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倒數第二!爆火的小米汽車怎么了?
作者:林川 來源:品牌頭版
開局沒多久,小米汽車就不行了?
就在最近,國內造車新勢力5月第5周的銷量排行榜數據公布,幾乎沒有疑問的是理想汽車再次奪得第一,問界和蔚來汽車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從眾多新勢力中異軍突起的小米汽車,和此前的火熱態勢相比銷量卻出現了明顯下滑。周銷量只有0.22萬臺,在新勢力品牌中排名倒數第二。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那么,小米汽車的問題出在了哪兒?對于銷量連續下跌,又該做些什么呢?
銷量下滑,原因幾何?
和發布會后火熱的市場反應與訂單量相比,從銷量來看,小米汽車似乎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降溫。
結合最新一周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榜來看,比亞迪以5.34萬的周銷量斷層式領先,特斯拉1.52萬輛緊隨其后。
如果把范圍縮小到造車新勢力品牌,理想汽車仍然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以0.84萬臺的銷量登頂新勢力第一。
尤其是從理想L6發布以來,理想汽車官方表示從4月24日到現在,L6車型已經累計交付1.5萬輛,是理想汽車新車型交付的最快記錄。隨著產能持續爬坡,預計交付量還會進一步提升。
同樣的,排在理想后面的問界和蔚來周銷量也雙雙突破0.6萬臺,算是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圖源:新浪微博
讓人意想不到的莫過于小米汽車明顯掉隊,周銷量只有0.22萬,要知道在前一周小米汽車的銷量還有0.27萬輛,排在榜單第6位。
最直接影響小米汽車交付的問題,就是產能。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目前小米汽車擁有超過10萬份鎖單訂單,實際銷量能夠達到多少,關鍵就要看工廠的生產能力有多強。
事實上,就在6月初,小米汽車發布微博表示將會進行新一輪的交付提速,工廠開始高薪招聘員工雙班生產,確保6月交付超過1萬輛。同時,為了加速訂單與生產匹配效率,小米汽車將大訂鎖單的猶豫期從7天縮短至3天。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不可否認,小米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當中的“新手”,哪怕準備得再充分也會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隨著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加速內卷和不斷推出的新品,小米汽車目前只靠一款車型多少會顯得有些被動。
小米汽車的巔峰時刻
“24小時大定8萬臺,銷量比我們預計的高了3倍”,回顧小米汽車從發布到現在的一個多月時間,雷軍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表示。
事實上從小米汽車宣布造車開始,外界就已經充滿了期待,去年底的技術發布會和今年3月底的正式發布會更是賺足了眼球,熱搜不斷。說一句幾乎蓋過了所有當下新能源汽車的風頭,并不過分。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官方數據顯示,小米汽車發布會結束開啟線上預訂,只用27分鐘大定突破5萬,24小時內大定數接近9萬,包括在發布會上所放出的所有創始版車型也被一搶而空。
線上訂單驚呆眾人,線下小米門店同樣門庭若市,以至于排隊試駕的隊伍能夠達到上百人,開局就對無數友商形成了碾壓之勢。
熱度之高,幾乎全網所有的車評人一夜之間都出來開始分析小米汽車。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這還沒完,懂產品又懂營銷的雷軍為了給新車型造勢,還舉辦了首批車主交付儀式,雷軍親自上臺和首批車主合影甚至彎腰為首任車主開門。
不時有網友調侃,“20多萬讓千億老總為你親自開車門,這買賣劃算”。
不過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熱潮,小米汽車的熱度也逐漸開始降溫,線下門店不再人聲鼎沸,討論的人相較于之前也少了許多。
長期主義,更為重要
在前段時間一場長途駕駛直播中,雷軍曾直言“在國內汽車供應鏈體系已經如此完善的當下,造車這件事情其實比想象中的要容易”。關鍵在于,怎樣能夠踐行長期主義把車賣出去?
首先也是最要緊的,就是讓小米汽車的產能配得上訂單量。有消息稱小米汽車二期工廠將會在今年正式動工,預計2025年完成,規劃年產能15萬輛。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不過如今整個新能源汽車賽道競爭如此激烈,長期來看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大的競爭力,目前還不太好判斷。
就在5月底,比亞迪發布了第五代插電混動技術,官宣發動機熱效率46.06%、開創百公里油耗進入2升時代,綜合續航超2000公里。和新技術一起發布的還有秦L和海豹06兩款搭載第五代最新技術的車型,售價在9.98-13.98萬元之間。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雖說瞄準的售價區間和小米汽車本身定位并不相同,但長遠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汽車的平均售價也會持續降低。對未來有擔憂,理所當然。
隨著購車趨勢逐漸平緩,小米汽車大概率將會在智能駕駛方面進行更大規模的投入。畢竟對新能源汽車而言,當其他方面已經拉不開多大差距時,智能駕駛就會成為各大品牌角力的重點。
小米接下來將會打出什么牌,讓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