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烹飪之道,管理平臺品牌
時代已然變幻,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游戲平臺、外賣平臺充斥我們的生活,如何操盤包羅萬象的平臺品牌,也成為值得探討的課題。賣點時代的“品牌圣經”開始失效,過去的書本都在反復強調聚焦單一產品做營銷,洞察消費者,挖掘賣點,再差異化定位。
與從前截然不同的是,平臺型產品往往匯聚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既有奢侈品又有麻辣燙,名流貴族和販夫走卒混雜其中,很難界定你的消費者究竟是怎樣一群人,平臺又該憑借何種賣點來緊緊抓住他們。
正如一家內容平臺,即使用戶基礎過億,坐擁千千萬萬內容創作者,但他們從不甘心只在一個平臺固步自封。相反,他們傾向于入駐更多的平臺,分發同款內容,獲取更多的流量來源。因此,平臺所謂的獨家優勢不斷被稀釋,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何談品牌護城河?
平臺,就像一個紛亂的大賣場,誰會對什么都賣的“菜市場”產生情感依戀呢?品牌忠誠度不存在了,鼓吹大而全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擅于尋找差異化“賣故事”的營銷人開始慌了。
一、平臺品牌比產品品牌更難做
在“下廚”之前,讓我們先梳理一下目前面臨的困境:
1. 產品同質化
當“菜市場”式的平臺之間發生競爭,沒有顯著差異化的產品,是否依靠額外的服務勝出?
筆者曾經負責過一款應用商店的品牌營銷,當時遇到的難題是,流量入口被手機廠商壟斷,增長乏力。但作為第三方應用市場,用戶在我家下載的APP跟別家并無本質上的區別,因此我們只能在選品、內容或付費層面,創造APP相關的附加服務來博取用戶的青睞。類似的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的百億補貼、紅包提現、積分抽獎等等。
此外,還有一種通過概念營造出來的附加值,比如宣揚在這里聽歌更有具文藝氣質、在這里看劇更輕奢小資、在這里下載的APP更安全放心,企圖向用戶灌輸一種信念,給產品加上玄學BUFF來對抗同質化時代的選擇困境。盡管這些手段暫且可行,但不可否認的是,小恩小惠與生造概念只能起到短期拉動作用,不足以支撐一個品牌的長久建設。
2. 入駐個體不可控
相較于官方全權主導的產品發售,平臺由無數“個體戶”組成,這些入駐平臺的創作者、商家都有各自的想法和運營方式,打動他們的或許只有流量和現金,談品牌曝光和品牌形象往往曲高和寡。這就意味著,品牌理念的傳達路徑和單一產品營銷是完全不一樣的,面對平臺內絕大多數的創作者,很多時候只能引領,不能掌控。
3. 運營算法與品牌追求的錯位
大數據時代,基于人性開發的算法推薦,導致運營激勵手段和品牌精神常常相悖。為了日活和留存,平臺算法可能偏向于推薦不那么有營養的內容,而這與TVC里描繪的美好愿景相去甚遠。如此一來,即便再精心包裝的賣點、再深情營銷的人設,登陸產品界面一秒破功,讓人懊惱,這究竟是品牌,還是洗白?
二、這么難,平臺為何還要做品牌?
1.無名小店,食之無味,吃飽就忘
每一種食材都有其獨特的味道, 沒有品牌的平臺就如一鍋大亂燉,再好吃不過是麻辣燙,成不了一桌美味佳肴,能果腹,卻無法讓人留戀。
2.大而全不是品牌的最終歸宿
很多平臺型品牌標榜自身應有盡有,“你喜歡的XX都在XX”、“就是XX多”,企圖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這與傳統的品牌定位理論背道而馳,什么都有就意味著什么都不精,主動放棄了自身最長那塊板。何況從現實角度來看,誰又能真正做到無所不包?消費者自然不會輕易相信。
所以,做品牌就是做取舍,平臺品牌亦是如此。
3.好的品牌,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豬的下水,不少人避之不及,但是在川菜廚師 的巧手下,卻能變成饕餮食客們鐘愛的麻辣肚絲、豬天梯、爆炒豬肝……平臺品牌, 正等待著這樣一位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大廚,挑選出優質的內容,施以玄妙的廚藝,使其大放異彩。
三、烹飪平臺品牌的大廚心經
第一步,定義你的招牌菜
思考你本身有什么,你又想要什么。
首先,你的食客群體決定了你的品牌底色,二次元、飯圈、老鐵還是電競少年,你的底線是至少要提供他們能接受的菜品,就像不能勉強不吃辣的人去吃螺螄粉。其次,盤一盤你手頭的食材,在產地、渠道上哪些能明顯蓋過別人的比較優勢,這便是對平臺內容的篩選,找到最有競爭力的點,去加工。
當口味和食材大致確定后,你的拿手好菜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二步,把飯店開起來
接下來就是品牌道友們最擅長的環節,招牌、店面、菜單、迎客,根據你的招牌菜規劃一整套品牌體驗和轉化路徑。
相信在第一步做出椒麻口水雞的朋友,此刻已經在構思如何開一家川味小酒館了。
值得注意的是,店鋪的口碑并非僅由廚師一人決定,需要將產品、運營、客服、內容創作者一起卷入進來,共同裝點店面,修剪塑形整個內容生態。
第三步,招攬食客,聆聽他們的聲音
試營業階段,你需要把前期做的一切準備,放到食客面前去任其品評。好吃或不好吃,吃的人說的算,豎起耳朵,聽聽有沒有抓住他們的胃。每一次品牌campaign,重要的并非戰報,而是真實的用戶口碑和數據反饋。
通過油鹽醬醋的反復調試,迎合更多挑嘴的食客,建立正循環,在菜色和用料上不斷鞏固護城河,制造更強的比較優勢,祖傳老店就是這么打磨出來的。
第四步,從一道菜到滿漢全席,從一家店到連鎖店
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試錯,店長兼廚師們對自己的手藝信心滿滿,此時就需要一個廣闊舞臺充分展現你的精湛廚藝和絕世美味,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老饕,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破圈”。
把你精挑細選的“內容+X”,與名人、名牌等其他流量元素結合,進行IP化打造,例如天貓雙11貓晚、微博之夜、B站最美之夜、虎牙非凡之夜、抖音美好奇妙夜等,這些都是平臺品牌集中發聲的盛事,堪稱一年一度的廚神爭霸賽。
走到這一步,你的平臺不再是默默無聞小店,你的金字招牌,總算是立起來了。
四、最后小結
從切菜工成長為主廚,你需要經歷四步:
第一,認清平臺品牌和產品品牌在策略上的差異;
第二,定位平臺里被用戶認可的比較優勢,加以發揮形成“拿手菜”;
第三,聯動你的同僚開好一家店,以點帶面,發揚光大。
周星馳電影里說的: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愿所有平臺品牌操盤者皆能獨具匠心,為用戶締造令人回味的品牌體驗。
?(歡迎關注公眾號“何為品牌”,一起交流做品牌的樂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