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失蹤驢友確認遇難,戶外旅游安全的警鐘快被“敲”爛了
作者 | 郭鴻云
編輯 | 李怡
近日,浙江石人峽穿越湍急溪流被沖走的兩位驢友引起廣泛關注,最終沒能等來好消息。
據黃巖區應急管理局4日中午發布《關于嶼頭鄉石人峽兩名驢友意外落水溺亡的情況通報》:2名失聯驢友當天10時許被搜救人員找到,經確認已無生命體征。
此前盡管官方一直在努力搜救,但從現場網友拍攝到的視頻看,被沖走的兩名驢友在失去重心后被急速溪水沖擊了很久才最終沖向下游失蹤,彼時已經嚴重溺水的概率非常大,很多關注該事件的網友已經猜測,大概率是兇多吉少。
根據公開報道信息,遇難的兩位驢友來自寧波,是自發到石人峽徒步游玩,一行有二三十人。而石人峽據知情人士介紹,這是一個沒有正式建成的景區,也從未在政府備案對外銷售門票,多年前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被荒廢至今,現存的棧道也是當年開發商建的,“屬于一個爛尾工程。”
在事發之后,中國探險協會官方微信賬號特別發布了一篇文章,分析了這一悲劇發生的原因,非正規景區的石人峽安全性本就無法保障是很重要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兩名失聯驢友所在的隊伍,對當地的溪流狀態和天氣情況缺乏應有的了解,以及同伴在操作上有一定失誤都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比如拉繩子的方式不對,讓最先失去重心的女子走在后面,涉水未穿救生衣,遇難驢友跟繩索進行了死鏈接,導致在遭遇“死亡V”時無法及時脫離繩索脫離溺亡危險后再自救。并科普了“死亡V”是指人在繩索固定下,被水流壓至水面以下無法呼吸的狀態。
事后再復盤,兩位遇難驢友原本可以避免死亡結局的機會有很多,但最終等來最不愿看到的悲劇結尾,惋惜的同時,也只能再次呼吁戶外游玩一定要繃緊安全意識,警鐘長鳴!
而這已經不是今年夏天發生的第一起因為安全意識不到位,擅闖非正規景點而發生的游客遇難事故。據相關報道信息,在石人峽事故發生前不久,位于廣州白云區六片山的一個“網紅天池”也發生了一起游野泳溺亡事故,導致一人遇難。
有記者實地探訪看到,事發地現場設有“禁止翻越”“禁止野泳”警示牌,在已經有人野泳溺亡的第二天,依然有不看警示,不聽勸阻的人下湖游泳。六片山森林公園管理方則是無奈表示,每日均有大量游客前來游玩甚至嘗試游泳,盡管管理人員不斷進行勸阻,效果卻不甚理想。未來,公園計劃引入更多技術手段,以有效遏制野泳行為,確保游客安全。
兩起事故的共性,均為非正規景區或允許活動形式導致的意外,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2022年時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8·13”突發山洪災害事件造成的重大露營安全事故。同樣的官方嚴禁,同樣的不聽勸阻,同樣的發生悲劇,那起事故導致了7人死亡、8人輕傷,輿論嘩然,譴責不聽勸阻的游客自找危險的聲音此起彼伏,但從結果看,把探險當冒險,不顧自身安全的事情不會因為已經有警醒的案例就會消失。
彼時有律師對聞旅分析稱,洪水是自然災害,屬于法律上的不可抗力,景區以及管理者應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有提示和預防的義務,而游客自身更應該做到自我保護和防范義務,出現傷亡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結果。如果政府與管理者已經盡到義務,承擔主要責任的肯定還是游客自身。
從趨勢看,戶外運動相關產業在中國不斷快速成長,喜歡戶外活動、戶外探險的中國游客也變得越來越多。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一定會催生諸多玩家和參與者,組織方魚龍混雜帶來的管理和監管難題,以及參與游客的安全保障問題,都很棘手。曾有調查現實,非正式的組織活動主要有AA制約伴形式,或領隊召集,參與者繳納交通費、餐飲費、領隊服務費等,也就是目前市場上廣泛存在的戶外俱樂部雛形。
暗藏于商機之下的,是非正式組織方,大部分領隊是兼職,有的俱樂部名頭之下,甚至不是正規公司,沒有收客的資質。這都給消費者人身安全帶來了很多隱患,也影響了戶外運動市場健康規模化發展。
與上述兩起事件稍有不同,就在今日紅星新聞又報道了一起阿壩理縣發生登山事故,根據網傳消息是“6月2日,一個10多個人的AA自駕團隊,自主攀登米亞羅鎮的洛日依甲山,裝備都不齊,沒得上升器、雪錐、牽引繩,摔下去4人遇難。”后經官方證實的確發生了事故,但人數這些暫不清楚,已經確認發現的是一名出事游客,初步判斷該游客已經遇難。
而這起事故的救援難度,顯然要更復雜一些,截至目前還沒有進一步官方消息通報。
好奇心與探索欲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也是刻在基因里的特性,熱愛自然又喜歡冒險,本身并沒有錯,且大部分人均如此。但趨利避害,預判風險也應該是人的本能,戶外運動是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如果不具備豐富經驗,不能對自身安全負責,就應該在面對未知風險時足夠“聽勸”,主動遠離。
且生命只有一次,自己不珍惜,一旦悲劇發生,所有的后悔與惋惜也終將于事無補。愿每一位開開心心踏上旅途的游客,最終也能夠平平安安返回家中。
參考文章
《警鐘又鳴!浙江2名游客橫渡溪流被沖走仍失聯》 中國探險協會
《廣州六片山“網紅天池”有人野泳溺亡》 新快報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平臺截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