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下半場的「私域」新解
【潮汐商業評論/原創】
在過去半個月里,姜慶霞輾轉至上海和廣西南寧出差,在剛剛返回家中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自制的雞湯米線,同時也是她即將要售賣的產品。
姜慶霞在外企工作幾十年,臨近退休時離開原來的崗位,投身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出現在她朋友圈里的老母雞、雞蛋、淮山面線甚至是青汁,都是她多次使用、有些還是親自去源頭工廠考察過的產品,打算近期慢慢推薦給她群里的姐妹們。
圖片來源:姜慶霞朋友圈
談到未來,她的語氣滿是想要“大干一場”的歡欣鼓舞,“這幾年行業發展很快,平臺入駐了很多好品牌,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想要努努力抓住這波機會。”
姜慶霞其實是很多流量主的縮影,電商行業里經歷了大風大浪,也承載著很多小微創業者的商業夢想。
01 電商流量“困境”與“生機”
三十而立,如今電商二十九歲。
一句“互聯網下半場”定調了中國互聯網走向,也重新書寫了傳統電商的故事。
自1995年,中國第一家B2B電商平臺“中國電子商城”上線,中國電商行業已經發展了二十九年,幾乎伴隨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整個歷程,而故事里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流量”,流量的“潮起潮落”影響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電商。
截至去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為17.27億戶,增長空間幾乎見頂,其中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 9.15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6967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3.8%。
中國電商的二十九年,是在風起云涌中度過的。基于互聯網的東風,整個“上半場”可以說是在巨大流量紅利灌溉下生長的順風局,但如今,隨著流量紅利見頂,整體互聯網產業好似被流量“詛咒”一般增長漸緩,電商行業也是如此。
即便是近幾年乘上“流量快車”的直播電商,也躲不開“天花板”的壓力。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直播電商三個關鍵數據指標——市場交易規模、用戶規模、消費額增速均逐年下降。以市場交易規模為例,2019年至2023年,國內直播電商的交易增速逐年下降,已經從227.7%下降至40.48%。
當基于貨架和直播的電商業態增長放緩,近年來,有一股“新生力量”正為行業帶來“新生機”。
那就是“私域電商”。
從跑馬圈地的古典互聯網發展至今,私域電商憑借著“精細化運營”的獨特優勢,給商家提供了更多渠道,并且架起了商戶和用戶溝通的橋梁,將“人貨場”的生意裝進一塊塊小的私域池中,不斷地生長、壯大。
而數據也已經證明了私域電商的價值,4月24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3年中國私域電商市場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私域電商同比增長28.88%,交易規模達到5.8萬億元,超過了直播電商的4.5萬億元。
如今,私域電商正逐漸與傳統電商、直播電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動力。
02 B2R的流量秘籍
也許不再有“龍卷風式”的流量,但總有更聰明的經營方式。
2024年3月20日,夢餉科技正式發布“B2R旗艦店”,B2R是指Business(品牌商家) to Reseller(商品分發者/流量主)的一種電商模式。
在過去常規的電商模式里,商品分發者是一個較為“冷門”的角色,“R”本質上扮演著線上賣貨的角色,因為電商本身不像本地生活那樣受時空的限制,所以R可以鏈接更多的消費者,扮演重要的銷售角色。
據《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1年去中心化消費者人數達8.5億人次,從業人員規模達1.3億人次。
B2R模式背后其實是流量運營的兩條“武功秘籍”。
其一是流量“去中心化”。傳統電商的流量結構中,平臺是規則的制定者以及流量的調度者,但是在B2R模式中,流量不再被平臺或者大的個體所支配,電商其實就已經進入了流量去中心化時代,商家可以自主調動個人流量主、機構流量主、團長等多種形式的流量主“為我所用”,消費者可以沉淀為商家的核心資產。
其二是看到了“關系”的力量。傳統電商平臺上,用戶與商家的關系是通過“一鍵關注”的動作來建立的,兩者之間并沒有實際的溝通,用戶對商家也沒有產生情感上的認同。但是在B2R模式中,首先是商家與流量主的關系不斷加深,B2R電商平臺通過功能的設計和開放,幫助商家/品牌更快捷有效地與流量主直接建立聯系;其次是流量主和消費者的強關系鏈接,在社群中促進消費者交易行為的完成;最后是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消費者在私域社群消費時本質上已經更換了消費場景,落在和品牌最近的地方,有利于增強和品牌之間的感情。
“R有可能是商家的員工、有可能是門店的促銷員,也有可能是和他一起合作的團長。總之,所有的生態都是共榮共享的局面,所有的生態者都是利益共同體,”夢餉科技餉聯盟事業部負責人巨穎表示,“私域電商在去中心化的時候,商家話語權是首位的,因為所有的R都是為你服務的,所有的C都是你的核心資產,是你的永久產權。”
在B2R模式中,商家不僅可以賣出去貨,還可以積累忠誠的用戶,擁有極高的用戶復購率。
例如中式養生品牌“杞里香”與夢餉科技建立合作關系,其B2R旗艦店銷售額6個月增長1600%,用戶復購提升了50%,峰值時期杞里香通過自行設置營銷機制及平臺側推廣,月銷超10萬單。
今年以來,國際品牌卓凡尼·華倫天奴也在重點發力私域渠道,入駐夢餉科技B2R旗艦店后,日銷運營GMV增長88.4%,實現了業績的顯著增長和品牌影響力的擴大。
從養生補品到大牌輕奢,眾多品牌正將自己的“私域之道”交由夢餉,而夢餉也在用實際行動和一起起成功事例,給行業“新解”。
經過多年的經營,夢餉已經積累了超百萬的活躍店主,成為自己獨特的優勢,幫助3萬個品牌商家售賣出8.5億件商品。如今,在B2R電商模式的開啟下,夢餉更是牢牢站穩頭部地位。
03 私域電商的“新運營之道”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如今夢餉科技開放升級多種功能,助力品牌商家“私域電商之路”,核心思路是提高商家自運營的空間,同時降低其運營的難度。
2024年,夢餉科技繼續推動B2R電商模式革新,助力商家運營。夢餉科技推出“檔期自動化”,過去檔期運營模式下,商戶每年只能挑選一天或者幾天打造“超級品牌日”,如今“檔期自動化”升級,商戶可以自主規劃一整年的檔期活動。
夢餉科技同步開放了近50個R的標簽,商家可以自主運營流量資產,通過個性化的激勵政策調動店主的帶貨熱情,培養“鐵桿”店主。同時在AI浪潮下,夢餉科技還在發展不同的技術“降本增效”,商家可以在夢餉科技平臺生成差異化的模特圖片,以及生成種草文案等。
如今無數品牌通過夢餉科技走向千家萬戶,比如傳統滋補品牌張太和。
為了搭上時代順風車,傳統滋補品牌張太和全面啟動年輕化戰略,在去年12月正式入駐夢餉科技B2R旗艦店。圍繞著“精細化運營”的思路,張太和一方面讓店主更了解自家產業,曾以“古田食用菌之旅”為主題,帶領店主們深入1400米海拔以上的有機銀耳種植基地;另一方面借助平臺提供的系統化的工具沉淀流量和用戶資產,通過“檔期運營”+“日銷運營”方式精細化管理各類型流量主。
在店主與平臺的合力下,自去年12月以來,張太和日銷收入增速超251%,單月最高同比增長418%。
在張太和的旅途中,基于夢餉科技的升級模式,可以看到商戶和店主距離更近,不是簡單的渠道銷售關系,而是助力商家/品牌沉淀店主和用戶資產,擴大在店主層面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網絡。
此外,為了讓商家更理解消費者,夢餉科技未來將提供更全面的市場數據和消費者偏好洞察,助力產品營銷策略優化。
更懂商家、更理解消費者,這或許是未來私域電商的經營之道。
互聯網電商的大生態為無數創業者“造夢”,無數商家在傳統電商里創造過奇跡,在直播電商找到新的增長點,如今,隨著流量結構的變遷,私域電商成為商家第三增長曲線。于商家而言,傳統電商、直播電商、私域電商三者缺一不可、互為補充,行業“新”格局正在被重新書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