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牌是磨出來的:Honest Tea 如何用15年上三個臺階
來源:華麗志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堅忍不拔應該是一個品牌創始人最應有的品質,《福布斯》雜志講述了Honest Tea 15年的成功歷程。
一夜成功這種美事在 Honest Tea 的創始人Seth Goldman 看來是幾乎不可能的。Honest Tea成立于1999年,15年的艱辛創業成就了今天的品牌。如今Honest Tea年銷售額1.1億美金,可口可樂公司現擁有其100%的股份。
15年的創業中每個階段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但是Honest Tea的團隊都順利通過了考驗:
1. 初創階段:明顯的差異性+明確的目的性
最初創立 Honest 茶飲料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兩個年輕人渴了,和其他所有創業故事的開端一樣,都是想解決自身發現的一些問題與矛盾。Goldman 發現當他想喝水時,但是便利店的貨價上卻沒有一瓶可以低糖卻有止渴的飲料,那時是1999年,飲料的選擇特別局限,只有一些蘇打飲料和果汁,偶爾出現一些減肥飲料。
而Honest茶飲料比普通飲料少 70%的卡路里并且選用新鮮原葉來榨取茶葉精華,最重要的是低糖所以非常止渴。這樣在當時產品的差異化一下子就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當然在配方上的差異是遠遠不能打造一個長久的品牌的,Goldman說:一個偉大的品牌必須是一種代表,所以我們賣的是有機,是健康,是活力更是一種生活品位。我們所希望的是無論這瓶飲料我們賣的贏利與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積極的正能量,我們在影響著消費者。這樣一來,當我們的產品出現的時候,消費者的感覺不是買的是茶飲料而買的是我們的品牌“Honest”。
2. 發展階段:抵制誘惑,集中精力
有6年的時間我們走了錯的路,Goldman在總結這些年的經驗時說到:“驚奇的發現,我們最大的錯誤不是預估的錯誤也不是生產的偏差而是我們缺乏集中的精神。”
糾其深處的根源在于我們一直的想法是“我們只是一個生產茶飲料的生產商”,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這一度使我們在產品定位和發展的計劃走向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例如,6年來我們耗資巨大建立了自己的灌裝工廠,因為我們需要控制我們的生產流程和產品,就像所有其他生產商一樣我們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維持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并形成量產。
同樣的,這是錯誤的。Goldman解釋到:“你需要考慮的是一個大的規劃和藍圖,你所創造的這一切歸根結底什么最重要?對于我們來說,建造飲料瓶的生產工廠幾乎是無用功,因為在長期,我們所想建立的就是Honest這個品牌而已。”
3. 量產的階段:缺乏資本運作的技能
先看一下Honest Tea 三個發展階段,每個5年銷售總額的增長曲線:
頭五年 - 1,630萬美金
第二個五年 - 9,000萬美金
最后五年 - 3.92億美金
如果沒有資本的運作,Honest茶飲料不可能達到如此的量產規模。可口可樂公司在2008年收購了40%的股份后于2011年全部持有了Honest Tea的股份。
“當年可口可樂初次投資的時候,我們的銷售點是15,000個,現在我們的銷售遍及100,000個地方。毫無疑問,這種能力是可口可樂帶來的。但是在簽訂收購協議的時候是我一生中遇到過最艱難的談判。所以每個談判環節我都必須要參加,每個細節都要抓好,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品牌的生死。”
最后,當問到Honest的成功是不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的時候,Goldman回答說:“當你覺得你在做一件你認為對的事情并且堅信能成功時,往往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但是當一件事情不管成功與否都值得你去奮斗的時候,你很有可能已經在對的時間做了一件對的事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