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曼發布《2014全球娛樂報告》
2014年6月13日,北京 - 愛德曼近日發布了研究人們如何以及為何消費、分享娛樂的第八個年度娛樂調查報告—2014全球娛樂報告。報告發現美國、英國和中國的消費者對他們的娛樂體驗,有空前高漲的控制預期。
“今年的調查,我們發現消費者希望的娛樂體驗更加'自我'――所有的內容要以消費者為核心,要能夠立即讓人喜歡,能夠快速在其各類社交平臺中互動與分享,”愛德曼戰略合作與全球整合總裁Gail Becker說道?!叭绻放颇艹晒鬟_或加深引人注目的娛樂內容,就能夠獲得良好的口碑傳播和其他連帶效應?!?br />
及時行樂-連續觀看(Binge-watching)的趨勢持續升級
有趣的是人們連續收看某一節目的基本驅動力來自人們內在的需求,有72%的受訪者收看節目是因為“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57%的人表示他們這么做是為了“趕上流行”;“24%的消費者是為了避免看到某娛樂節目之前先聽說”,才連續收看,盡管這個比例不大。
多屏時刻
“多屏行為習慣并不是新發現,但是消費者更加愿意用應用軟件或其他娛樂內容的載體進行互動,并不介意創造者是誰,這一發現很有趣,”愛德曼歐洲獨聯體科技團隊董事總經理Jon Hargreaves說。“討論,分析,內容原創以及其他形式的分享,過去是用來形容鐵桿粉絲的,但是今天,它們卻無處不在?!?br />
多屏使用在一些“現場”使用地更為突出,例如體育賽事(美國:47%,英國:39%,中國:41%),娛樂活動(美國:41%,英國:32%,中國:49%)以及全國性危機(美國36%,英國33%,中國39%)。
娛樂體驗分享至關重要
今年的調查還發現消費者們分享娛樂信息,主要是為了發表意見(美國和英國:56%,中國:63%)以及表達他們的愉悅之情(美國:46%,英國:40%,中國:75%)。美國和英國的消費者在警告他人勿在無趣的信息上浪費時間和金錢的努力程度,比中國消費者高出五倍(美國:22%,英國:21% vs中國:4%)。
精彩內容抓住消費者,產生社會化媒體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71%中國受訪者認為品牌給出的推薦比專業評論家(58%)為他們消費決定給出的正面評價更值得考慮。
相反地,“無聊”的內容并不能煽動行為改變,近一半的中國消費者(48%)說他們會因為某公司出品了不好的內容而去批評他們,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曾拒絕購買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32%),或者忽略該公司后來出產的內容(33%)。
“我們發現消費者比之前任何時間都更加渴望互動娛樂信息,無論消息源如何,而且無聊的內容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性比引人入勝的內容產生正面影響的可能性要小,且中國是品牌為重的市場,這賦予品牌去探索如何用創造性的方式去參與的途徑,”愛德曼亞太中東非洲區科技團隊負責人,愛德曼中國首席運營官廼偲桀(Sanjay Nair)總結道。
其他重要研究發現包括:
- 79%受訪者認為You Tube是很有價值的娛樂信息源。
- 在美國和英國,人們更喜歡在一個人收看娛樂節目時使用其他設備(美國:44%,英國:40%),當與他人一起觀看時則會避免使用其他設備(美國:33%,英國:34%)。
- 電視節目在所有受訪市場被認為是最好的娛樂信息來源轉化器。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