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網絡劇忽然如此紅火?
作者:何足道
封面配圖:網絡
上個禮拜愛奇藝在三亞開營銷發布會
宣布成立馬東(馬季之子,前央視主持人)、劉春(前鳳凰衛視執行臺長)、高曉松三個工作室推出近30檔網劇和自制節目
優土號稱今年自制投入也是5億,大電影和搞笑網劇兩手抓
除了原有的老男孩、萬萬沒想到、嘻哈四重奏等系列之外
他們現在正滿世界找項目
樂視號稱今年要做700集以上的自制劇,平均每天2集,365天不間斷
搜狐的張朝陽更是公然宣稱今年是“網絡視頻自制元年”
現在網絡劇發展如此興盛說明了什么?
先來說說,為什么視頻網站忽然熱衷于網絡劇
都知道,如今的網絡視頻不是平臺之爭,而是內容之爭
為了把用戶綁住,視頻網站們搞高清、研究閉環,都見效不大
網友對平臺忠誠度很低,跟著內容走
想看來自星星的你,就去愛奇藝;想看紙牌屋,就去搜狐視頻;想看我是歌手,又涌去樂視……
所以,巨頭們分蛋糕,關鍵在于有木有獨家的熱點內容
視頻網站上,能制造大流量的內容,主要是電視劇和綜藝節目
奇藝并了PPS之后,緊趕慢趕,始終還是差優土一個檔次
但自從連續押對了《爸爸去哪兒》、《愛情公寓4》、《來自星星的你》幾個神作
就輕松逆襲了
去年底,業界掀起了獨家買斷電視節目的燒錢大賽
騰訊從搜狐手中搶走了好聲音第三季,樂視買斷了我是歌手第二季,愛奇藝買斷了爸爸去哪兒等5檔芒果臺節目,PPTV買斷了荔枝臺……
燒起錢來都是以億為單位
電視劇的版權前幾年已經被燒過一輪了,綜藝如今也被燒成了火焰山
視頻網站想要再低成本地得到些獨播內容
就只有走自制這條路了
以前有個共識,就是只有衛視播過的內容,網上才會有大流量
老男孩紅成那樣,累計點擊量也不過千萬級
白領們心心念念交口稱贊的美劇,挑幾部最火的,流量全加起來還不如鄉村愛情
而芒果臺播過的雷劇不管口碑多爛,放到網上,月度點擊量輕輕松松好幾億
完全不是同一個量級的
但去年以來,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這些逆襲的草根網劇打破了規則
證明網劇點擊也可以上億
今年都叫獸的迅速躥紅更是大幅度突破了底線
一部沒有國內任何衛視播出的劇,居然只靠網絡平臺播出,成了現象級神劇!點擊量破十億(奇藝自稱)
這顯然給網絡劇市場打了一針雞血
所以,各視頻網站都把包括網絡劇在內的自制內容都放在了戰略高度上
除了前述的資金投入、人員投入,也投入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推廣資源
除了站內的海量資源導流之外,發布會、線下廣告資源、微博、公關軟文……層出不窮
騰訊甚至調用了微信里的騰訊新聞來推《探靈檔案》
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忽然感覺到網絡劇的聲量變大的原因
也確實推高了某些爛劇的流量
再說說為什么有人看網絡劇
中國是世界電視劇生產第一大國,每年出產一萬七八千集電視劇
質雖不行,量頗有余
好幾十個衛視,還有數不清的地面頻道,都播不完
可這一萬多集電視劇中,題材多半雷同,婆媽劇、抗日劇、年代劇……
適合年輕人看的非常少
一方面,因為電視劇播出平臺是電視臺,而電視觀眾多半是中老年人
另一方面,腫局對電視劇的審查,嚴重限制了電視劇的題材和發揮空間
這就是為什么芒果臺自制的山寨雷劇始終有市場
這就是為什么于媽東抄西抄,依然混得滋潤
因為,至少他們是明確拍給年輕人看的
目前網絡視頻的覆蓋人數在4~5億之間,以90后、80后為主
月度瀏覽時長20~30億小時
光靠那點內容填不滿這塊市場
即便加上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臺劇、泰劇、日本動畫片……也遠遠不夠
很多方面,天朝草民是最容易滿足的消費者
只有對他們稍微好一點,就能獲得回報
即便很多網劇粗制濫造了一點、低級趣味了一點,只要創作有點誠意,接上網絡的地氣
依然能夠獲得追捧
再說說網劇創作
中國從來不缺人才,只要沒被綁住
當今影視、動漫、文學、體育、音樂等流行文化的孱弱,
歸根到底是因為長官意志大于市場需求
為什么天朝電視劇在全球至今只是土特產,
而近年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最強大腦等電視節目卻能井噴,迅速和國際接軌?
無他,電視節目審查較松,市場力量得以發揮而已
網絡的興盛,給了更多人突破限制展露才華的機會
微電影的誕生,也給了大量拍不上電影、電視劇的草根以機會
但微電影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托廣告業
大部分所謂微電影,歸根到底還是長廣告,
受限太多,創作空間太小
而網劇則在微電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開始探求新的盈利模式
等到兩三年后,浮塵散去
或許能有一番新的景象
從市場需求來說
適合年輕人的題材遠不止都市情感、宮斗、武俠那幾個做濫了的題材
也遠不止惡搞、段子集合、色情擦邊球這點現在流行的玩意兒
科幻、推理、靈異、懸疑、盜墓、修仙、架空、穿越、體育、電競、網游、耽美……
如果不受限制,有無數的題材可以玩
提前十年發展的網文,給了網劇故事基礎
劉慈欣、潘海天、今何在、月關等大牌作者也都在試水網劇
腫菊目前雖然號稱網劇審查標準和電視劇一樣
但目前還是由網站自審
只是不知這個天窗期
能不能維持到網劇盈利模式明晰的那一天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