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兩句文案,寫出我心里最好的春天
我喜歡春天。
春天是一種體感。漫長的、令人瑟縮的冬天終于過去,當你站在街頭突然意識到,風(fēng)是暖的,便能體會古人所說“吹面不寒”;
春天也是一種狀態(tài)。它讓人相信,無論過去怎么糟,無論在冬天的暗黑長夜里你曾經(jīng)歷什么,春天不會失約,太陽照常升起,一切都還是可以好起來。
也因此,我很喜歡lululemon的兩句春天文案:
“春天,是身心相遇后的每一天”
“像春天一樣,再次出發(fā)”
都是很平常的句子,算不上文采斐然,但一字一句,不多不少,正中我心。
它們出自lululemon這兩年的CNY,每年都在1月發(fā)布,以“春”為題眼。
但,1月最重要的事情是過年,人在冬天又很難切身想象春天的溫暖和煦,因此兩次CNY,都顯得早。放在春節(jié)里不夠紅紅火火(但不妨礙品牌紅紅火火的春節(jié)新品推出),我也一直都把它們當春天,而非春節(jié)的片子來看。
一、秩序
《新春,詠春》
第一支片子,我將它的主題理解為身心秩序與自我控制,釋放出一種讓人心靜、心定的力量。
定心的力量,主要來自楊紫瓊與詠春。
lululemon 2024 CNY《新春,詠春》
文案:
春天,是季節(jié)?是開始?還是一種感覺?
讓念頭流動,去感受
身和心,去找春天,卻找到彼此
春天,是身心相遇后的每一天
新春,詠春
楊紫瓊一招一式,清爽利落。她站在那里,就是一種強大向上的精神力量——人在逾60歲時,仍能保持這樣緊致有力的身形與精氣神,背后必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自我控制與對“心”的修煉。
而且這種精神力量,年輕的明星很難傳遞,經(jīng)歷了起伏、褪去了輕浮,好與壞都曾收獲,時間賦予人的豐厚,無法速成。
所謂身、心、靈的合一,在她身上具現(xiàn)。
“擁有一個快樂的靈魂,才會收獲內(nèi)心的平靜,從而你會更順其自然地想要珍惜和愛護自己的身體,讓它保持在一個良好和健康的狀態(tài)。這就是身、心和靈合一的平衡狀態(tài)。”
——楊紫瓊
詠春也是一門講究克制與內(nèi)斂的藝術(shù)。舞者的舉手投足間,是對力量的控制,如楊紫瓊所說,詠春是一種紀律。
為什么要以詠春為題?可以理解為,lululemon對品牌主張的“好狀態(tài)”,進行了貼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的改寫。中國人追求的好狀態(tài),是精氣神,是身心合一的平衡。
“好狀態(tài)是 lululemon 品牌的關(guān)鍵詞,我們致力于倡導(dǎo)身心平衡、與人聯(lián)結(jié)。2024年新春,我們嘗試發(fā)掘并聚焦東方底蘊中的好狀態(tài)。”
——lululemon 中國區(qū)品牌營銷副總裁謝淑玲
這一年CNY,lululemon十分明顯地在考慮“融入中國本土文化的品牌表達”。進入中國大陸的十周年慶典結(jié)束不久,創(chuàng)始人“暴言”又惹公關(guān)危機,所以,無論是選擇可稱為東西方文化大使的楊紫瓊,還是詠春這一代表性極強的元素,lululemon都意在用大手筆,表達對中國文化的親和、對中國市場的親和。
畢竟,中國消費者扛起了品牌的增長大旗。年報中,lululemon直接將市場分為三塊:美洲,中國大陸,和“世界其他地方”。
“東西方文化融合,舞蹈與武術(shù)交融”
另外想提一個細節(jié)。短片在浙江麗水的時思寺取景。時思寺是全國重點文物,始建于南宋,歷風(fēng)雨而不倒。寺前一條沐鶴溪穿流而過,周邊群山林立。
在這樣的風(fēng)景中,舞者身著新衣,于青山綠水間伴隨風(fēng)聲談笑、歌詠、起舞,隱隱有古意,仿佛是對《論語》里這一幕堪稱理想場景的致敬: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盡管聯(lián)想到這是一個名為lululemon的加拿大品牌所做的事,有些違和,但如果將“東方底蘊”挖掘到這一層,品牌團隊也是用心了。
這支唯一讓人稍有詬病的是楊紫瓊的中文發(fā)音。不過非母語者的難點,25年前的李安都沒能解決:
“(《臥虎藏龍》開拍前)恰恰我們有兩位普通話很糟糕的演員(周潤發(fā)、楊紫瓊),我該怎么辦,已經(jīng)沒有時間讓他們練習(xí)了。我想殺了他們,但殺了他們也無濟于事。”[1]
《新春,詠春》幕后特輯,楊紫瓊談“春天就是好狀態(tài)本身”
二、活力
《回到春天》
與楊紫瓊的合作好評頗多,于是到第二年,lululemon放開了手腳,“本土化”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首要命題——或者說,在春節(jié)用一些符號意味極強的文化元素,來表達一個國際品牌的誠意——lululemon沒有局限在這里。
同一個導(dǎo)演范慶,依然是講春天,這支厲害的是對“何為好狀態(tài)”給出了完全不同的、更現(xiàn)代的詮釋。2分半鐘的短片,不靠文案把信息堆密,情緒足以感染,全片只有落版一句輕輕的文案:
“找回出發(fā)時的狀態(tài),像春天一樣,再次出發(fā)”
lululemon 2025 CNY《回到春天》
所謂“回到春天”,指的是每一個春天到來,都是又一個重新出發(fā)的起點。而“出發(fā)”最可貴的,不在于最終抵達哪里,而是那種心懷憧憬,希望未曾被辜負、熱情未曾損耗的狀態(tài),生命的活力被激起。
但活力對今天深陷倦怠的人們而言,是稀缺品。
心理咨詢師崔慶龍曾寫過一條微博,問讀者:“你有多久沒有體驗過那種一覺醒來,充滿著活力和期待完成一天事務(wù)的感覺?”一語擊中眾多人。
“暮氣沉沉的年輕人與朝氣蓬勃的老年人”,流行梗里是多諷刺的對比。
大家喜歡倪夏蓮,可能是因為她的活力
因純粹熱愛而生的活力,超越了年齡
前半段倒放的奔跑是一種隱喻,令人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那些動彈不得、甚至被一些力量拉扯著往后倒退的時刻。但渡過那些時刻重新出發(fā)時,人仍然可以重新獲得力量。
“我希望最后呈現(xiàn)的音樂是可以把聽眾淹沒的,淹沒在一種洶涌而充滿希望的潮水中的感覺。”[2]
——丁可
配樂是點睛之筆,獨立于文案,自有情緒力量,真正給人一種“回到春天”感。
它出自獨立音樂人丁可之手。丁可也是《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jié)》等劇的配樂作曲,所以有評論說“BGM像《漫長的季節(jié)》”并非偶然。
楊紫瓊式的人物很難再有,于是這次lululemon找到了李宇春。
在終于沒能免俗地選擇明星營銷后,lululemon還是維持住了自己選人的標準,不以流量或年輕時尚為唯一導(dǎo)向,最根本的一條是,選擇真正把運動作為生活方式的人。而不為大眾熟知的是,近8-10年,因為持續(xù)受強直性脊柱炎的困擾,李宇春一直有運動習(xí)慣。
上海新天地,lululemon×李宇春戶外廣告,春意浮動
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雪糕
更重要的是,lululemon挖掘出李宇春身上的定力,從而扣住了“好狀態(tài)”的題。
用李宇春自己的話來說,以2005年超女奪冠為起點,今年是她“參加工作”的第20年。如果把職業(yè)生涯當作一場長跑,如何在20年時間里處理身心的倦怠、自我懷疑、保持長期的好狀態(tài),這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
這支在數(shù)英的爭議,一在“回”——撞了蕉下的《回戶外》。 但說實話,廣告圈外,無人在意。如果看過《回戶外》創(chuàng)作手記,會發(fā)現(xiàn)同一個“回”字,承載的意思并不同。
二在“回到春天”的主題和人物倒著奔跑的視覺語言,不算直接,有理解成本。
《回到春天》幕后特輯,李宇春與倪夏蓮對談
身旁是平靜而洶涌的重慶嘉陵江
最后
每年春天,我都會將一段話重新翻出來看。因為伴隨日光變長、日頭變暖,我能真切感受到體內(nèi)力量的緩慢復(fù)蘇:
“冬天快結(jié)束了,白日越來越長。如今,奇跡發(fā)生了,我生活中的黑暗也在撤退。
一個春天的晚上,我發(fā)現(xiàn)恐懼已處于邊緣。到穿越明亮的春夜步行回家的時候,我已完全沒有恐懼在家等我的感覺了。”
——瑞典詩人 特朗斯特羅姆
春天就是如此神奇,物候的變化會帶來身心狀態(tài)微妙的變化,人在此時也會意識到,用一個完整穩(wěn)定的身心秩序來支撐日常生活是如此重要。恰如lululemon所說,“春不只是季節(jié),更是一種感受,一種信念,一種堅持,一種好狀態(tài)”。
因此,回到這兩句文案中,它們的好在于,脫離了單純的感官滿足層面,在常見的贊美春花春景、享受春日宴飲的角度外,往更深處走了走:
寫的是春天,但又在講身心健康;
講身心健康,又輕盈不刻板地點明“好狀態(tài)”。
因而絲絲繞繞不離題,扣回了品牌主張里,產(chǎn)生了一種平靜的治愈效果。
但愿,這個春天,你能度過身心相遇的每一天。
參考資料:
[1]微博網(wǎng)友@二火山 對李安公開發(fā)言的文字整理,2025-02-27
[2]Green BAZAAR,《和音樂人丁可一起“回到春天”》,2025-01-08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quán)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授權(quán)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