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價格戰的火,“燒”回了農夫山泉
作者 | Sunnyue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農夫山泉已經用自家“小綠瓶”針對純凈水市場,打響了價格戰。
仗著自家細分品類多,在純凈水市場早就是一片紅海時選擇進駐,怎么看都不像是走尋常路。
往下細細一想,本身20年前就跟“純凈水”結下了梁子的農夫山泉,如今的新品牌自然是不受待見。
于是乎,農夫山泉就用純凈水小綠瓶想以一己之力拉低整個純凈水市場價格,簡單來說,就是“跟他們爆了”。
開始是初具成效,1元價格戰的火是把純凈水市場給“燒開”了。
不過如今,這把火也要燒回農夫山泉了。
“1元”時代,誰也跑不了
擁有瓶裝水最大細分市場的純凈水,近年來成為各大水品牌搶奪的戰場。
農夫山泉率先祭出降價大旗,不過是針對純凈水市場的。
目前550ml規格的綠瓶飲用純凈水12瓶裝,建議零售價僅為11.8元,單瓶價格不到1元。
而前陣子甚至能低到0.6元單瓶。
農夫山泉純凈水在降價,那么作為其競爭對手的怡寶、娃哈哈等品牌也進行了價格調整,分別維持在1.5元和1.8元的水平。
還有定價2元的恒大冰泉以1.9元出售,百歲山單瓶價格在2.6元左右。
在量販裝領域,12瓶裝的怡寶量販裝純凈水,售價僅為12.8元一包,平均每瓶價格低至1元左右。
娃哈哈純凈水也推出了類似的優惠活動,12瓶裝的純凈水售價12.9元一包,單價同樣被壓至1元左右。
圖源:美團
在價格上其他產品恐怕一時半會兒沒法打過農夫山泉,更何況農夫山泉鐵了心要攪渾純凈水市場。
畢竟,農夫山泉是要用礦泉水補貼純凈水,純凈水低價傾銷,打擊競品。
不過在價格戰的沖擊下,不只是中國純凈水市場可能面臨“洗牌”。
農夫山泉把純凈水市場“攪渾”了就想跑?
圖源:小紅書
在這場激烈的“水戰”中,老牌純凈水巨頭怡寶和娃哈哈穩坐釣魚臺,長期霸占純凈水市場前排。
飲用純凈水2023年的市場規模達1206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8年零售額將達1789億元。
低價戰持續至今,瓶裝水的價格一度重回十年前的1元時代。
正如悄然漲價的煎餅果子、辣條、小吃攤一樣,盡管消費者已逐漸接受2元一瓶的瓶裝水價格,但1元瓶裝水在2010年左右曾是市場的絕對主流。
“水戰”從未停止
近年來,健康消費觀念的深化推動了礦泉水市場的迅猛增長,在2022年以高達43%的增速,在包裝水行業中成為“龍頭”。
2023年礦泉水進入“推新高峰期”,怡寶、康師傅、今麥郎、正大集團均推出相關產品。
母嬰水作為包裝水行業的一個新興細分領域,因低鈉淡礦化成為新寵,贏得廣泛關注。
很快啊,農夫山泉、恒大冰泉等品牌就率先布局了“母嬰水”。
與此同時,瓶裝水企業甚至還與茶文化相結合,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農夫山泉還因此推出的專業“泡茶水”,用以滿足高品質生活需求。
圖源:小紅書
往后更是魔幻,讓人看了瞠目結舌:水都能給你們企業玩出花來。
三福泉天然富氫水宣稱“富氫、低氘、負電位,超強滲透,清除體內自由基”;
雪霆富氫水宣稱“抗擊自由基、幫助代謝、高效抗氧化”。
2023年,今麥郎品牌全新推出了今礦礦泉水,其獨特之處在于富含高濃度的偏硅酸成分。
這一特色元素被賦予了“人體軟黃金”的美譽,彰顯其珍貴與健康價值。
縱觀中國市場,瓶裝水行業的“水戰”雖從未停歇,但核心始終圍繞著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便捷飲水需求。
圖源:淘寶
從最近的市場動作來看,除了傳統品牌外,飲用水市場還迎來了多家新品牌。
據公開數據統計,目前飲用水制造領域的相關企業數量已高達1.87萬家,其中2023年全年新增注冊量便達到了1686家。
圖源:胖東來抖音
此外,元氣森林推出的“有礦”天然軟礦泉水;
伊利集團則憑借其在乳制品行業的領先地位,推出了“伊刻活泉”天然礦泉水。
就連藥企仁和藥業更是花5億元建設了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試圖進軍水市場。
隨著這些新入局者的不斷涌現,未來包裝飲用水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更加激烈。
賣的便宜是攪局
那賣的貴呢?
當一家企業選擇以低價策略進入市場時,常會被冠以“攪局者”的稱號,甚至被指責為破壞市場秩序。
然而,當價格走向另一端,即定價偏高時,市場反應則顯得復雜多了。
畢竟高價策略往往與品牌定位緊密相連。
在飲用水市場中,高價水往往被賦予了更多的附加值,如獨特的水源地、先進的生產工藝、健康概念或是高端的品牌形象。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飲用水市場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高價水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對高品質、高附加值飲用水的需求,填補了市場空白。
圖源:小紅書
不過高價策略也伴隨著一定的市場風險。
一方面,過高的價格可能會超出部分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導致銷量受限;
另一方面,如果高價未能得到消費者足夠的價值認同,那么品牌很容易陷入“高價低質”的質疑之中,進而損害品牌形象。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過高的價格還可能成為競爭對手攻擊的靶子,引發價格戰等不利局面。
圖源:小紅書
高價水在飲用水市場中并非簡單地被視為“貴”或“不貴”的問題,而是與品牌定位、市場需求、行業競爭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真要細細甄別,大家都是飲用水,貴在哪兒?
一瓶500毫升的水,水的成本0.125分,加工后翻倍0.25分,瓶子一毛五,運費根據運輸路途遠近,合起來就是成本,但是營銷成本很高。
去年上半年,農夫山泉實現營收204.62億元,同比增長23.28%;歸母凈利潤約57.75億元,同比增長25.3%。
但是且看銷售費用,高達47億!
圖源:農夫山泉財報
這一業績離不開公司對廣告投放的加大。
也就是說,農夫山泉今年上半年比同期多拿出10億元“砸錢營銷”,與動輒幾十億的銷售開支相比,公司上半年研發開支僅為1.27億元。
這波多虧了農夫山泉,算是讓我們看到了飲用水低價之下仍含有的龐大利潤。
農夫山泉就是很典型的輿論上沒贏過,在營銷上沒輸過。
隨便翻出幾篇各大平臺關于農夫山泉的文章就能看出,比起降價促銷,網友更愿意支持有責任心的企業。
消費者的消費動因各異,加上飲用水的可替代性較高,面對相近的價格,顧客或許更愿意選擇茶飲或者其他飲料。
目前市場上的飲料價格越來越貴,大伙也是希望能再有一個“小綠瓶”攪一下飲料的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