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想脫離人群一會兒,做個局外人|WHO IS SHE
No. 14 - 品 牌 故 事
今天想介紹一個女人和她的衣服,Margaret Howell。
作為一個英國設計師,歐洲人早已將她的名字與“好品味”劃上等號。
在亞洲,時尚觸覺向來敏銳的日本人幾年前就擁抱了這個簡潔、耐穿的品牌,如今已坐擁 112 間 Margaret Howell 的服裝店。(整個歐洲也只有 9 間店而已!)
右圖為“好品味”本人
突然介紹她,并不是因為她最近做了什么特別的事,恰恰是因為在熱熱鬧鬧的時裝周里,這個女人和她的品牌還是一如既往的安靜,好似希望完成走秀任務之后趕快躲回角落里。
Margaret Howell 就是這樣,她不要身披熱點與流量,她適合突然被遇見,然后將你俘獲。
就像 Financial Times 曾經形容的那樣:Howell’s clothes don’t shout, they seduce.
Margaret Howell 巴黎店
/ /
MARGARET HOWELL
/ /
都有誰曾被 Margaret Howell 誘惑?
早在她開設自己的第一間門店之前,Ralph Lauren 和 Paul Smith 都曾在店內販賣過她設計的男士襯衣。
1982 年,她設計的一件單品被 VOGUE 創意總監 Grace Coddington 評為年度最佳服裝(Dress of the Year)。當時,她剛開始設計女裝不久,名字就已登上這個囊括 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ant,Karl Lagerfeld 等人物的榜單。
后來,穿衣風格廣受模仿的 It Girl 鐘小姐也成了 Margaret Howell 的粉絲。她曾說:“Margaret Howell 和你在倫敦時裝周上看到的許多俗艷又性感的時裝秀不同,那些時裝秀賣力地嘩眾取寵,Margaret Howell 恰恰相反。”
Margaret Howell shows
熟悉她的人,會自然地稱其品牌為 MH,就像一個神秘又高級的暗號。
說了這么多,Margaret Howell 的衣服究竟哪里好?
MH 最大的特點就在于永遠不會過度設計。她承認自己是個保守派,比起時尚來,她更癡迷于風格。
還在倫敦金匠學院學習藝術時,Margaret Howell 就喜歡穿著實用的衣服:牛仔褲、T恤、襯衫……當時這么穿是為了方便她自己繪畫,但逐漸就形成了個人特征。
她還愛穿平底鞋,她總說:“如果盛裝打扮,我會覺得受到束縛。”
如今年過七旬的她,最常穿的衣服還是一件凈色毛衣,一條牛仔褲,一雙匡威鞋。
這樣的她,堅持將自己的穿衣風格融入設計中,多年未變。“我提供的就是我的審美趣味,非常私人化。”
此外,你會看到 Margaret Howell 的設計很中性,不挑人,這也是因為她固執地“不想用傳統方式去展現女性氣質”。
她本人曾經用電動剃刀將頭發剃成男生的模樣,以至于坐上公交車時,人們會暗暗嘀咕:這到底是個女孩還是男孩?
脾性如此,Margaret Howell 以賣男襯衣起家也就不奇怪了。就算后來開設了女裝線,也總讓人覺得這是為渴望自在感的女生所設計的“男裝”。在日本開設的副線 MHL 更是專注于她喜愛的工裝風。
然后,不用多說你也能猜到,Margaret Howell 的設計實用又耐穿,她說:“我的衣著只與生活方式有關。”
其他設計師會根據制定的季節性主題進行設計,她卻總在設計前思考:我想穿什么呢?畫著畫著,她的靈感也就隨之而來了。
童年時,她那對時髦的父母將“好面料”的概念深深植入她的腦海。法蘭絨、燈芯絨、羊絨、棉布、亞麻布……這些都是 Margaret Howell 鐘愛的面料,以至于她畫出設計稿后,總會忍不住想象將其穿在身上的感覺,而不是模樣。
Texture & Moodboard
她不太喜歡高街時尚式的批量生產,她覺得那改變了人們對待物品的態度,“人們變得越來越不珍惜東西了”。
Margaret Howell 總愛說:“我不想為一場時裝秀而設計。”
這讓她的設計沒有曇花一現的奪目,卻擁有持續一輩子的溫和。
/ M ? H /
外媒總是將 Margaret Howell 稱為“the outsider”,她也承認:“我感覺自己是個時尚圈外人。”
她本人也一如她的設計風格,低調、誠實、極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剛從大學畢業時,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么,便去申請了一份在 BBC 擔任化妝師的工作。結果,她太沉默寡言了,并未被錄用。大概也是因為不愛說話,她后來從未要求自己的店員去主動招呼顧客:“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她覺得顧客會明白自己想要找什么。
接著,沒有找到工作的 Margaret Howell 開始制作首飾,她的作品甚至登上了 VOGUE 雜志。可她最后也放棄了這項事業,因為商家們每半年就要求她推出一批款式不同的設計,而這與她的想法相違背。
在 Margaret Howell 設計服裝的初期,Jack Nicholson 穿著她設計的燈芯絨夾克出演了《閃靈》,然后,《閃靈》劇組就前來詢問他們是否可以買 13 件同款……即便對方如此捧場,Margaret Howell 還是耿直地表露:“Jack Nicholson 是個好演員。但我不太喜歡《閃靈》這部電影,它有些讓人心煩。”
后來,品牌的名聲變大了,她也堅持不請名人來拍攝廣告。她在 Esquire 的采訪里說:“我要盡可能地讓廣告和宣傳看起來真實。”她喜歡“面孔有趣的人”,實在要請名人的話,她會選 Woody Allen,Jane Birkin 和她的女兒們,以及 Patti Smith。
Jane Birkin & Patti Smith
Margaret Howell 不喜歡人群,更喜歡待在家里。她在薩福克郡擁有一所建于上世紀 60 年代的老房子,那棟房子處于自然之中,夏天時,她喜歡坐在書房里邊工作,邊望著窗外。房子的室內設計也很 Margaret Howell,現代、簡約卻又不失溫度。
她的家,Photo from NYTIMES
這種室內裝潢趣味也在她的服裝店中延續。Margaret Howell 會在店內舉辦展覽,還會將自己淘來的各種設計師、匠人制造的限量好物放在店中。Margaret Howell 完全不介意這些東西會喧賓奪主,在她看來,只有自己的衣服和這些東西一起陳列時,才能營造一個完美的氛圍。
MH 店內的展
近幾年,Margaret Howell 依舊堅持著自己“圈外人”的生活方式。
她常常在吃早餐之前跳入海中游泳:“那里很冷,也很平靜,而且只有我一個人。”
在日本被路人認出來時,她會感到很難辦。她很不愿意與陌生人合影,但又不想顯得太不禮貌。
她很喜歡做飯,就算是一人食也不會敷衍了事。
需要放松的時候,她會走長長的路,用步行來治愈自己。
回到今年的時裝周,你很難在網上查到 Margaret Howell 本人的動向了。
她曾說:“(做時裝秀時)我最好還是別出來礙事兒了,真的。”
現在,她大概還是躲在某個安靜的地方做著自己所著迷的事吧。
畢竟,經典的物品從來就不需要大聲宣告什么,人也一樣。
------------------------------------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策劃:Lens Brand Lab
編輯整理:咬咬
參考資料:
VOGUE: Margaret Howell Shines On
Vitsoe: The power of good design, Dieter Rams’s ideology, engrained within Vitsoe
GQ: The Outsider: Margret Howell Is British Fashion’s Queen of minimalism
FT: Margaret Howell, the British clothes designer who is big in Japnan
Esquire: Margaret Howell: What I’ve Learned
Telegraph: Margaret Howell: The fashion outsider
MRPORTER: Ms Margaret Howell
howtospendit: Margaret Howell talks personal taste Part One
Goldstories: Margaret Howell, Fashion designer
Telegraph: The world of… Margaret Howell, fashion designer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