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2》帶來的營銷契機
兩年前,《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引發收視熱潮,締造出驚人收視紀錄,單集最高收視份額達到4.47%,趕超了黃金檔電視劇。《舌尖上的中國Ⅱ》近期在央視播出。《舌尖2》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并將延續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中國人與食物的關系。
《舌尖上的中國2》引爆的不僅是新一輪美食搜索,更是直接將電商捧上訂購的第一渠道的位置,邊看電視邊下訂單成為一道獨特商業模式;視頻網站在得到版權之后,都動用自己的手段對節目進行進一步挖掘,形成節目價值的無限放大;廣告主們圍繞《舌尖2》的贊助、冠名也在一起發酵,期望借著這部人氣沸騰的中國紀錄片賭一把。
借“舌尖效應”,謀得市場,“舌尖”引發的美食討論成為各方營銷的狂歡盛宴。

舌尖2的巨大關注度和影響力
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國》首創國內紀錄片的周播模式,從2014年4月18日至6月6日,每周五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21點檔、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22點檔同步開播。相比第一季而言,《舌尖2》也更加關注“人”,并且借鑒了不少電影類型片的拍攝手法。從百度搜索指數可以看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關注度正在直線上升。

電商網站:影響力轉化為銷量
電商堪稱是《舌尖1》商業鏈條中最突出的現象,反應迅速、花樣之多,令人驚喜。一個從電視到微博話題,再到淘寶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的完美循環由此形成。
于是,天貓商城在今年直接與央視達成合作,同步首發每期節目中的食材和美食菜譜,《舌尖2》攝制組還將為同步上線的食材把關。據了解,《舌尖2》將涉及300多種食材,天貓食品上線的食材數量只多不少。
18號首集播出后,天貓的購物專題頁面中就出現了湖北房縣香菇釀、貴州雷山糯米稻花魚、四川樂山豆花飯和福建泉州蘿卜飯,這4道特色美食的食譜。
1號店則在4月18日同期上線“舌尖上的中國”活動,分為西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華北、東北、港澳臺7大地域,匯聚小吃、調料、生禽水產、主食、蔬菜菌菇等全品類產品,盡力搜羅《舌尖2》中的美食參與活動。
中糧“我買網”則借此次《舌尖2》美食即將出爐之機,網聚《舌尖1》里的近百種美食食材,如香格里拉松茸、毛竹林冬筍、金華火腿,更涵蓋生鮮蔬菜、調味劑在內的所有《舌尖1》美食。并在《舌尖2》播出同時,以產地直采、全程 冷鏈的招牌來吸引一波喜愛舌尖美食的消費者。
視頻網站:影響力轉化為流量
同樣一道菜,誰能吸引更多食客,引來更多關注和流量,這靠的是餐廳的真本事。對于《舌尖上的中國2》這道全民皆知的饕餮大餐來說,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了,能否借機會沾光,提升自身網站的影響力和流量,吸引廣告主的目光則是考驗視頻網站們的真本事。
區別于《舌尖1》的連播七天,《舌尖2》的周播節奏無疑給出充足的時間讓視頻網站對節目價值進行繼續開發,將這種放大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優酷網為了配合《舌尖2》的播出,特別在優酷紀錄片頻道打造“優酷美食節”,將多檔美食紀錄片配合《舌尖2》形成美食文化節目帶,與此同時,優酷還依靠平臺優勢,發起“show出你的拿手菜”、“優酷拍客”等主題活動。
電商堪稱是《舌尖1》商業鏈條中最突出的現象,反應迅速、花樣之多,令人驚喜。一個從電視到微博話題,再到淘寶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的完美循環由此形成。
于是,天貓商城在今年直接與央視達成合作,同步首發每期節目中的食材和美食菜譜,《舌尖2》攝制組還將為同步上線的食材把關。據了解,《舌尖2》將涉及300多種食材,天貓食品上線的食材數量只多不少。
18號首集播出后,天貓的購物專題頁面中就出現了湖北房縣香菇釀、貴州雷山糯米稻花魚、四川樂山豆花飯和福建泉州蘿卜飯,這4道特色美食的食譜。
中糧“我買網”則借此次《舌尖2》美食即將出爐之機,網聚《舌尖1》里的近百種美食食材,如香格里拉松茸、毛竹林冬筍、金華火腿,更涵蓋生鮮蔬菜、調味劑在內的所有《舌尖1》美食。并在《舌尖2》播出同時,以產地直采、全程 冷鏈的招牌來吸引一波喜愛舌尖美食的消費者。
視頻網站:影響力轉化為流量
同樣一道菜,誰能吸引更多食客,引來更多關注和流量,這靠的是餐廳的真本事。對于《舌尖上的中國2》這道全民皆知的饕餮大餐來說,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了,能否借機會沾光,提升自身網站的影響力和流量,吸引廣告主的目光則是考驗視頻網站們的真本事。
區別于《舌尖1》的連播七天,《舌尖2》的周播節奏無疑給出充足的時間讓視頻網站對節目價值進行繼續開發,將這種放大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優酷網為了配合《舌尖2》的播出,特別在優酷紀錄片頻道打造“優酷美食節”,將多檔美食紀錄片配合《舌尖2》形成美食文化節目帶,與此同時,優酷還依靠平臺優勢,發起“show出你的拿手菜”、“優酷拍客”等主題活動。
搜狐在播出《舌尖2》節目本身的同時,還有通過新聞客戶端與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開展深度合作,與搜狐新聞客戶端展開深度合作。希望通過新聞客戶端的合作來刺激視頻播出。
騰訊視頻則通過騰訊網多個頻道全力推動《舌尖2》的熱播,針對每期主題,各頻道策劃相應短視頻。如UGC“5分鐘揭開舌尖2內涵”、新聞頻道“90秒帶你讀懂舌尖美食”生活頻道“舌尖2美食制作過程全揭秘”等周邊主題視頻,擺脫以往大劇模式下單頻道獨立運營模式,進行了大視頻下各頻道聯合運營。
廣告主:影響力轉化為品牌價值
來自央視2013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的數據顯示,蘇泊爾、四特酒分別花了4532萬元和4399萬元,元成為《舌尖2》全媒體合作伙伴。無論是紀錄片片頭,還是天貓的專題頁面上,蘇泊爾和四特酒的LOGO都沒有落下。《舌尖2》通過各種媒體和渠道傳播過程中,這兩個商家都不會被撇下。
蘇泊爾此前已經開始圍繞《舌尖2》和美食等開展了一系列的營銷行動。蘇泊爾總裁戴懷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選擇《舌尖2》進行贊助的原因是,“蘇泊爾”一直遵循創立之初的承諾,要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留下自己的印記,而這一點,正與《舌尖上的中國》傳播飲食文化的理念不謀而合。
因此,蘇泊爾堅持不以贊助商身份將產品強制植入片中,盡最大可能保留片子的原汁原味。而是通過其他片外廣告等形式,推廣其號稱能做出柴火飯味道的電飯煲產品等。

洋河股份選擇了更為巧妙的做法,在紀錄片中間的廣告時段插入自身的品牌宣傳片,借著《舌尖2》的眼球效應,讓更多觀眾看到洋河股份的廣告。上市公司洋河股份的官方微博,在開播前發布了一條信息,提醒粉絲關注:“洋河老字號品牌宣傳片,將準時登陸央視《舌尖2》。"
結語: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舌尖2》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開始意識到: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好的紀錄片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