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本驅蚊液的核心競爭力不是蚊子
1
周末不卷,隨便寫點。
杭州已經開始有蚊子了,我成了它們一致好評的自助餐。
更難頂的是小孩也被咬,咬了晚上睡不好,他睡不好我和我老婆都好不了。
為了防蚊驅蚊,我老婆買了電蚊拍、滅蚊燈,還買了驅蚊液。
是一個叫潤本的牌子。
透明的小綠瓶,很好看,就是名字聽起來像套套。
我之前沒有聽過潤本這個牌子,以為我老婆買它是因為顏值高。
結果她說不是,是因為這個牌子主打嬰幼兒友好。
只要在電商上搜“寶寶驅蚊液”、“嬰兒驅蚊液”,都會立馬出現潤本。
平臺上這些搜索詞被它包圓了。
你想忽略它都難。
甭管它到底是不是安全有效,是不是真的對孕婦嬰兒友好,人就這么先吹了。
再配上小綠瓶,很少有寶媽能抵擋這樣的三連炸。
2
為了把【護兒】這個標簽焊死在自己頭上,潤本做了一件更絕的事情。
用其他品類的產品來為自家驅蚊液保駕護航。
驅蚊液是一個非常細分的市場。
國內市場規模大概80多億,一堆人跟你分食。
潤本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要是想有一番作為,必然還是要做一個新業務的,必然要搞一個第二增長曲線。
潤本選的第二增長曲線不是繼續做其他驅蚊產品,而是選了一個看起來很奇怪但又非常合理的賽道。
嬰幼兒護膚。
這個新業務不但本身是能賺錢的,毛利高,而且算是幫助驅蚊液這個業務焊死“安全”“嬰幼兒友好”這一標簽的。
你不是怕驅蚊液成分不安全嗎?
你不是擔心分不清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檸檬桉嗎?糾結哪個對嬰幼兒更好嗎?
一個做驅蚊液的牌子直接做嬰幼兒護膚產品,其實不是為了做嬰幼兒護膚,而是全方位地在寶媽們心中植入一個思想鋼印:我都敢做嬰幼兒護膚了,我都敢賣你們用在娃娃臉上的東西上了,你還會認為我是不安全的嗎?
保護嬰兒,我是專業的。
所以,你的驅蚊液,還得選我。
寶媽們一旦看到(對,只要看到就好)了潤本的嬰兒潤唇膏、嬰兒面霜,那么寶媽們還能抵擋潤本驅蚊液的進攻嗎?
雷達有嬰兒用品嗎?
我潤本有。
所以,你得信我。
3
有趣的是,嬰幼兒安全這張牌,其實所有的驅蚊液品牌都很容易想到。
就是想不到,看到對手做了,幾分鐘就悟了。
傳統驅蚊液品牌都不是傻子,但為啥會讓一個新牌子搶了這個標簽呢?
恰恰就是因為他們不是傻子。
最容易賺錢的方式不是給自己全系產品都貼上母嬰標簽,而是做價格歧視:
母嬰裝的要更貴,普通要更便宜。
普通裝的走量,母嬰裝的賺高毛利。
走這個路線,當然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是更明智的做法。
但你不能在同一份事情上賺兩次錢。
既然你要賺價格歧視,就不能阻擋其他人把“護兒”當成品牌標簽。
這時候能看到,其他驅蚊液品牌,有自己更賺錢的事情,所以沒動力把C位留給驅蚊液這個品類,畢竟盤子太小。
這就給了潤本機會。
潤本真正起量,就是識別到傳統驅蚊液品牌留下的這個縫隙,然后趁著直播崛起,找到了母嬰都認的KOL,李佳琦和丁香醫生。
前者讓潤本迅速起量,名氣飆升。
后者讓潤本和“安全”“健康”綁定在一起。
一旦做到了,就會讓用戶產生粘性和錨定,一步快,步步快。
這招看起來也沒什么,平平無奇。
無非就是找了一個傳統品牌看不上不肯全力做的口子,硬生生地插了進去。
然后利用新興的渠道紅利,快速起量。
這樣的故事,在新消費很多品類上都重復過好多次。
彩妝,護膚,食品,飲料。
但潤本的運氣要比大多數新消費好很多。
因為其他品類太大太大了,后來者剛發力,前輩就全力反擊,后輩也躍躍欲試。
潤本這個賽道太小了,哪怕潤本冒出頭,前輩不屑于在這個賽道加大投入,后輩不敢隨便再卷。
于是,潤本一騎絕塵,坐穩了自己位置。
甚至可以說,潤本驅蚊液,驅的不只是蚊子,還有后來者。
只能說,我愛這個魔幻的世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