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er痛苦的根源是拿了太多錢
0
前幾天寫了關于Manner的文章,沒談企業,更多是從【保護自己,不要為難服務人員】角度說的。
今天聊點更現實更商業邏輯一點方向。
Manner痛苦的根源,就是錢拿的太多了。
注意,不是說Manner員工錢拿多了,而是Manner這家公司,從投資機構拿的投資太多了,以至于現在整個公司的決策空間都被壓縮了。
動彈不得。
1
怎么理解?
很簡單,搏擊俱樂部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是員工壓力大,工作量過飽和,工資又實在太低,導致實在沒啥可失去的,也不可能給顧客提供情緒價值,這時候顧客的嘮嘮叨叨甚至投訴威脅很容易引爆員工的情緒。
超負荷工作、壓力又大,工資還低,換誰,都炸裂。
那怎么解決?
其實大家都知道。
要么門店加人,要么給員工加錢,要么把那個半自動咖啡機都換成全自動的提高效率。
我們知道,員工知道,Manner的管理者更清楚。
但這時候難題來了,他們都知道,甚至也想過做到。
但,做,不,到。
這就是前面說的,決策空間被壓縮了。
2
為什么?
我們一個一個看。
先說咖啡機,每個店都換成全自動咖啡機,跟瑞幸跟便利店一樣,一鍵出飲料,不好嗎?
不好,這樣會死得更快。
因為當你不是手工的時候,消費者為什么不買瑞幸,不買便利店咖啡,不買肯德基麥當勞的咖啡,不買幸運咖,不買庫迪?
當你進入到全自動咖啡機的快速出餐賽道的時候,拼的就是農產品供應鏈(咖啡豆確實是農產品)和規模效應,Manner下輩子也卷不過上面那些牌子。
他們都快把咖啡卷到6塊以內了,這怎么玩兒?
Manner必須和別人不一樣,在不同的賽道競爭,才能稍微價格高一丟丟,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這個市場不缺另外一家瑞幸庫迪幸運咖了。
換全自動這條路,走不通。
3
換全自動走不通的話,那加人或者給現有的人加錢不行么?
可以,但錢從哪里來?
現有成本增加之后,代價就是門店模型容易跑不通,最終導致不賺錢了。
看到這你肯定驚訝,這怎么會不賺錢?
這里就要說到Manner的定價了,他們定位手工精品咖啡,但價格太便宜了。
便宜到不健康。
不僅本身價格比同類產品低30%,而且你自帶非一次性杯子還能再便宜5塊錢,這就導致一個超大杯美式弄不好10塊錢就能到手。
10塊錢,精品豆,超大杯,美式,還是半自動機器手工制作,這東西跟同行比,是消費蹦極。
所以他們總是爆單,因為真的便宜啊。
你想花10塊左右來一杯手工咖啡,也就是在Manner了。
但因為過于便宜,導致沒有利潤空間再加人加錢了,加了之后,單店就蚌埠住了。
你喝的便宜,是拿咖啡師萃的。
4
看到這,你或許會想,那做高端漲價啊。
不好意思,來不及了。
當你原本極具性價比,但現在要高端的時候,你要解釋你憑什么讓消費者花比過去更貴的錢買產品。
星巴克和Tims賣空間,M stand賣周邊。
他們一開始就貴,所以大家只會考慮買不買,而不會考慮應不應該。
但你現在開始漲價,大家就會考慮你憑什么了。
高端品牌出平價產品線容易,華為當年出榮耀技術下放開卷的時候分分鐘起飛。
平價品牌出高端產品線難如登天,小米努力了十多年才初見成果。
漲價,對平價品牌是最難的事情。
甚至沒有之一。
5
看到這,你又會想,那干脆單店少賺點不好嗎。
恭喜你,這就是問題的本質了。
我相信Manner的老板是愿意少賺點讓員工都過好一點的,不然隔三差五搏擊俱樂部不讓布拉德皮特和愛德華諾頓代言都很難收場。
但,他,說,了,算,嗎?
投,資,拿,太,多,了。
Manner老板現在做一切決策,都要考慮投資人怎么看。
人家胖東來為什么想給員工怎么發就怎么發?
因為人家是私企不拿投資只要老板樂意別人管不著,只要老板愿意分潤,那怎么著都行。
胖東來不擴張,現在也就十來家店,省內都沒覆蓋,這是自由選擇的代價。
但Manner,早年的上海網紅咖啡店的街坊小店,在2018年門店還是個位數,怎么6年時間里面開出上千家,把同行都給甩開的?
拿錢了嘛。
Manner前后拿了五輪融資,估值過了百億的。
拿錢擴張很爽,但古爾丹,代價是什么呢?
6
代價是,要讓投你錢的人滿意。
錢不是白拿的,我偶爾會給一些投資機構做盡調業務,人家那個管理有多狠你都想象不到。
不光是每花一分錢都要對投資方有交代,很多融資背后都是有對賭協議的。
說白了就是業績做不到,你要回購股份+給利息,吃了多少都得吐出來。
你要把財報做得漂漂亮亮的,增長要做得快速,利潤要做的好看,讓投資方看到明確的退出的希望。
不論哪條退出路線,都要把單店利潤給做起來。
不然你會感受到什么叫做殘忍的,大家單車的押金都還沒要回來吧。
這時候你看,你是公司的老板,面對的情況是。
1、必須保證單店盈利讓投資機構滿意
2、必須保證營業額不掉讓投資機構滿意
3、不能上全自動上了品牌直接立不住要被其他咖啡卷爛,同時違背12
4、漲價沒有明確支撐弄不好大家不買了違背2
5、加員工加員工工資違背1
這咋搞。
7
現在懂了么,Manner不是不明白,而是太明白了以至于發現自己的操作空間被鎖死了。
很多人說,Manner的創始人韓玉龍老師是有情懷的,是真的喜歡咖啡的。
對,這就是問題了。
胖東來不拿錢,不擴張,想怎么做都可以,想怎么情懷自由愛都沒人有資格管他,公司完全是他的,他開心就可以。
一個有情懷的人,想做有情懷的事情,是不能拿投資機構的錢的。
拿了,就沒有情懷只有報表數字了。
沒有例外,沒有例外,就連喬布斯當年都被趕出過自己創立的蘋果。
沒有,例外。
這是一條開弓沒有回頭箭,一路都有人戳屁股趕著你不斷加速的道路。
有性價比的精品咖啡,也許有情懷。
但加員工數量給員工加錢,大概率會讓報表不好看。
這時候,投資方就不滿意了。
所以想做,也沒法做。
因為理論上公司,已經不完全是自己的了。
記住,Manner這個階段,想干什么,都要考慮報表,考慮投資機構是否滿意。
我完全相信,現在Manner的老板肯定期望回到過去只有幾家小店,被街坊鄰居尊敬,被員工快樂圍繞,可以開開心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時候。
但,那已經是夢里的畫面了。
拿了投資人的錢,要聽他們的話。
醒來,還是看報表的一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