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都在玩的工位牌,班味兒好重
流行是場輪回,這次輪到諧音梗了。最近,小紅書的品牌圈流行起了百家姓工位牌。
一句話提要:打工人爽感爆棚,老板血壓拉滿。
圖源·小紅書@SCHNEIDER個護
把姓氏串進去的諧音短語,搭配職場吐槽金句,直白又有梗,制造出一種在現實中大膽抒發情緒的爽感,似乎是又一場典型性“00后整頓職場”行為。
這一次流行的起源是段子博主@張子樂 ,起初倒是并沒有玩百家姓,只是在工位牌上增添了個性簽名。
在這條帖子火了之后,一些品牌賬號、職場博主開始效仿,給工位牌貼上網梗標簽,@打工人關懷中心 的幾條爆款徹底把風向帶到了百家姓上。
于是熱潮形成了。
各個品牌來來回回地發,也透露出創意水平的參差。
領導交差型:直接Ctrl C + Ctrl V替換,走心地貼個自家品牌的logo;
結合產品型:把人名換成產品名,充分具備品牌特色;
南水北調型:恰好在宣傳其他campaign,工位牌熱點拿來蹭蹭;
在層出不窮的“官號發瘋”下,一顆顆追熱點的心也愈發昭然若揭。工位牌玩梗的本意是散散班味,但現在怎么看背后都還是一群被熱點鞭打的新媒體牛馬。
千萬話題瀏覽量,在座的都有責任
開頭提到諧音梗的輪回,是因為類似的段子已經不是第一次走紅,工位牌只是新的媒介載體,而它的上一次爆火,發生在星巴克啡快的自定義昵稱。
雖然主題不一樣,相較于工位牌文案的核心在于打工怨氣,人們寫在星巴克杯子上的要更加天馬行空。不過歸根結底,創作思路是一致的。
為什么百家姓諧音梗總是能翻紅?
當然一是因為好玩,二是這好玩與我有關。它輕巧地為人與其他事物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系,簡簡單單彰顯個性的同時,還能搞個笑、賣個萌、抒發一下遠大理想,是日常生活中細節但有效的調味品。
而對于跟風熱點的品牌來說,梗本身就自帶情緒價值,已經不需要你再加工,如何在此基礎上注入品牌價值,與品牌特點相結合,才是真正值得想一想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