建一棟26層高度塔樓(含5層裙房,地下共3層),并結合地塊內原有4處保留歷史建筑進行打造。△ 德鄰公寓更新項目
△ 176街坊更新項目
據悉,今年四川北路區域預計新增約58萬平方米的商業和辦公空間,外加前后多個城市更新項目的開工,共同為四川北路區域的商業活力帶來全面提升,助力虹口區“以四川北路為軸心,加快打造蘇州河以北商業商貿中心”的重要戰略,進而吸引更多擁有獨特品牌價值和前沿運營模式的商業實體,于此找到合適的發展空間。
不過另一方面,虹口歷史文化風貌的核心在于曾經在這里居住的“人與文化”,以及虹口區介乎老市區黃浦以及工業為主的楊浦,兩者之間的地方特征,外商與文人在密集無序為主的空間并存所形成的獨一無二的韻味。
從目前僅有的規劃來看,除了建筑物的貼合,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整體片區更內核的更新——這才是把虹口相較其他地方全然不同的韻味提取呈現的重中之重,當然也確實是最具有挑戰的地方。
期待虹口文化風貌區在未來的更多信息披露,也同樣期待虹口珍貴的人文價值這一面能被保留,甚至傳承。
#商業地產系列解讀
新天地 | 萬科商置 | 大悅城 | 太古 | 凱德 | 華潤 | 復星丨印力丨華貿丨華僑城丨香港置地 | 檀谷TANKO丨微領地 | 源點LiveLab | Kaledo | NOYA | 東原致新
#城市更新
鴻壽坊 | 太古香港 | 中環街市 | 南陽共享際丨南湖天地丨Convet Garden丨Hudson Yards
#內容營銷/文化敘事
線下商業刊物丨星巴克咖啡杯里的美術館丨品牌雜志丨印唰廠有意思報丨路易威登城市指南丨地產社媒 | 「療愈」之書丨 新天地燃冉藝術季
#品牌/門店
素然丨Apple靜安丨多抓魚丨麥當勞丨Snow Peak丨Shardaa丨大小咖啡丨宜家丨Aesop伊索丨澤田本家丨Alimentari丨瑞幸咖啡丨開心麻花丨始祖鳥丨teamLab丨蔦屋書店丨永璞咖啡
#主編專欄
上海餐飲觀察丨社商+社造丨市集觀察丨露營行業觀察丨「小生意」的故事丨公園式商業
#專題系列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贊和在看吧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