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視頻" 能否馬到成功?
4G時代,意味著更高速完善的網絡,用戶快速制作、分享短視頻的門檻被大大降低,必然引發多媒體與社交網絡的深度媾和,新物種“社交視頻”華麗登場。在眾多視頻社交應用中,新浪秒拍、騰訊微視兩大勢力的終極對決。到底誰能笑到最后,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玩視頻、圈朋友”潮流的崛起卻是不爭的事實。
騰訊vs新浪秒拍
實際上,視頻與社交的融合,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一方面,短視頻為社交媒體貢獻更優質、更具創意的原創內容,對社交媒體平臺以文字、圖片為主的媒介形式形成有效補充;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為短視頻的快速傳播提供了渠道,讓優質的內容更容易被挖掘和傳播。
社交視頻怎么玩?明星、大V一個都不能少
毫無疑問,沿襲新浪微博走紅的套路絕對靠譜,微視與秒拍都推崇大V效應。騰訊微視在國慶期間,像何炅、楊冪、郭曉冬、井柏然、“好聲音”主持華少、海泉、蕭敬騰等明星大咖們,都通過微視即時分享自己的旅途見聞,以及忙碌的工作場景。新浪秒拍這邊已經注冊的有王珞丹、田亮、李云迪、龔琳娜等“百位明星”,除了培植自己平臺上的更多優質作者,兩平臺對大V的競爭、特別是對話題紅人的競爭已經作為一個主戰場。這二者運用大v手段基本打和持平。
但在圈用戶層面,新浪秒拍則只能為他人做嫁衣。微視是以企鵝家族的各類應用為主進行分享,手機QQ、QQ空間、微信等,外部平臺有新浪微博。但反觀新浪秒拍,除了自家的微博外,其他均流入微信、騰訊微博、人人網等“外姓人家”,過多的圈層分流降低了用戶粘度,使得新浪秒拍面臨被主流社交網絡(如微博)邊緣化的危險。而微視依賴騰訊多年融匯打通的旗下產品矩陣,建立關聯合力,強化用戶黏性,形成互為助益的市場策略。
社交視頻玩什么?畫面沖擊感+粉絲窺探欲
除了定位于多樣化的社交需求,視頻社交在滿足用戶需求層面,更是勝過了140個字的二維魅力。
德藝雙馨的蒼老師視頻炫技寫對聯,男神馮紹峰花樣拜年,楊冪與劉愷威分享巴厘島大婚細節……粉絲們通過微視頻,足不出戶便可獲知偶像更真實的生活特寫。從楊冪吃飯化妝到婚紗上身、再到二人愛的宣誓和送入洞房,讓眾粉絲過足了眼癮,讓網友感受到圖片與文字所不能帶給的真實、新鮮、快樂與刺激。這種動態視頻、全民參與玩創意互動的新方式,打破了讀圖時代的空間限制,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真正完成了一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即時、即視狂歡。
作為一種更簡單豐富的社交語言,“動態社交語言”將完成對文字、圖片社交方式的升級。正是這種畫面沖擊的力量和在移動端輸出的參與感和窺探欲的快感雙重疊加,讓海量粉絲能隨時隨地的融入其中。
社交視頻的營銷盛宴——光說不拍假把式
視頻社交應用在解決了影響力與傳播力兩大難題后,剩下的便是價值變現的問題了。而在這一點上,不少先鋒人士似乎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
- 微直播——有料有真相
明星要維持曝光率,除了拿實實在在的作品說話,還能靠什么?沒有“周一見”的上頭條能力,讓粉絲接觸更真實的自己還是可以的。
莫文蔚巡演期間,通過微視鏡頭向廣大粉絲曝光了演唱會幕后花絮,與舞臺上性感冷艷的“莫后”不同,后臺的莫文蔚在準備間隙時而賣萌時而搞怪,令網友贊嘆連連。這一舉措使得“莫后年代”演唱會也獲得了更高的粉絲關注度。與以往高大上的明星演唱會不同,除了以極致的舞臺布展、造型服裝吸引粉絲眼球,莫文蔚通過微視跳出了原有媒體圈的束縛,以自身為自媒體,將平時要透過傳統媒體才能得見的私密動態分享給粉絲,有料有真相。
- 微廣告——小而美的注意力
注意力營銷時代,對品牌“瞬發”能力的要求更加嚴苛,如果沒創意、沒熱點,不如省省力氣,直接復制“恒源祥”、“腦白金”來的實在。
小熊電器劍走偏鋒,依托微視8秒短片特性,推出八周年慶“逢8就發”8秒短視頻。系列短視頻一經投放,即刻引發巨大反響,僅一天時間,覆蓋微視網友即超過300萬人次。微視網友對此種新穎的視頻廣告形式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此種主題活動短視頻,區別于以往枯燥冗長的視頻廣告,令網友開懷一笑間記住品牌廣告內容,同時不會引起網友的反感。僅從小熊電器此次短視頻的用戶反響來看,活動效果非常成功。
- 微互動——人人皆拍客
微博時代已充分養成了網友愛曬、愛自拍的特性,如今視頻大軍加入,何不放大網友的愛好。騰訊自家手游《全民飛機大戰》借勢微視推出視頻挑戰賽,共吸引了10萬余條參賽微視作品,大大提高游戲擴散半徑。以自身游戲帶動微視傳播,借助微信朋友圈達成游戲愛好者刷存在感的關系網,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社交視頻:一夜驚喜還是一戰成名
視頻社交從不溫不火到下一站天后,前路仍然充滿了變數。即便如今騰訊微視似乎搶得先機,但該領域的競爭只會有增無減。
產品模式:微視目前用戶增長依然保持良好勢頭,但明星策略使得其成為另一種“追星”新模式,當用戶新鮮感褪去后,很難保持多頻次,長期地拍攝視頻。因此,如何“讓用戶長期活躍”是所有社交視頻應用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用戶除了主動拍攝、上傳視頻外,也許參考彈幕視頻網站形式,發表視頻評論會是不錯的交互模式。
產品屬性:視頻分享從本質上來說是社交而非溝通工具,所以如果只定義為熟人社交,很難保證高質量UGC的產出,因此,社交視頻應用就不得不去強化媒體屬性。可是作為媒體,視頻分享的優勢和缺點同樣一目了然。視頻信息表現形式相比文字更加生動、豐富、可靠性強,但在內容監控、審核、分類層面,難點盡現。也許綁定大型視頻門戶或并入主流社交網絡,會是視頻社交應用實現商業化比較實際的道路。一方面依托老牌視頻網站的技術優勢加強自身內容監管,另一方面取代.gif格式成為社交分享的一種輔助形式,以主攻突發事件分享切入主流用戶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