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觀點|可穿戴設備在中國炙手可熱
圖片來源:Google
UM優盟亞太區首席策劃與受眾官Sharon Soh撰文分析:中國公司推動智能手表、智能腕帶、智能眼鏡及其他創新型可穿戴設備的本土需求增長。
可穿戴設備因其時尚性和功能性,已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根據Statista的調查,截至2023年6月,有41%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這類設備的銷售也實現了強勁增長。據IDC咨詢公司報告,2023年第二季度出貨量達到了3350萬臺,同比增長17.3%。
美國市場對智能手表有明顯的偏好,而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對智能手表和智能腕帶的需求都很高。有趣的是,IDC咨詢公司報告稱成人智能手表在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1.5%,且兒童智能手表的表現更好,同比增長12.5%,這表明市場需求正在向最年輕的群體轉變。智能腕帶也重新煥發活力,同比增長20.9%。
圖片來源:全球網絡指數
誰在引領競爭?毫不意外,華為、小米和蘋果繼續主導中國市場,每個品牌都充分發揮自身的品牌認知度、產品系列和定價策略的優勢。華為在這兩個細分市場中仍然是領先品牌,與蘋果在智能手表領域勢均力敵,在智能腕帶領域則與小米不相上下。在2023年巴塞羅那移動世界大會(MWC)期間,華為展示了兩款實驗型智能手表,其中之一是Watch Buds,可以將耳機存放在手表顯示屏內。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表和智能腕帶的功能正在超越傳統的健康和健身追蹤,開始涵蓋智能手機的實用功能。根據Rakuten Insight 2022年的一項調查,超過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使用智能手表進行在線支付和播放音樂。
來源:Statista
孩子們也對智能手表越發著迷。小天才手表由總部位于廣東的步步高電子所有,是中國兒童智能手表市場份額最高的品牌,這得益于該公司獨有的社交信息應用微聊。用戶只需將智能手表靠在一起,便能通過微聊注冊為好友、交換信息并創建群組。對于家長來說,智能手表提供的是省心,因為孩子們的位置可以實時發送到他們自己的手機上,甚至可以通過內置麥克風監聽孩子。此外,智能手表還可以限制上網范圍,因此許多家長傾向于給孩子使用智能手表而不是智能手機,以避免他們接觸不健康的信息和上癮的游戲。
AR/VR和智能眼鏡也在迅速發展,反映了穿戴設備創新的重心正在轉移。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的數據,從2022年到2026年,中國AR和VR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3.8%,而全球這一數字為38.5%。隨著中國引領AR/VR革命,AR頭戴設備向價格更實惠、更舒適、功能更強大的方向發展,受此推動,面向消費者的智能眼鏡也越來越受歡迎。
中國本土的AR/VR公司正在全球迅速擴展的VR和AR頭戴設備競爭市場中嶄露頭角。例如,Xreal最新的AR眼鏡凸顯了公司對用戶舒適性和可穿戴性的承諾,其跨平臺能力以及對AR使用和開發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其與眾不同。Xreal消除了品牌和平臺之間的限制,用戶可以輕松地將Xreal AR眼鏡集成到現有的游戲和流媒體娛樂設備生態系統中。
圖片說明:Xreal的Air 2和Air 2 Pro強調舒適性和跨平臺兼容性
在數字健康時代,智能醫療可穿戴設備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市場集中于生命體征監測和慢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但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醫療成本的上升、制造設施的快速擴張和有利的政府舉措,醫療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加速向前。根據Statista的數據,從 2016 年到 2023 年,中國的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預計將增長近八倍,達到 30 億美元。由于政策壁壘阻礙了外國企業的進入,競爭主要集中在本地,但仍然非常激烈。2020年,中國注冊了超過2800家新的可穿戴設備公司。新加入的企業不僅包括醫療設備公司,還包括科技公司。例如,華為的Watch D已獲得中國版FDA的二類醫療器械認證,該智能手表可以在中國銷售,并啟用血壓和心電圖功能。
穿戴設備的技術進步將繼續推動市場增長和多樣化,推動消費者采用率的提高,從而為品牌營銷創造新的機會。多年來,韓國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與華為合作,最近推出了Gentle Monster × 華為智能眼鏡系列。產品一經推出便幾乎立即售罄,該合作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積極的討論,發布當天在微博上的話題瀏覽量達到了1.2億次。
同樣,中國最大的乳制品品牌伊利發起了一項利用智能手表數據的創新活動,與小米合作推出了首個智能售貨機。當消費者靠近售貨機時,他們的健康和健身數據(BMI、心率以及活動和睡眠水平)通過他們的小米手表進行注冊和分析。隨后售貨機會根據他們的營養需求分配最適合的伊利產品。用戶還能通過手表直接獲得伊利飲品建議以及購買地點信息,有效縮短了消費者的購買路徑。
圖片來源:伊利官方微博
盡管營銷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仍處于初期階段,但品牌可以利用先行者優勢在創新中占據一席之地,正如Gentle Monster和伊利所展示的那樣。同時,更加多維和協作的創新方法會推動更多應用案例。交互性也是解鎖更多機會的關鍵,讓可穿戴設備能夠與物聯網的其他應用領域互連,并確保其更無縫地集成到現有生態系統中。
作者:Sharon Soh,UM優盟亞太區首席策劃與受眾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