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貴革: 新浪微博值5億美元嗎?
我們如何評估新浪微博的商業價值呢?
上周,新浪微博申請在美國上市,計劃融資5億美元,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令人震驚。對過去五年來一直“與世隔絕”的你們來說,微博過去一直被稱為“中國版Twitter”——自2009年開始就受益于防火墻對美國微博的封鎖。
雖然在微博領域優勢明顯,但新浪近幾年來仍不得不與騰訊、搜狐以及其他對手展開激烈競爭。兩年前,騰訊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微信——毋庸置疑地成為史上發展最快的App。
這么來看,棘手的問題就來了:我們如何評估新浪微博的商業價值呢?面對微信的強大優勢,新浪微博是否頹勢已現?
不完全是。新浪微博依然具有無可匹敵的社交媒體影響力。甚至在本月,在MH370失聯事件和昆明火車站襲擊事件發生后,對于大多數網絡用戶來說,新浪微博成為了新聞動態的主要消息來源。在信息覆蓋度、實時有效性、用戶整合性以及社會透明度方面,新浪微博仍首屈一指。
互動參與度方面,我們每三個月就會對3,000名中國消費者展開一次調研。最近一次調研顯示,在10大品牌的回想度上,新浪微博是微信的三倍。這意味著在兩者上都有投資的商家,從新浪微博獲取的回報和用戶參與度更勝一籌。
新浪微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其每月活躍用戶(MAU)已達1.29億。這也是新浪微博首次發布此類數據。那么,這一每月活躍用戶數以貨幣形式衡量價值幾何呢? 讓我們與Twitter的統計數字做下對比。根據Twitter2013年第4季度發布的財報,Twitter的每月活躍用戶約為2.41億,當時Twitter的市值為296億美元。由此來看,每個活躍用戶的價值約為122美元。如果我們以同樣的方法來計算新浪微博,其市值將飆升至157億美元。
問題是,新浪微博和Twitter分屬不同市場。即使我們將上述數字打個對折,新浪微博仍值80億美元。如果仔細審視用戶結構,我們會發現新浪微博的大多數用戶屬于中產階級或白領階層。如果這一每月活躍用戶的數據可以在后臺進行拆分,以定位不同的用戶流,結果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商業機會和更大的協同作用。
Twitter 91%的收入來自在線廣告客戶,而新浪的盈利方式則更加多元化。新浪為各個品牌公司、中小企業以及淘寶店主構建了一個綜合的廣告體系。今年,它攜手支付寶推出了微博支付,向整合營銷平臺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與電視頻道的合作奠定了新浪微博在協作雙屏交互領域的先行者地位。春節期間與央視的合作已為新浪微博帶來數億元的收入,更不用說還有來自數據授權的收益流。此外,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新浪微博可以進一步觸及淘寶用戶。
在IPO申請過程中,新浪微博選擇高盛和瑞信作為承銷商,藉此提升品牌認知度和幫助留住人才。通常,有了高盛的支持就離成功不遠了。
話又說回來,微博過時了嗎?我們會說,“不要這么快下結論”。Facebook不久前剛以190億美元收購硅谷一個不起眼倉庫里的50人小公司(移動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在這樣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包貴革(Greg Paull)是勝三管理咨詢公司總裁(www.r3ww.com)。勝三是一家專注于改進商家及其代理商效率和有效性的全球咨詢公司。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