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價值是華為3.2倍的茅臺,價格暴跌,卻要“摜蛋”來背鍋?
當下,貴州茅臺正在經歷股價和批價的雙暴跌,飛天茅臺散瓶批發參考價已跌至2230元,而6月以來貴州茅臺股價跌超6%。
根據《第一財經》的粗略計算,截至6月14日午間,貴州茅臺在本周市值蒸發了約1200億元。尤其是在618期間,某電商平臺又搞了一個萬人團促銷補貼,直接把散飛的價格干到2200多。
有酒商表示,電商們618大促推出的百億補貼,對飛天茅臺終端價格帶來的沖擊最大,大促期間,一些電商平臺還設置了長達20天的發貨期限,但同時,飛天持續下跌,一天一個價,導致賺差價的黃牛們下單的時候價格還比較高,但是到貨后已經跌到另一個行情了。
其中邏輯是,有商家趁著下跌行情通過預售做空的手段兩頭賺,平臺的補貼套了,錢賺了,銷量、訂單也有了,但是最終買單的變成了想賺差價的黃牛。于是,近日“黃牛”集體反水:黃牛起義、黃牛跑路、黃牛和電商平臺撕X等話題開始上熱度。
看到一個段子,有人問茅臺多少錢,酒商報價2200,對方能問能不能便宜點給個成本價,結果酒商說可以啊,成本價2650。
其實,茅臺價格并不是從今天才開始下跌的,而是已經跌了很久了。數據顯示,茅臺批價在2021是巔峰,當時一瓶接近4000元,之后就一路呈現下跌趨勢,2021年這個節點其實和房地產下跌的節點基本同頻。
多年來,茅臺酒是國內少數具備理財屬性的消費品,因其稀缺性常年保有高溢價。大部分人買茅臺都是為了送禮或者投資。買的不喝、喝的不買,讓茅臺一度變成了社交硬通貨,金融理財屬性越來越強,開瓶率越來越低。于是,茅臺不再是酒,而是金融擊鼓傳花的標的。
茅臺不但養活了大批的黃牛和經銷商,而且也讓貴州茅臺本身成為奢侈品品牌,品牌價值暴漲,前幾天凱度發布了2024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其中包括騰訊、茅臺、阿里巴巴、抖音/TikTok等11個中國品牌上榜,茅臺位列全球第18位,在國內排第2位,品牌價值855.65億美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擁有更高國際品牌知名度和產品技術競爭力的華為公司,則位居第71位,品牌價值266.70億美金,至少從品牌價值的估值數據上看,一個茅臺竟然頂3.2個華為。
如今,茅臺跌跌不休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飛天茅臺永遠漲”的信仰共識正在崩塌,過往“買到即賺到”,投資理財硬通貨的金融屬性正在遭遇質疑和反噬。
茅臺價格的暴跌,除了和電商平臺大促有關外,本質還是這些年產量充足但需求不足所致。公開數據顯示,茅臺近幾年供應充足,2023年茅臺產量為5.7萬噸,這使得社會庫存充裕,大量的茅臺酒被囤積起來,茅臺的稀缺性降低。
在經濟下行、房市蕭條、中產返貧不斷的當下,消費呈現“非必要不花錢”的降級特征。一方面是供應的充足,另一方面卻是消費場景和消費量的萎縮,茅臺在高端商務飯局場合的出現頻率也相應降低,這讓茅臺“堰塞湖”得以形成。
茅臺的社會庫存到底有多少,沒有人知道。根據藍鯨新聞的報道,和擁有茅臺經銷權的經銷商相比,黃牛的拿貨價格通常較高,囤貨價值可能高達數億甚至數十億。一旦茅臺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他們的資金鏈很可能會斷裂。
一個有趣的觀點和現象是:“摜蛋”正在成為碾壓白酒銷量的“頭號殺手”。
“飯前不摜蛋等于沒吃飯,飯后不摜蛋等于飯沒吃”,眼下很多聚會的人比起拼酒更喜歡“摜蛋”博弈,削弱了商務宴請對白酒的消費量。高端社交圈,不再將茅臺視為社交貨幣了,現在爆火的是“摜蛋”。
以往酒局中的推杯換盞,如今成了“摜蛋”里的“一對3、兩張4、三個5帶兩張6,四個8、五張9,最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超過1.4億名摜蛋玩家,覆蓋了全國70%以上的一級行政區,相當于每10個人中有1名摜蛋愛好者。
“摜蛋”的流行普及以及對白酒消費市場帶來的消費沖擊,也從側面印證了年輕人正在和白酒消費漸行漸遠。
這些年,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等都試圖在品牌、產品、營銷等方面去討好年輕人,例如,茅臺就曾上線i茅臺APP,并和瑞幸聯名推出“醬香拿鐵”咖啡,牽手德芙推酒心巧克力、推出茅臺冰淇淋等等,甚至為了貼近年輕人推出了首款元宇宙類數字世界手游巽風。
但年輕人確實不愛喝白酒已是不爭的趨勢。在2022年里斯咨詢撰寫的《年輕人的酒——中國酒類品類創新研究報告》中提出,70%的Z世代和Y世代的年輕人認為白酒是不適合年輕人飲用的酒飲品類。
另外,對于白酒行業,有兩組數據值得大家注意:一方面,全國白酒的總產量,2016年是1358.36萬千升,2023年是629萬千升。另一方面,全國白酒行業完成的總銷售額,2016年是6125.74億元,2023年是7563億元,多出了1000多億元。
這意味著,這些年雖然國內白酒行業的總產量在下降,7年間跌了近一半,堪稱腰斬,但總銷售額卻是在上升的。說明白酒是越賣越貴了。
有專家稱:2500元是茅臺的繁榮線,2000元是警戒線,1500元是生死線。
其實,實話實說,當下無論是企業抑或是居民消費,都在不斷的降杠桿甚至躺平,對茅臺而言,是不是也該去去泡沫、降降杠桿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