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大眾旅游市場 同程旅行跑步進入Next Level
作者 | 楊凡
編輯 | 李怡
進入2024年,中國旅游市場迎來新常態。反映在需求側,情緒價值晉升剛需,品質升級的訴求和平替概念的風行并行不悖;在供給端,以國內中小旅游城市接力出圈、新興目的地走熱等動向為代表,行業格局加快重構。
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往往機遇與挑戰交織,要想平穩穿越激流、及時避開暗礁,旅游企業面臨的考驗并不輕松。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國內文旅上市公司中營收同比下滑者和凈利潤為負者均占比近半,這與2023年整體強勁反彈的態勢形成不小的反差。
面對持續進化的市場,區別于旅企普遍存在的某種“無所適從”,有篤行者展現出尤為強悍的自適力。這之中,以同程旅行為代表的頭部OTA,已開始跳出低維度的內卷漩渦,引領行業向高質量增長全速進發。
業績增速領跑大盤成常態
扎根大眾旅游市場不動搖
5月21日,同程旅行(0780.HK)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38.66億元,同比增長49.5%;經調整凈利潤5.58億元,同比增長10.9%。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同程旅行年服務人次達18.27億,同比增長57.4%;年付費用戶達2.29億,同比增長14.3%。
如何理解上述數據的含金量?大盤數據可以作為坐標參照。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調查統計數據,2024年一季度,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52萬億元,同比增長17.0%;同期國內出游人次14.19億,同比增長16.7%;
數據對比很直觀,在收入和服務人次兩大核心指標上,同程旅行的增幅均強勢領跑大盤;而回顧可以發現,這種領先行業均值的表現,已近乎成為同程旅行的“專屬標簽”。
典型如三年特殊時期,在市場形勢萎靡之際,同程旅行憑借持續性超行業均值的恢復速率,在帶動平臺合作伙伴穿越市場震蕩的同時,也鼓舞了業界堅守的信心。
透視同程旅行強勁增長的根基,自2023年以來,得益于國民經濟的穩健增長,大眾旅游市場持續繁榮,旅游消費剛需屬性持續凸顯。以下沉市場、高頻次、多元化等變化為核心,中國旅游市場由此生成龐大的結構性增量。
聚焦下沉市場,從拼多多到蜜雪冰城,各路商業傳奇充分詮釋了下沉市場的無限潛能。
投射到旅游業,憑借對大眾旅游市場的敏銳洞察和率先布局,同程旅行享受到行業增長所帶來的紅利。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同程旅行的年付費用戶同比增長14.3%至2.29億,居住在中國非一線城市的注冊用戶占注冊用戶總數約87%。
圍繞出行頻次,得益于立體交通基建網絡的持續完善,加之本土汽車工業的加速“內卷”,以周邊自駕的休閑度假方式為代表,旅游出行真正實現“說走就走”。
典型如2024年春運期間,春運人次突破90億次,而在2019年,該數據僅為29.8億次。之所以會有如此漲幅,自駕出行構成主要增量,也正是天量的自駕出行頻次,為大眾旅游創造出龐大的市場增量。
至于多元化,從哈爾濱“小土豆”到“天水麻辣燙”,從開封王婆到新疆阿勒泰,進入2024年,潑天富貴涌進網紅城市的案例讓人應接不暇。風潮背后,以冰雪、美食、相親、影視IP等要素為核心驅動力,大眾旅游市場需求多元化的趨勢加速演進。
精細化運營大放異彩
用戶心智教育厚積薄發
鑒于此,同程旅行平臺的服務場景和產品種類持續擴容。今年以來,同程旅行除了持續深化與騰訊的戰略合作,已涉足微信生態、興趣電商、線下服務、私域生態、廠商生態、工具生態等消費場景。這些布局,帶動了同程旅行用戶消費頻次和用戶價值提升。
之所以如此精細化,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從地理維度來看,同程旅行的用戶群體并不僅僅局限于一線城市,其約有86.9%的注冊用戶在非一線城市。單一的服務場景難以完全觸達到這部分的人群。
其次,更為廣泛且多元化的服務人群,也就意味著用戶需求的廣泛和多元。只有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產品和服務,盡可能滿足大眾旅游群體的多層次需求,才能持續增加用戶的粘性。
可以看到,上述布局在滿足用戶旅行需求的同時,對提升用戶與同程旅行互動頻次的效果“立竿見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同程旅行的年服務人次同比增長57.4%,達到18.27億,用戶消費頻次呈現出健康的增長趨勢。
置身人口及互聯網紅利期消退的存量時代,用戶規模已經較難增長,如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會員管理體系,成為ToC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審視旅游行業,受消費頻次偏低(相比餐飲等行業)、不同地域市場差異大等因素影響,用戶運營一直是各路旅企的共同挑戰。
以騰訊生態和下沉市場的線上/線下聯動為基礎,同程旅行將品牌建設上升到戰略高度,通過精細化運營,逐步實現對用戶心智的強勢占領。
回溯到2020年4月,同程藝龍推出新品牌“同程旅行”、新品牌標識及新口號,以輸出年輕時尚的品牌形象,進一步鎖定年輕用戶。
在此基礎上,包括2020年贊助綜藝節目《奇葩說》、2021年上線“機票目的地盲盒”引爆社群傳播、 2022年簽約成為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國區官方合作伙伴、2023年全面升級旗下黑鯨會員體系等在內,同程旅行的精細化會員運營和創意品牌營銷持續上新。
對于相關的市場投放策略選擇,同程旅行一位高管早前指出,其核心是考量人群匹配度和ROI評估。
“從數據來看,這些投放對強化同程旅行品牌的認知正在顯現。未來兩三年,我們會加大品牌投入,在用戶心智建立以后,同程旅行的品牌溢價會逐漸做出來,再伴隨我們的產品、服務和營銷的聯動,相信3-5年后,就會形成足夠強的品牌認知。”
而以此次財報公布的年度服務人次增速為核心,同程旅行最終的運營數據,無疑為上述預期做出了充分驗證。
進入2024年,圍繞服務體系優化、社會責任承擔等方面,同程旅行的品牌建設未曾止步。
1月12日,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提升優秀案例名單”。同程旅行“用戶訴求響應機制”成功入選“暢通問題反饋渠道 提高客服響應能力”的優秀案例名單。
綜上來看,伴隨平臺用戶/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同程旅行精細化運營愈更為有的放矢;而在付費用戶數據之外,此次同程旅行首度披露的年服務人次增幅,無疑盡顯其品牌戰略的厚積薄發。
超越OTA定位深耕供應鏈
“三駕馬車”藏無限增長潛能
2024年,以高效、創新性、融合性和可持續為特點,新質生產力倍受各界關注,基于此,以新技術賦能產業鏈,成為同程旅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在大交通方面,過去幾年,同程旅行已幫助多個機場推進數字化轉型及中轉產品開發。與此同時,以近期牽手長白山上線“一機游”智慧平臺為代表,同程旅行通過與旅游景點的合作,以增強其數字化能力。而在住宿業,同程旅行通過全面的PMS品牌組合賦能住宿業客戶,以助力其持續提升運營效率。
用戶側精細運營和商戶端持續賦能的“相向而行”,帶動同程旅行核心業務發展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同程旅行交通業務收入17.37億元,同比增長25.6%;住宿業務收入達到9.65億元,同比增長15.6%。
在持續深耕產業鏈的同時,同程旅行也將自身的平臺邊界逐步擴大。目前,除了機票、酒店等核心OTA業務,同程旅行還涉足了酒店管理服務、線下旅行社等領域。通過聚焦產業鏈布局,特別是對酒店管理和旅游度假業務的持續深耕,同程旅行正逐步轉型為一家綜合性旅行服務平臺。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同程旅行旗下的藝龍酒店科技平臺上開業酒店近1800家,簽約酒店超2600家。覆蓋了國內280個直轄市及地級市,以及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老撾等海外市場。
同程旅行快速整合旅游度假產業鏈,截至2024年3月底,旗下的同程旅業在全國有約500家旅行社門店,目前已覆蓋上海、廣東、天津、北京、江蘇、安徽等區域。
隨著多元化業務的規模性增長,同程旅行逐步構建起推動未來發展的新動力源泉。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同程旅行包括廣告、會員、酒店管理等在內的其他收入同比增長36%,達到5.02億元;包含線下旅行社業務、旅游景區運營等在內的旅游業務收入為6.63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需特別關注的是,在厚植本土市場的同時,針對具備無限想象空間的海外市場,同程旅行已經展開穩步探索。
目前,同程旅行已在新加坡設立了海外總部辦公室,3月中旬,同程旅行首個海外實體店落地洛杉磯,并透露將上線一款名為“WatsTravel”的本地化APP,為北美客戶提供機票、酒店等旅行產品的一站式預訂服務。據介紹,同程旅行未來還將加快布局英國、泰國、印尼、菲律賓、加拿大等市場,積極拓展國際機票、國際酒店、出境度假等業務。
歷經中國這一復雜市場的多年磨練而成長,包括決策審慎、執行高效、機動靈活及善于合縱連橫在內,同程旅行的持續進化,成為確保自身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保證。伴隨新時代紅利的持續釋放,堅定擁抱長期主義的同程旅行,將在下半場給業界帶來更多驚喜。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